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椽《安徽茶经》记叙了“祁红”肇始的两种说法:首先是一八七五年余干臣在建德尧渡街创制“祁红”说(清末祁门、建德、浮梁三县的红茶合称“祁红”),其次是一八七六年胡元龙于祁门贵溪创制“祁红”说。李则纲的《安徽历史述要》,安徽农林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的《安徽名茶》,均认定“祁红”肇始于建德。不过,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建德外销茶,尤其是朱兰茶,在省学术界,除了最近出版的《安徽省情工》记载了一鳞半爪外,似一直无人问津,这是很遗憾的。本文由于资料的限制,对此也只能作一点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东至茶史     
黄荣铨  马腾 《茶业通报》1997,19(4):43-44
  相似文献   

4.
原文题目是:政和茶叶史话,与《福建茶叶》1980年第四期所发表的有部分相同。因此,把相同部分删掉,题目改为“政和茶史摘要”。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茶史争论不休,牵涉有关茶史关键性的问题。最近甚至有人要动摇四十多年的制茶学教材。幸得广东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84年第四期发表陈椽、杨晓华所写的《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史考》的历史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历史资料,把武夷茶与武夷岩茶分得一清二楚,前系后,后挂前,古今相连,外学中,中通外,中外一致,是有价值的历史性文献。武夷茶创始于六朝,逐渐发展,随时代推移,向前迈进。元朝创造蒸青团块贡茶,明朝发明小种红茶,消朝创制武夷岩茶,三朝三起三落,相互衔接,一朝超过一朝,依历史  相似文献   

6.
驰名中外的普洱茶,起始于云南省南部,集中到普洱销售,因而得名。现今的普洱茶为黑茶类主要花色之一,鲜叶采自云南大叶种。它的品质主要特征:条索肥硕,白毫显露,叶底红褐色(俗称猪肝色),有独特的“陈”香味,滋味浓酽、醇厚、回甜。它的花色可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团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依品质优次分为五个级档。普洱团茶由普洱散茶蒸压而成,依形状不同,有碗形的普洱沱茶,圆月形的七子饼茶,又称普洱圆茶,长方  相似文献   

7.
以编号A,B,C,D的4份雅安藏茶为评定对象,选择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因素进行感官指标综合评定,并进行合理的权重向量设置。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方法能准确区分出这4份雅安藏茶的感官评分等级,从高到低为ABDC。  相似文献   

8.
贵州作为产茶大省,有其独特的茶史文化和茶俗,但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以至于茶史文化传播不足。再者,加上文字记载少,更是难以提取和推广。为便于了解贵州茶史文化和茶食茶俗,文章从气候和茶树生长条件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从汉魏六朝至近代论述了贵州茶史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从各民族的茶中,如干劲汤、罐罐茶、擂面茶、姑菁茶、打油茶以及坡柳"孃孃茶"等概述了贵州民族代表性茶食俗。  相似文献   

9.
10.
近期翻阅有关杂志,不意中看了杨甫旺《彝族茶文化初探》(载《中国茶文化》1997年4期),及凯亚《茶颂之歌》这样两篇文章。后者是介绍西双版纳崩龙族有关茶叶图腾———口头文学创世纪诗《达吉达楞格莱标》内容的。看后感到待开垦的西南少数民族茶叶史料,可能是解决我国饮茶、茶业起源许多谜团的一把钥匙。我也收录过不少民族志茶叶资料,但现在还无暇系统整理和研究,为把这一探索炒炒热、兴起来,我也就积累的布朗族茶叶史料作一综述,并就教各位读者。1 布朗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边疆的澜沧江两侧的丛山峻岭之中。云南省1…  相似文献   

11.
临安的制茶历史悠久,但在临安历史很难查到真实的制茶发展过程,从临安茶史及茶诗中了解到,从晋、唐、宋生产的饼茶,至元代时沫茶,明代全部改成芽茶后,从明代茶诗或茶史中再也见不到膏、团及沫之类诗句,但从一些短文中临安明代在天目山寺院还在沿用茗粥。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茶叶学会印发的《乌龙茶史话》、《中国茶叶》、《茶叶》1979年第四期发表“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乌龙茶是红茶的始祖”。题目不同,内容不差;循读大作(以下简称乌史话),尚有不明之处,提出商榷。研究茶史:一要按照历史面目,忌用现在条件臆测当时的情况;二要实事求是地按照量质变化规律和茶类技术特点;三研究茶史不是消遣和欣赏,而是总结历史经验,剔糟粕取其精华,为现在发展生产服务。“当时的武夷岩茶就是乌龙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乌史话》作者把地名、茶名、茶类和俗称以及简名等同混称。名茶除茶树品种内在因素外,自然地理条  相似文献   

