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赤色邮政,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和红军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建立起来的邮政机构,在各根据地内部及根据地之间起着通信联络和传递军情的重要作用,为红军在对敌斗争中的统一行动和战斗的胜利提供了信息保障,并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以其特殊的方式,宣传了红军和苏区的存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 关键词:赤色邮政:根据地;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革命根据地时期,党依然注重对知识产权给予保护,适时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应法规政策。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革命根据地时期党有关版权、专利、商标的保护意识与措施,发掘革命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对其中符合我国当下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观、认识论等进行选择和改造,对于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岗 《农业考古》2016,(4):80-87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由于思想、组织、制度上的原因,贪污现金,侵吞公物;玩弄权势,生活腐化;官僚作风,敷衍塞责;虚报浮报,中饱私囊等腐败现象在部分苏区干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为纯洁组织、防范腐败,苏区党和政府制定各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苏区廉政建设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喜元 《农业考古》2012,(3):124-128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较长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其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目的,重构社会秩序,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令、制度。红军公田制度就是这一时期制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其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土地分配过程中提出部分土地预留给非苏区  相似文献   

6.
红三军在黔东创建了贵州高原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自1934年6月革命根据地诞生至1936年1月红军撤离,黔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苏区,实行了土地革命,打击了当地土豪劣绅与国民党反动军阀。土地革命使黔东苏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农民运动开展发动时期,土地路线和政策的初步探索时期、臻于完善时期、形成时期,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土地路线和政策的形成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土地路线和政策的形成为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投资、国土资源等优惠政策,支持在吉泰盆地、赣抚平原开展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赣南等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分析该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思想活跃,进步刊物很多。《新妇女》、《妇女评论》等六种妇女刊物研讨妇女解放问题,提倡民主,反对封建压迫,反映了当时妇女运动的代表思想观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各个抗日根据地政府在实行减租减息、农业互助合作的同时,还采取开垦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方法、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推广良种、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苏区时期的政治动员,目前学界主要就动员的形式与内容、动员成功的原因、妇女等阶层的动员情况,以及不同苏区动员的比较等展开了一些讨论,取得了一些成果(1)(2)(3)(4)(5)(6),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动员的策略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是如何具体展开的?换言之,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红色根据地的茶业和茶业经济政策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陶德臣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立根据地的方针,随后党在全国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赣南,闽西二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12年盐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全面发动,突击防治:选用对路药剂,用足药量;选择适当防治时期等,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类普遍解放的指针,又是妇女解放的理论基础。她的形成使男女平等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观,努力实现妇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旗帜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撑起了"半边天"。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敌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征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与贫困作斗争,最终在与农村贫困问题的较量中获得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建党百年以来,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时期、多维度综合扶贫开发时期、脱贫攻坚战冲刺时期等。也正是经历了漫长的扶贫政策及工作转换,才使得农村地区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走上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成为党和国家扶贫政策下的一项重要注脚。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发展属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扶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天都是进行时,因此农村扶贫必须毫不松懈,要以“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导向,扎实巩固农村扶贫工作基础,总结百年来党的扶贫经验及政策演进,以史为鉴,谱写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扶贫故事,推动新时代扶贫政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中央推行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国有政策,对苏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带来恶劣影响。在开展土地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央苏区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率先提出地权归农民所有的主张,并最终被中共中央所接受,确立了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政策。这一政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在土地革命实践中不断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最终实现中共土地革命政策和路线的重大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是集体化时期黄土高原地区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进,绥德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深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随之凸显,成为制约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绥德县委将发动妇女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举措,并通过思想动员、贯彻"以方计工,同工同酬"、解决妇女生活拖累和技术瓶颈以及典型塑造等诸多方式,成功地发动广大妇女投身水土保持工作。妇女的积极参与大大推动了水土保持的进程,为发展山区农业和根治黄河水患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北部,包含以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交界地为中心的晋、察、冀、热、辽、绥的广大地区领导、创建了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到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到了“前沿阵地”的作用。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贾凯  丁琪 《农业考古》2015,(1):89-9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探索出一套卓为有效的农村社会动员机制:以宣传教育为向导,以土地分配为驱动,以先进典型作示范,以政策法令为保障,以军事武力为后盾。这一动员机制,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其领导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方面,是其社会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配合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顺利进行,提高苏区人民的思想认识水平,改造落后社会风俗,营造崭新的社会气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