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2018年对若干玉米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的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连续4年产量最高,稳产性良好。克单14由于生育后期脱水速率偏慢,不利于机械收获;瑞福尔1号虽然产量较高,但易感北方炭疽病;中农玉6号熟期过晚,以上3个品种选择时要慎重。通过筛选最终推荐早熟品种2个,分别为鑫科玉1号和克玉16,其抽丝期比德美亚早5d,与德美亚1号熟期相当的品种推荐法尔利1010和院军1号。  相似文献   

2.
孙波 《中国种业》2015,(4):29-32
对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应以德美亚1号为最佳选择,其次为宾玉4、利合16等品种,瑞福尔和富单9号2个品种产量可以,但熟期表现略晚,兴垦9产量虽然较高,但植株的抗倒性要略差,垦单16的产量最高,但是熟期较晚,风险较大;第四积温带下线应以种植德美亚2号为主,克玉17为辅,克玉17的产量虽然较德美亚2号低些,但是克玉17的熟期要较德美亚2早2~3d,所以在一些积温更低的地区,克玉17为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的10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绥玉29、鑫科玉2号、克玉16和垦单24在2种密度条件下产量均不高;瑞福尔1号的北方炭疽病偏重,克玉16的青枯病太重,垦单24的大斑病较重;华美2号、先达203、禾田4号和德美亚1号适合黑河地区5500株/667m2条件下种植,德美亚3号虽然产量较高,但熟期偏晚,不适合黑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产量的形成由遗传因素、生态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共同作用。本研究于2017-2019年选用熟期差异较大的2个典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德美亚1号,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春播玉米区不同纬度和积温资源的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4个试验点开展联网试验,分析积温条件差异对于品种熟期选择的影响及其增密增产措施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积温充足区晚熟品种郑单958较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具有更高的产量表现,随着纬度升高、积温减少,在资源限制环境下晚熟品种与早熟品种的产量差异逐步缩小。增密种植显著提高早熟品种的产量,但晚熟品种产量变化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晚熟品种与早熟品种的产量差异明显缩小。根据区域生态条件,合理选择熟期品种,积温充足区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积温限制区域结合增密种植措施弥补产量损失,实现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协同提高,促进东北春播玉米生产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德国KWS公司引进的中早熟玉米品种,包括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德美亚3号。该系列品种以其抗性强、适应性广、耐密植、脱水快、产量高、品质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特点,深受农民喜爱。自引进以来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迅速得以推广,在黑龙江省已成为各品种适宜区域的当家品种,尤其德美亚l号种植面积占据其适应区域玉米面积的70%以上。1精细整地,夯实基础,选择适当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黑龙江北部的20个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亩产超过500kg的品种有德美亚2、德美亚1、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利合16、垦单16等8个品种,产量较好,株高、穗位高适中,但要注意大斑病的预防,其中德美亚2、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等4个品种杆强、耐密植;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4个品种密度不宜过高。德美亚2生育期较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下线种植;德美亚1、利合16、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上线种植;垦单16、登海15、克单14、长城1142、克玉16、克玉15、边单3、边6031、垦单8、克单10等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在该地区种植风险较大,特别是非正常年份,不利于稳产。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白治旗地处大兴安岭南坡,高纬度、高海拔.气候寒冷,如选择不好栽培的品种,很容易造成减产或绝收.所以要取得好的收成,要掌握和注意以下几点.1 品种选择的问题根据我们近年进行的引种试验结果,有以下几个品种可供选择在鄂伦春自治旗各乡镇种植,可在鄂伦春旗北部乡镇种植的品种需有效积温1 950℃,在鄂伦春旗南部乡镇种植的品种需有效积温在2 000℃左右,生产期100~105d,比如有鑫科1号、玉米620、海玉五号、海玉七、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兴垦10号、兴垦九号、海玉6号、克单8号、克单12号、海玉七号等品种.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乌鲁布铁镇、大杨树北部地区可种植生育期的在90~95d、需有效积温1 900~1 950℃以内的品种,九玉201等品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产量平均5 250~7 500kg/hm2.在鄂伦春旗南部乡镇可种植的品种需有效积温2 000~2 100℃,生育期在98~105d,品种有鑫科一号、玉米620、海玉五号、海玉6号、克单8号、克单12、卡皮托尔,这些品种能够正常成熟,一般产量可达6 000~8 250kg/hm2.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国家或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8个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北73、克玉16、哈丰4、益农玉19等4个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克玉16要注意预防茎腐病的发生;瑞福尔2号、CS0163、东北丰001等3个品种除产量略低于对照德美亚1号外,在病害等方面没有明显问题,熟期相对较早,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下限和第五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9.
