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育种和种子提纯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栽培品种,然而,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非整倍体状态可能降低品种的纯合性。本文主要研究半矮秆小麦品种中导致高秆变异类型的非整倍体的频率。Rht1和Rht2是最普遍存在的矮基因,分别位于4B和4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的高秆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结构依据表型和子代细胞遗传学分析来确定,带有Rht1基因的6个品种平均产生0.15%的4B单体植株,这些单体植株平均比整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
要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的效率,就必须开展绘制控制育种重要性状(包括对各种病害的抗性)的基因图的研究.由于目前有了西伯利亚春性普通小麦品种米里杜鲁姆553(? 553)的一套新的非整倍体,因而有可能着手完成这个任务.研究目的:以米里杜鲁姆553的非整倍体系统做母本,对用回交得到的区域化品种新西伯利亚67的相似体植株抗叶锈性进行单体分析.抗性供体是澳大利亚样本K-54049.  相似文献   

3.
小麦育种和种子提纯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栽培品种 ,然而 ,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非整倍体状态可能降低品种的纯合性。本文主要研究半矮秆小麦品种中导致高秆变异类型的非整倍体的频率。 Rht1和 Rht2是最普遍存在的矮基因 ,分别位于 4 B和 4 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的高秆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结构依据表型和子代细胞遗传学分析来确定。带有 Rht1基因的 6个品种平均产生 0 .15%的4 B单体植株 ,这些单体植株平均比整倍体植株高 16 %~ 2 2 %。携带 Rht2的 5个品种平均产生 0 .0 6 %的4 D单体植株 ,其高度比整倍体植株平均高 12 %~ 18%。结果表明 ,4 B和 4 D单体导致高秆变异类型存在于数种半矮秆品种中 ,但是携带 Rht1的半矮秆品种出现高秆变异类型的频率和株高增加的程度均较高。因此 ,应用 Rht2产生半矮秆株型有助于使高秆变异类型的出现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麦非整倍体的利用已十分广泛,并且在遗传分析和染色体代换方面的应用已发展成为一门精密的方法学。多年来已经收集到与普通小麦21条染色体相应的一套非整倍体(即单体、四体、双端  相似文献   

5.
一、绪言以单体为主的非整倍体在小麦的遗传学研究及育种工作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望月(1968)为了把非整倍体应用于遗传育种方面,进行了培育四倍体小麦单体的试验,成功地育成了单体系列.但因这些单体与六倍体小麦的单体不同,不仅育性极差,而且传递率也极低.所以,不仅谈不上育种上应用,就连单体系列的保存也很困难.本研究利用望月育成的四倍体小麦的单体导入近缘异属染色体的方法来克服它的缺点,并以应用为目的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六倍体小麦第5部分同源组染色体对盐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FT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中国春及其具有第5同源染色体组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系对盐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缺失5D染色体的植株存活力高于整倍体。这种反应很可能与中国春的春性控制基因Vrn3的作用有关,源于Thinopyrum bessarabicum第5部分同源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对小麦植株的耐盐性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NFT(营养模块)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中国春及其具有第5同源染色体组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系对盐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缺失5D染色体的植株存活力高于整倍体。这种反应很可能与中国春的春性控制基因Vrn3的作用有关。源于Thinopyrumbesarabicum第5部分同源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对小麦植株的耐盐性(即在高浓度盐胁迫下的存活力)有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少类似于六倍体小麦所拥有的合适细胞遗传原种,因此,限制了四倍体小麦的遗传研究进展。四倍体小麦作为一个种群,很少受到科学家的注意,这是因为四倍体小麦的种植面积只占世界小麦生产总面积的一小部分,而且其面包食品生产中用途有限。然而,有一种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ionturgidumL.vardurion)品种在通心面制品(如spaghetti和macaroni)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几套硬粒小麦非整倍体遗传原种的生产,以及开发利用这些原种的方法上。硬粒品种Langdon的非整倍体原种包括双-二端体、双单端体、D-染色体组二体代换系,种间染色体代换系和纯合重组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一、鉴定非整倍体和其它畸变类型小麦端体首先用于单体的鉴定。要确定两个单体植株是否属同一染色体的单体,需要让二者杂交,而后出现一个缺体,或者出现一个双单体,这种测验需要多至50—100个F_1植株。但是当一个染色体是端体(或等臂体),并以它作父本与另一个单体杂交时,如果产生出单端体后代,就证实这两个单体品系所涉及的是同一染色体,而这种单端体出现的频率大约为  相似文献   

