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研究油桐性别表现的生理差异,我们测定了不同性别表现类型的植株叶、芽组织的生理变化.试验结果证明,米桐中的少花花序类型具有干年桐雌株的生理特点,而多花花序类型则具有千年桐雄株的生理特点.试验结果还表明,性别表现与鞣质含量之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陕南是中国油桐第四大产区,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前列。针对该区因经营管理技术而造成的桐子和桐油产量较低且难以提高问题,从选种造林、树体培养与管理、桐农间作、林地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陕南油桐丰产经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桐作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产物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极具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研究油桐种仁在不同发育时期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含油率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3个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ELISA)测定其8个发育时期的含油率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中的含油率在各个不同发育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个发育时期的油桐种仁含油率在供试的3个油桐家系中均表现出S型走势,即前期积累速度较慢,中间积累速度较快,后期积累速度又放缓,进入平台期;3)3个油桐家系的ACCase活性在8个时期均表现出双峰的波浪型走势,第1个峰值出现在Ⅱ-2时期,第2个峰值出现在Ⅲ-2时期;(4)含油率与ACCase活性在3个不同家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9号家系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测定油桐种仁中ACCase活性来侧面反映其含油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油桐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演变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调查研究探索新的措施,给各级政府领导、油桐生产企业领导、油桐基地专业户群众提供参考、借鉴,以提高油桐产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桐产业化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桐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16个省区都有分布或栽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人工合成油漆等替代产品的大量涌现,桐油市场严重萎缩,油桐栽培面积和桐油总产量急剧下降,油桐产业逐步衰落。为了重新挖掘油桐这一宝贵资源,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油桐资源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油桐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油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油桐是我国南方重要木本工业油料作物。种子榨出的油是桐油,桐油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多,又是对外贸易传统物资。我国栽培油桐历史悠久,积累经验比较丰富。我省目前正在积极恢复发展油桐生产,要求三年开花结实,五年亩产种子500斤。特就油桐栽培技术,提出初步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选种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我国桐油分布地区较广,栽培历史又长,油桐性状必然会产生许多变异。我国油桐产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类型。在光桐(三年桐)中,有对年桐(周岁桐),柿饼桐(蟠桐),小米桐(七姊妹、步步桐、狗卵桐),大米桐(五爪桐),柴桐(满天星);在绉桐(千年桐)中,有大果绉桐,小果绉桐及棱形绉桐。实践证明,我省发展油桐,可选用光桐中的米桐和柴桐。米桐和柴桐都是乔  相似文献   

7.
人们曾根据油桐的花性和果型,来区别油桐的品种;或研究油桐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来观察油桐雌花的发端和子房的形成。但对油桐结籽、长油等胚胎发育过程,却很少研究。研究油桐胚胎发育过程及丰产条件对油桐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方法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石腊切片、整体解剖、花粉培养和装片,在观察和分析中注意结合外界条件对油桐结籽的影响。从3月中旬到油桐开花前,分期固定油桐花芽;在绽蕾时对雌花套袋,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并逐日固定人工授粉的胚珠;然后将上述的花芽和胚珠,进行石腊切片;观察油桐胚珠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  相似文献   