13.
二月兰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从东北到华东都有生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冬季地被植物和早春花卉。它生性泼皮,自生自灭,天然成景,无需管理。因此有人试图广为播种,令其遍地开花,可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得出结论:这种植物不宜人工播种。  相似文献   

14.
王镇恒 《茶业通报》2003,25(4):188-189
茶圣陆羽,为了搜集名茶,探寻水源,踪迹几乎遍及当时的唐代各地,他是名山无不登,名茶无不来,名水无不饮,名寺无不游,名人无不交,逢茶叙无不到,遇茶农无不问;无年无月不为茶,无时无刻不为水,有茶必知产地,有水必辨泉源,凡有关茶水的事,不厌其详,必写记录,故能著作千秋不朽的《茶经》。他是茶癖、茶癫、茶怪、茶仙、茶圣,被人称为茶的化身,祀为茶神,后人誉为“一代茶圣,功垂万世”。今岁正逢诞辰1270周年。陆羽有两个名,两个字,十多个号,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他的号有陆子、陆生、陆三、陆三山人、陆处士、陆鸿渐山人、陆文学、陆太祝、竟…  相似文献   

15.
外销绿茶史考──歙县洋庄茶经销情况考查报告胡武林(歙县地方志办公室)封建时代,茶叶皆为私人经营。经营内销茶的称本庄,经营外销茶的称洋庄。外销茶包装讲究,茶叶贮于锡罐,铝罐外套木箱,木箱外再套包竹篓,因此外销茶又叫箱茶。清至民国,歙县茶叶以外销为大宗,...  相似文献   

16.
雅安县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中,为增强公社的技术力量,在去年九月举办了一所茶叶技术中学,招生的对象为公社社员,学习时間为四个月,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結合。該县县委还决定筹建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南川县妇联也创办了一所妇女茶技学校,組識了妇女87人进校学习,收效良好。这种短期技术学校好处是:1.理論結合实际,学生提高快。2.边学边劳动,对生产无影响。可以迅速增加茶叶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17.
茶季话茶     
茶季话茶宣州是皖南乃至全省的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七十年代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1994年全市实有茶园54698亩,茶叶总产2929吨。历代众多名茶中,有被誉为“茶称瑞草魁”的水东“碧山横纹”,始于明代的“敬亭绿雪”、“狮峰云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天竺...  相似文献   

18.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6,28(2):93-93
江淮自古产茶。到唐代,本区茶叶除自饮外,还大量销往不产茶的北方。据唐人《封氏闻见录》载,当时京都长安,茶市繁荣,“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连,所在山积,色额颇多”。明清时,这里已是名茶荟萃,为全国重要贡茶产区。《中国名茶志》(2000年版)载,明清时期,潜山闵山茶、太湖南阳谷尖等,都享有很高声誉。然而,这里提到的“闵山”,究竟在哪里?当时的“闵山茶”,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近来,笔者在工作之余,就上述问题作了一点粗略考证。1闵山在哪里《中国名茶志》“天柱剑毫”条,援引康熙二十二年(1683)《安庆府志》:“茶。六邑俱有,以桐之龙山,…  相似文献   

19.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1,23(1):46-46
本文指出 ,王玲、赖功欧、余悦、林治等茶文化专家误把昙济道人当成道士或道家人物 ,而昙济实为刘宋时的一位著名僧人 ,称高僧为道人是汉晋时期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近日,记者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获悉,当地生产的黄柏小苗销售形势向好。雅安资深苗木经纪人骆正秋说,目前高50厘米的小苗售价为每株0.3元,虽然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2元,但销量近30万株。黄柏不仅可用于园林绿化,在四川地区也常用于造林,还是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多功能、多用途的树种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