10.
小麦培养物的早期研究表明,大多数细胞团是由非整倍体细胞组成。产生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多少的机理可能是:在细胞分裂后期产生落后染色体的情况下和在多极纺锤体并使胞核一分为二的条件下形成的。印度人S.Dutta Gu-pta等在制做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Schulb)的根愈伤组织的压片时发现,除了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新近我们从栽培大麦×普通小麦属间回交后代中获得的自变可育异质小麦后代的细胞学和生化学分析结果,异质小麦F_1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1~43,其中整倍体(2n=42)的频率为93.95%,F_1植株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时染色体的构型为n=21Ⅱ和n=20Ⅱ+2Ⅰ,示遗传型稳定。2n=42植株的染色体N——分带,其带型类似普通小麦,采用叶绿体组分Ⅰ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表明,杂种细胞质的遗传主要来自母本大麦,证明该异质小麦,就是大麦胞质小麦。大麦胞质小麦的表型,为完全自交可育,植株生长正常,早熟、千粒重高,在小麦改良中,有直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麦类作物》1998,18(4):21-25
本研究评价了小麦花粉粒单独植株的倍性水平,遗传稳定性和产量表现,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叶片细胞核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两种方法对Chris和Chris×Sinton正反交的花粉培养植株倍性的效应,两种方法在小麦H0植株的自发加倍的和完全可育株上都给出了大约80%和75%的近似结果,只有1.7%是非整倍体和16%是单倍体,自发突变的频率也很低,Chris124全DH植株是只有一个含有外稃带  相似文献   

13.
小麦花粉培养单倍体加倍后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评价了小麦花粉粒单独培养植株的倍性水平、遗传稳定性和产量表现 ,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叶片细胞核 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两种方法对 Chris和 Chris×Sinton正反交的花粉培养植株倍性的效应 ,两种方法在小麦 H0 植株的自发加倍频率和完全可育株上都给出了大约80 %和 75%的近似结果 ,只有 1.7%是非整倍体和 16 %是单倍体。自发突变的频率也是很低的 ,Chris12 4个 DH植株只有一个含有外稃带芒的隐性突变 ,同时在 H0 代有 3个植株外表象草。花粉培养的 DH系田间所测性状直到第三代都与对照相同。 92 %和 70 %的 DH系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与对照相近。这些结果表明 ,花粉培养的 DH系在植物育种、玻璃质选择、植物改良和遗传研究中应用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温室条件下小麦白粉病抗性的综合评价和高抗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培育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提供材料,在温室白粉病高选择压和自然侵染条件下,先后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对80份小麦材料(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系、国外引进品种及部分中国春非整倍体材料)的白粉病抗性情况进行调查记载,然后利用马氏距离及其聚类法对不同材料的抗性进行多生育时期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外引进品种Capo全生育期免疫白粉病,中国春衍生的大多非整倍体材料和国外引进品种Coop Capoildo表现高抗。依据各材料间的马氏距离将80份材料分为6类,Capo所在的第2类总体抗性最好,该类包含17份材料,抽穗期和灌浆期平均侵染型小于1.0,平均严重度小于10.0%。中国春及其衍生的非整倍体材料与Capo抗性较为相似,表明中国春携带的广谱抗性基因Lr34仍然具有优异的白粉病抗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少类似于六倍体小麦所拥有的合适细胞遗传原种,因此,限制了四倍体小麦的遗传研究进展,四倍体小麦作为一个种群,很少受到科学家的注意,这是因为四倍体小麦的种植面积只占世界小麦生产总面积的一小部分,而且其面包食品生产中用途有限。然而,有一种四倍体硬粒小麦品种在通心面制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几套硬粒小麦非整倍体遗传原种的生产,以及开发利用这些原种的方法上。硬粒品种Landgo  相似文献   

16.
染色体工程遗传工程,或者更确切说叫做染色体工程,在小麦中已经应用一段时间了。1954年,Sears确定的小麦品种‘中国春’非整倍体系列的先行工作,以及1958年Riley等和Sears等共同发现染色体5B上的Ph基因控制染色体配对效应的工作,均对小麦染色体工程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领域内,尤其是将那些与小麦近缘的山羊草属和偃麦草属之基因直接引入小麦,已经获  相似文献   

17.
Н.П.Гончаров曾经系统整理过苏联育成的普通小麦单体分析方面的实验资料.资料表明,对育种有重要意义的数量性状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这是由于:第一,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外界环境条件对其又有强的修饰作用;第二,很难解释所得的非整倍体分析资料;第三,缺少当地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述了培育小麦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的困难,并建议用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来克服这些困难。通过对一系列Cappele-Desprez(BezostayaI)染色体代换系的培育和分析,对这些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及背景效应的检测进行了描述。研究了Bezostaga1代换染色体对最终株高及成株期抗锈性的效应。大量的非整倍体和代换系是很有用的小麦种质资源,应予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评述了培育小麦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的困难,并建议用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来克服这些困难。通过对一系列Cappele-Desprez(BezostayaI)染色体代换系的培育和分析,对这些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及背景效应的检测进行了描述。研究了Bezostaga1代换染色体对最终株高及成株期抗锈性的效应。大量的非整倍体和代换系是很有用的小麦种质资源,应予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先前的研究表明,小麦的耐铝性是由几个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本试验用中度耐铝小麦“中国春”的一套非整倍体(双端体)进一步对其部分耐铝基因作了定位和定性研究.用经过修改的“Pulse”法(作者,1983)评价供试材料幼苗的耐铝性,衡量耐铝性的标准是将4日龄幼苗的根在3种铝浓度(37、56、74μM)的营养液中于25℃下培养24h,再使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三叶橡胶叶片压片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从细胞学方面筛选大量实生苗群体.文中列举若干优点,并讨论此法对于鉴别三叶橡胶的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的重要意义,这种鉴别工作,对细胞遗传和育种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