8.
根据油桐的两个生长性状(树高、地径)因子,分析来自11个不同地区93个家系的油桐在幼林期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油桐的树高、地径在栽植初期(2013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栽植1 a后(2014年),不同种源油桐的地径差异仍极显著,但树高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源不同家系油桐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造林初期及造林1a后湖南沅陵和湖南株洲地区不同家系油桐的树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地区则变化不一。湖南沅陵地区油桐的树高和地径在栽植初期及1 a后均高于所有种源的平均值,生长表现较好。其中,4-11家系的树高、地径均高于种源平均值,生长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9.
油桐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守常  肖育贵 《林业科学》1989,25(2):113-119
油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形态学和培养性状研究表明,致病菌为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将该菌与国内供试8个腐皮镰孢专化型菌株比较可看出,菌落生长较快,大型分生孢子短而粗,是一种短粗类型。其次,人工接种试验得知,此菌不侵染6科7属7种供试的专化型寄主植物;又经8个专化型菌株接种油桐试验,也不发生侵染关系。此菌仅侵害大戟科油桐属的油桐,是一种专化性病菌。再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此菌与供试菌株的脂酶同工酶的谱带特征和相对迁移率均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将油桐根腐病鉴定为腐皮镰孢一新的专化型,命名为油桐腐皮镰抱(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sp.aleuritidis Chen et Xiao f.sp.nov.)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峨县油桐产业现状调查研究,针对天峨县油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嫁接是油桐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嫁接所形成的树体结构,多数为“头年一根竿,二年一把伞”的莲蓬型,由于油桐一般三年始果,五年后进入盛果期,象这种树体结构,养分无效消耗大,挂果体积小,是达不到丰产目的的。嫁接树体结构不良,是生理特征所致,还是与接穗的位置效应有关?为探索这一问题,我们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油桐接穗位置效应与树体结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对油桐伤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桐是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木,在北亚热带地区油桐冻害是影响桐林丰产因素之一,研究低温对油桐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抗冻害因素分析,从而控制低温对油桐的伤害,使桐林达到丰产栽培的目的。1983—1985年我们在浙江富阳亚林所、城阳乡双江村油桐试验林和建德县新安江林场苗圃对油桐枝条抗寒性能周年变化,实生苗和无性系苗木抗寒性能,油桐挂果多寡枝条的抗寒性能、油桐施肥种类与抗寒性的关系,及油桐受低温伤害与树林营养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 郧西是鄂西北的一个山区县,历来盛产油桐(一九七九年270万斤)。在长期栽培管理过程中,油桐经过天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地方性的优良品种。考察研究这些品种和品种系列的不同性状,用所长,其弃短,对培育新的良种及推动当前油桐生产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九七八年春,我们在进行全县油桐品种资源调查时,从中发现一种丰产型的优良品种,经初步鉴定,该品种产油量高,抗逆性强,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主产在景阳公社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油桐生长所需要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加强油桐林地的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油桐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必须加强对油桐林地土壤条件的研究,为科学地进行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油桐林地土壤研究的不多,从全国范围内研究油桐林地土壤类型的更是未见报道。为此本文着重对全国油桐林地的土壤类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aleuritidis)引起的油桐枯萎病,是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油桐主要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病害的严重威胁。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对油桐主要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同时对接种方法也作了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北林业科技》2015,(5):17-19
以油桐为供试植物,通过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桐幼林枝和叶全氮、磷、钾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处理间油桐枝叶全氮磷钾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桐+黄豆套种模式油桐幼林枝叶全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红薯套种模式全磷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油桐枝叶全氮磷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科技路线指引下,六五年来,省桐茶研究站科技人员与铜仁县木弄公社曹家坪大队的干部和贫下中农,组成了三结合的油桐科研小组,调查分析了本地油桐产量不稳定和低产的原因,找出了油桐林内类型混杂、种质下降的问题。为了扭转这种质量下降趋势,采用良种,建立油桐种子园,提供生产上大量需要的良种,是生产上的急需。而如何建立油桐种子园,则是油桐科技上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我们从65  相似文献   

19.
<正>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我国主要的木本工业油料树种。由于油桐分布范围广,长期的地理隔离、自然选择,形成了地理种源之间、同一种源群体之间性状上的很大变异,表现为品种混杂、优少劣多,在结实量、出油率和油质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收集油桐的品种资源,合理的选择、鉴定和利用,尽快地筛选出油桐良种,实现良种区域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这对提高油桐单位面积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三年多努力,贵州农学院油桐研究组对促进油桐幼林丰产和提高成林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大幅度提高我省现有桐林产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省内外专家认为,这一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油桐是我省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二。我省油桐质优,但单产低而不稳。1982年开始贵州农学院根据省政府安排,承担了“促进油桐幼林丰产和提高成林产量的研究”课题。他们在有关单位配合下,结合我省实际,对油桐施肥技术、纯林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