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治容 《中国蜂业》2013,(12):24-24
越冬蜂的质与量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础,蜜蜂及蜂王能否安全越冬直接关系到来年春繁和第一个主要蜜源的产蜜量。蜜蜂越冬期是蜂群困难期,切记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更正     
何世钧 《蜜蜂杂志》2007,27(9):25-25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浙江省浆蜂(西方蜜蜂)核心种蜂场蜜蜂的抗病力,对浙江省6家种蜂场的蜂群分别在越冬期(2019年12月)和春繁期(2020年3月)开展蜂螨、微孢子虫和5种病毒等常见病虫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蜂场的蜂群在蜂螨寄生率上无显著差异,越冬期测得的蜂螨寄生率在0-19.44%之间,而春繁期各蜂场蜜蜂未发现有蜂螨寄生;在微孢子虫感染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越冬期和春繁期,蜂群的微孢子虫孢子数分别在0-7.0×10~5个/蜂与0-2.3×10~6个/蜂之间;在病毒感染上,除黑蜂王台病毒(BQCV)外,从越冬期到春繁期各蜂场蜜蜂体内其它4种病毒的感染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所有病毒感染滴度在越冬期和春繁期之间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正>蜜蜂繁殖速度慢,加之自身保温能力差及外界环境变化易引起蜂群消减[1],因此春繁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春季繁殖蜂群可以有效避免敌害侵扰[2],为全年蜂群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蜂春繁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观飞察蜂情越冬的蜜蜂早春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此时应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养蜂生产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蜜蜂的秋繁工作关系到越冬蜂群的群势,而越冬蜂群的群势又是翌年春繁的基础,秋繁工作做好了,就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有了强壮的越冬蜂群,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年春季开繁群势就一定比较壮,春季用壮群开繁,再配合其它相应管理措施,春繁就能又快又好,从而用强群赶上第一个主要蜜源流蜜,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7.
蜜蜂(含蜂王)是否能安全越冬,直接关系着蜜蜂第二年的春繁和第一个蜜源蜂产品的丰收。因此,蜜蜂的越冬要注意如下事项。1控飞冬天,自然界仍有不畏严寒的植物开花,因此,只要自然界有花,蜜蜂就会不畏严寒外出采集,其结果是飞出巢的多,返巢的少,除老死的外,适龄的越冬蜂死1只就使春繁的哺育蜂少1只,因而要注意越冬蜂的控飞。  相似文献   

8.
蜜蜂(含蜂王)是否能安全越冬,直接关系着蜜蜂第二年的春繁和第一个蜜源蜂产品的丰收。因此,蜜蜂的越冬要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品种(系)蜜蜂蜂巢越冬期温湿度测试研究,进一步在理论上摸清蜜蜂越冬的基本情况,为分析蜂群越冬死亡率和翌年蜂群春繁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一、越冬场地选择有讲究蜜蜂喜欢黑暗和安静的越冬环境,从这两点来看,选择蜂群的越冬场地要注意:一是避免噪音污染的场所,远离马路和机器轰鸣的工厂,远离声音;二是地面稍有坡度,这样滤水条件较好,有遮挡雨雪的雨布,不让箱体受潮,保持蜂箱干爽,要是越冬过后连着春繁,应选择避风向阳之地,利于春繁保温。注意温度变化,越冬期气温高了,要给蜂箱巢门遮光,避免光线直射巢门;三是蜂场附近不能有大面积的水源,防止蜜蜂飞行掉进水中溺死,也不可摆放在高压线下(电磁干扰,影响蜜蜂识别方位)。这主要针对南方,在北方则选择地窖,与南方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从"大雪"到"大寒"是南方蜜蜂的越冬期,"大寒"以后蜜蜂进入春繁期.我把蜜蜂从"大雪"至"大寒"之间的繁殖期称为蜜蜂的冬繁期.我地很多人都主张蜜蜂的这个时期应"宁冷勿热",箱内、箱外都不保暖,把巢框间距扩大到1.5 cm.如果保暖,则蜜蜂易出巢空飞而冻死,群势衰减严重. 2010~ 2012年,我年年冬繁.春桂花期蜂蜜产量比当地不进行冬繁的蜂群要高,春繁繁殖快.当地春桂花绝大多数是"立春"前几天开花流蜜,我的蜂群因为进行了冬繁,有大量新蜂参与采集,采集能力强,春桂花期蜂蜜产量高、幼蜂多、哺育能力强、春繁快.  相似文献   

12.
