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为进一步探索水稻超高产生育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水稻超高产技术示范.现对试验示范概况、实施过程、示范结果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与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间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不育系(湛A、双青A、万金A、22A、珍汕97A)、5个恢复系(R128,R122,R46-1,R15,直龙)按5×5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整精米长宽比与整精米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整精米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与整精米长、整精米长宽比、垩白面积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整精米宽及垩白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蒸煮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密切,但直链淀粉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②株高、有效穗数与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强,除株高与整精米率达到极显著外其他性状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穗长与整精米宽、垩白粒率间均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但与整精米长宽比呈显著正相关;粒长与垩白粒率间、粒宽与垩白面积间、粒长宽比与垩白粒率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粒宽与垩白粒率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及其对水稻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武育粳3号产量性状和品质理化指标的表现及其变异,试图从产量和品质性状上探讨武育粳3号得以多年大面积种植的原因以及对当前水稻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系)产量、米质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DPS统计分析方法,对20个水稻品种(系)的产量、米质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每穗粒数、剑叶长和剑叶夹角的偏相关值较大,并达到显著水平。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与株高、剑叶长和倒二叶长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和倒三叶夹角角度呈负相关;垩白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与分蘖和有效穗数呈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分蘖、有效穗数和倒二叶宽呈正相关,与每穗粒数呈负相关;食味与剑叶长和倒三叶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米质和产量这两组性状间的关联性中,由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产量、有效穗起了主要作用。以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的蒸煮品质和食口性,以及以垩白为代表的外观品质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是没有矛盾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通过遗传改良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农桑14号为对照,对云桑3号、云桑4号、强桑1号、强桑2号、鲁插1号等12个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进行调查.[结果]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不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昌盛、云桑4号、鲁插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桑树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kg)高,且以昌盛的株产叶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1.6%.在养蚕成绩方面,以投喂丰田2号的效果最佳.各参试桑树品种间无明显的抗红蜘蛛、桑橙瘿蚊为害特征差异;鲁插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3号的抗桑褐斑病较强;强桑2号和鲁插2号的桑疫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为零,其抗桑疫病最强;各参试桑树品种间亦无明显的抗旱性特征差异.[结论]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强桑2号、昌盛、鲁插3号、丰田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的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云南新栽桑园和低产桑园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浙江早稻新品系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4年浙江省9410项目新育成的早稻新品系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考种资料,对浙江省早籼品种改良在过去30多年在产量潜力上的提升作了分析。在矮化育种之后,浙江省早稻的产量在高秆变矮秆产量增30%的基础上又提升了15%~20%。早稻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升,是围绕矮化株型,通过杂交的遗传重组以及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使穗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以及茎、叶的更合理配置与协调实现的,主要表现为分蘖能力减弱和穗数的减少,增大穗形使每穗总粒数增多,部分品系还包含千粒重的增大或收获指数的略微提高。文章还对今后早籼稻育种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选用旱稻不育系沪旱1A与10个水稻恢复系配出的10个杂交组合,设水、旱2种处理种植,研究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水栽条件而言,在旱栽条件下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降低,有效穗减少,根长和根粗增加,根数减少;粒长、粒宽、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垩白率明显增加,说明杂交稻在旱栽条件下品质相对变差。水栽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幅度小,说明在水分胁迫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因此,研究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传统的水栽和旱栽2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将对抗旱杂交稻组合的选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9份四川小麦新品种(系)的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普遍表现优良。蛋白质含量中等偏低,平均为12.97%。沉降值属中、低水平,平均为22.23 mL。面筋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3.68%。粉质指标普遍较差,其中形成时间平均为2.01 min,稳定时间平均为3.22 min,粉质质量指数平均为35.66。大多数材料筋力为中到弱筋。从主要品质指标来看,W7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另有4份材料达到专用中筋小麦标准,2份材料达到专用弱筋小麦标准。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面筋含量、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沉降值与其它品质性状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指标;面筋指数与粉质参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与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反,其它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大多不显著,这表明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糖21号、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为试验材料,设4个种植密度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4个甘蔗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高,桂糖26号和桂糖27号的公顷有效茎数越多,桂糖21号和桂糖28号在种植密度为15万芽/ha时公顷有效茎数最多;桂糖21号在种植密度为15万芽/ha时产蔗量和含糖量最高,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在种植密度为12万芽/ha时产蔗量和含糖量最高;在中等土壤肥力下,桂糖21号、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种植密度以9万~12万芽/ha为宜;种植密度过高时,桂糖28号显著减产;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的蔗糖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