1 展示地点 宝泉岭管理局军川农场九居民组四号地,131°18′06.56″E,47°29′ 19.83″N,海拔64m,地势平坦.试验地土壤类型:暗棕壤土,有机质含量2.2%,碱解氮134mg/kg,速效磷26mg/kg,速效钾170mg/kg,pH6.8. 2 材料与方法 2.1 展示品种 品种1:德美亚1号;品种2:垦单27;品种3:龙垦9号;品种4:垦单28;品种5:垦单26;品种6:绥玉7号(对照);品种7:德美亚3号;品种8:垦单10号;品种9:龙单38.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寻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建立玉米高产、高品质及合理密植栽培模式。以‘绿单2号’、‘绥玉10号’、‘鑫鑫1号’、‘德美亚3号’、‘吉单27’、‘嫩单11’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种植密度设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 4个水平),玉米品种为副区,测定授粉后不同时期各玉米品种籽粒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籽粒含水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授粉后55天灌浆即停止,其他玉米品种授粉后56~60天、61~65天籽粒灌浆速率差异不明显,并趋于0;授粉后41~65天,‘绿单2号’7.5万株/hm2处理籽粒含水量低于其他密度处理(P<0.05),65天籽粒含水量最低,为41.34%;‘德美亚3号’7.5万株/hm2种植密度籽粒脱水速率表现单峰曲线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51~55天,为3.90%/d;6个玉米品种10.5万株/hm2处理产量均低于其各自玉米品种其他密度处理,说明三江平原地区10.5万株/hm2密度不适于该6个玉米品种。综合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性状,‘鑫鑫1号’、‘绥玉10号’最适密度为6.0万株/hm2,‘绿单2号’、‘德美亚3号’、‘吉单27’最适密度为7.5万株/hm2;‘嫩单11’对密度处理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邓敏 《种子世界》2012,(7):37-38
德美亚一号是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从德国KWS公司引进。2004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玉200414),具有抗病、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特点,适宜第四积温带种植。逊克县从2009年引进,种植效果良好。2010~2011年在干岔子乡政府结合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在干岔子乡大面积推广种植德美亚一号,最高产量1.1万kg/hm2左右。由于黑河地区重迎茬严重,玉米德美亚一号是轮作换茬,高产创新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玉米籽粒脱水模型是分析不同品种籽粒脱水特征、为产区筛选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重要理论工具。东北冷凉区是重要的早中熟玉米产区,该地区秋季降温快,霜期早,收获时籽粒成熟度差和含水率偏高是制约玉米机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021-2022年对东北冷凉区典型的早中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3号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利用播期模拟不同气象条件对籽粒田间干燥过程的影响。采用全播期及部分播期等不同建模策略,构建品种籽粒脱水模型,分析不同策略下脱水模型的精度差异,探明快速构建品种脱水模型的方法。结果显示,采用不同建模策略构建的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3号的脱水模型,随着参与建模的播期数增加,模型参数和模拟精度无显著差异,模型参数变异性逐渐缩小。利用不同策略建立的模型在东北春玉米区3个站点检验,模型精度无明显差异。利用分期播种方式可构建稳健的品种模型,在年际间、区域间均具有稳定的预测精度,为评价玉米品种的机械粒收适宜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开展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8 000株/667 m~2、9 000株/667 m~2 4种不同密度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中,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 m~2时,单产可达1 267.31kg/667 m~2,位居第1;而玉米品种德美亚2号、克玉16、先玉38P05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4.
王俊强 《中国种业》2020,(10):63-66
鹏玉14为2020年黑龙江审定品种,2018、2019年分别在桦南县、宁安市、红兴隆农场、桦川县、集贤县、牡丹江市、尚志市、鸡东县做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鹏玉14在以上8个区域,自身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耐密能力强;穗长19.1cm;穗粗5.0cm;籽粒马齿型;籽粒偏大;鹏玉14较德美亚3号产量增产幅度较大,稳定性强;适合于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种植,生育天数122天,有效积温243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多点取样,调查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区稻米品质现状。得出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一积温区稻米整体糙米率高于二、三积温区;精米率、整精米率则是二积温区高于一、三积温区,三积温区高于一积温区;稻米的外观品质垩白率一积温区最小,三积温区最大,二积温区居中;垩白度则以二积温区最小,一积温区最大;长宽比一积温区粒型较长,三积温区稍短;营养品质中蛋白质含量一积温区小于二、三积温区;直链淀粉含量则是一积温区的较高,三积温区次之,最小的是二积温区的品种;食味品质以二积温区稻米食味品质要好于一和三积温区,三积温区食味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20,(8)
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 10-95为母本,自选系P 13-606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92.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5.7%,2018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006.2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6.9%。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等特点。生育期122 d,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及有效积温≥2 2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 在第四积温带上限,活动积温达2 200℃的区域,可选用黑河38号大豆或北丰97-24大豆品种,第四积温带中、下限可选用黑交99-1582或黑辐97-43等品系.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龙稻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粳稻新品种龙稻13是以龙稻3号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需活动积温2575℃左右,综合了产量高、米质优、杭病性强等优点,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插秧栽培。  相似文献   

19.
<正>星单3号玉米杂交种由哈尔滨明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M9233为母本,M91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17013,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2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50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抗旱玉米品种,进行了玉米新品种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德玉18和绵单118产量较高,比对照提高20.99%和15.95%;各品种综合抗旱系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599**);经综合评价得出,德玉18、绵单118、中玉335等3个玉米品种属高抗旱性品种,成单90、必胜6号和成单30属中抗旱性品种,高玉171和正田1号属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