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膜大蒜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索陇南地区秋播地膜大蒜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大蒜的产量、品质及效益,我县开展了地膜大蒜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春棚一号"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的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并减少留果数有利于早春大棚番茄的前期生长,株高降低,茎粗、叶长增加,使植株粗壮,加速了第一穗果实的膨大,提高了前期产量;改善了品质,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增加。增加密度、减少留果数不利于植株中后期生长,植株细高,表现出徒长现象。综合产量、效益以及品质,筛选出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宜采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且保留2穗果的栽培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3.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 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彩色甜椒色彩艳丽、果形美观,果大肉厚、肉质脆嫩、品质佳,观赏和食用价值俱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种植密度是影响彩椒栽培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彩椒在温室栽培的最佳密度,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谢兰光 《蔬菜》1990,(5):13-15
通过1987、1988两年对小拱棚甜椒不同密度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12000株范围内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其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其增加幅度为:总产量39.4%~63.5%,总产值44.6%~79.7%。前期产量68.3%~153.8%。前期产值68.6%~152.8%。因此合理密植是提高早春小拱棚甜椒经济效益的基础。早春保护地甜椒的前期产量是影响其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栽植密度又是影响其前期产量的主要因素。由于人们常采用习惯密度3000株左右栽植。产量低、效益差,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此我们于  相似文献   

6.
以南通地区主栽樱桃番茄品种黄珍珠为对照,比较了红玉、速你太阳、粉娘等11个樱桃番茄品种在早春茬条件下的生育期、商品性、产量等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小惠、礼品黄宝和金小玲等品种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佳,适宜在南通地区作为早春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播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通过开展胡萝卜不同播期对比试验,以确定当地适宜的播期,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稳定产业发展。结果表明,4月18日左右播种的胡萝卜综合性状较好,产值最高,能增加经济效益,是适宜永昌县胡萝卜早春茬播种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早春大拱棚茄子生理性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早春大拱棚茄子育苗早、苗龄长,整个苗期正值冬季严寒季节(一般11月中旬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早春气温不稳定,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使茄子产量、品质降低,影响了种植效益。现将早春大拱棚茄子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在北京地区早春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选取10个品种开展田间筛选试验,通过综合比较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农科糯336的生育期较短、鲜穗产量最高,农科玉368的生育期适中、品质最佳,特色糯玉米品种京紫糯219综合性状较好,这3个品种均适宜在北京地区早春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的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效益,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农技人员对传统的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探索出有机基质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进行早春茬西瓜生产,植株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生产周期短,西瓜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该文介绍了戈壁日光温室早春茬西瓜有机基质轻简化栽培模式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濮椒4号的生产潜力,加快其转化为生产力,特进行了濮椒4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濮椒4号在早春塑料大棚中种植时,每667 m2种植2 400株产量最高,达4 132.2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濮椒7号的生产潜力,提高豫北地区早春大棚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特进行濮椒7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600株时产量最高,达4343.8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江西信丰县早春采用塑钢大棚种植大圆叶红苋菜,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效益好。但要获得高产,在苋菜采收时应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匀的原则,以增加后期产量,同时采收要及时,以免苋菜中的纤维含量增多,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泰州地区早春气候特点为低温、多雨、寡照,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极易早衰多病,出现畸形瓜条而减产。不同定植密度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面研究报告较多,而在相同密度、不同株行距的定植方式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设立3种定植方式,观察、研究各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农民比较喜爱的高效蔬菜种植品种,早春栽培中,大棚造价高,中棚(一般是指宽4-5m,顶高2m左右的塑料棚)由于造价低,拆装方便,近年来在各地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番茄属高竿作物,在中棚中不宜按常规方法栽培,而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及换头再生等措施,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提早成熟,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了探索早春番茄中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06年就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早春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早春嫩姜667m2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有的种植户667m2纯收入超过3万元。在金华的武义、永康等地区,早春大棚双膜嫩姜栽培面积已超过133.3hm2,目前更多菜农发展种植生姜,并逐步向外地发展。为了提高新姜农的种植水平,提高嫩姜的品质、产量,确保嫩姜产业健康发展,金华市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番茄种植效益,可利用大棚对其进行早春高密度栽培,上市早且产量高.现将大棚早春番茄高效密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国跃  蔡志岩  于磊  吴婧 《蔬菜》2018,(7):70-74
为筛选适宜响水县栽培的优质高产中果型西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对照,采用早春设施栽培方式,对5个中果型西瓜品种的生长势、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美都、苏创3号产量表现突出,品质优,可在本地推广种植;申蜜968、嘉年华5号的产量或品质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试验确定;麒麟84-24的产量和品质均不如对照早佳84-24,不宜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瓠瓜,又名夜开花,是浙江地区的特色优势瓜菜之一,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种植效益较好.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早春大棚瓠瓜生产规模比例加大,然而,瓠瓜苦味的出现,大大影响了产品的品质,给生产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宁波地区瓠瓜栽培的情况调查,结合栽培试验,总结以下几点防止早春大棚瓠瓜苦味发生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