正1春繁的基础和准备春繁的基础是有一定蜂数的健康无病无寄生螨虫的蜂群群体。1.1冬前或春繁前彻底防治大小蜂螨在繁殖好越冬蜂的基础上,用优质白糖糖浆喂足越冬饲料;用药物按正常配比彻底治螨,保证越冬期间无螨虫危害。因故防治蜂螨不力者,春繁前按低浓度配比喷洒巢脾治螨,以保证春繁期间无螨害。1.2保证越冬期间无甘露蜜若在越冬饲料中掺杂了甘露蜜,则越冬死亡率极高,甚至全军覆没,勉强活下来的工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20,(3):24-25
<正>春末慎撤保温物蜜蜂越冬和春繁时期,所做的保温工作是否恰到好处,是蜂群越冬和春繁成败的关键。然而,很多蜂群虽然成功越过漫漫冬季,进入春繁旺季,一时疏忽,过早撤出箱内外保温物,引发疾病。病害蔓延整个蜂场,甚至累及周边蜂场,造成惨重损失。笔者将多年春繁失利情况梳理出来,不当撤除保温物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蜜蜂是一类具有极高生态价值的经济型昆虫,对全球的经济和生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蜜蜂的饲养一直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蜜蜂越冬饲养是蜜蜂饲养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蜜蜂安全越冬是来年春繁顺利进行的保障,关系着蜂群的群势、健康以及蜂蜜的质量。基于目前养蜂人饲养蜂群越冬的方法,逐一梳理,总结了几种简便、适用、成本低的蜜蜂越冬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7,58(3):16-16
蜂群从“立春”到春繁开始是越冬后期。这时,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寒潮不断袭来,蜂群活动加剧,越冬蜂损失很大。此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延长蜜蜂寿命,为新老交替奠定基础。笔者根据以往管理经验总结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蜜蜂越冬、春繁情况2016年冬至2017年早春,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暖冬气候,天气晴好,温度偏高,蜜蜂春繁基础较好。1~2月,从南往北蜜蜂春繁普遍较往年提前了近一周。然而,进入3月以来,各地出现持续的阴雨低温天气(温度普遍在20℃以下),蜜蜂活动迟缓,春季繁殖严重受阻,蜂群继箱加载缓慢,群势总体偏弱。二、油菜蜜生产情况2017年,油菜蜜生产全线崩溃,基本不成气候,无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各地的蜜蜂秋繁与越冬的时间是不同的。笔者从1972年开始饲养意蜂,大都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秋繁与半越冬。一般从7月下旬至9月上旬,蜜蜂采椴树、苕条、草木樨、荞麦、向日葵等,9月上旬蜜源结束,9月中旬蜂群离开场地,到火车站附近半越冬。10月气温下降至0℃以下,蜜蜂结团,12月下旬蜂群南回。元旦前后进入春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7,(7):21-24
低温是影响蜜蜂繁殖情况、分布范围、扩散速度的关键因子。蜜蜂的耐寒性是指蜜蜂耐受低温的能力,影响蜜蜂耐寒性的因素很多,包括低温驯化、环境湿度、地理条件等等。针对不同的低温环境,蜜蜂会采取不同的耐寒策略,主要可以通过降低体内含水量、积累脂类物质等方法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因此了解蜜蜂耐寒性及其机理,对于掌握其在当地分布范围、发生时期和消长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亦可根据蜜蜂耐寒机制采取低温驯化等措施,提高本地越冬蜂群的耐寒性,减少越冬蜂的死亡率,为翌年蜂群春繁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春繁和秋繁从时间间隔上看,中间隔着越冬期,但两者关系紧密,秋繁是春繁的基础,秋繁工作扎实,强群越冬,来年春繁工作压力就小;秋繁没做好,容易造成春衰.两者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异,春繁既要促进蜂王积极产卵,又要人工调控温度,加强饲喂,还要积极做好扩繁准备;秋繁是培育适龄越冬蜂的关键时刻,要解决蜜粉压子问题,确保在关王前多产卵...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殖技术》2008,(23):30-30
整个冬季要10防 1.防热.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这时蜜蜂在蜂箱内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