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机械通风,冷冻入库和自然通风三种降温方法的对比试验,证明机械通风降温是一种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安全高效的储粮降温方法,可为改善储粮生态环境,抑制虫,霉生长繁殖,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实现低温储粮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储粮仓库中,采用自制的通风排湿施药管道垂直布设于粮堆中,利用管道进行自然通风降温、除湿、熏蒸试验。结果表明通风排湿施药管不仅有利于粮食自然通风降温干燥、保持储粮低温状态,延缓粮食陈化速度,而且有利于熏蒸投药。其通风降温快、熏蒸杀虫迅速、彻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良好效果,特别适用于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粮库。  相似文献   

3.
以延长自然通风降温保水时间,缩短轴流风机运行时间,降低通风量的方案,实施粮堆保水通风降温,经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高大平房仓中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结合粮堆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对储粮实施低温储藏,使粮堆平均温度保持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5.
《种子》2020,(7)
种薯储藏环节对种薯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储藏过程中种薯重量损失也会增加种薯经营者成本。目前智能冷库储藏是保证种薯质量,减少储藏损失最有效的储藏技术。但是,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技术应用。就贵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的条件。本研究通过简易通风设施,利用高原地区夜间低温作为冷源降低薯堆温度,与自然通风相比,简易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储藏损失。种薯质量与冷库储藏相比,无显著差异。通过简易通风设施,利用高原夜间低温进行马铃薯种薯储藏是一种投入低、效果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机械通风系统中地上笼风网的两种设计类型:“山”型和“圭”型风网进行的机械通风降温和环流熏蒸综合储粮试验,发现两种风网类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圭”型风网设计效果更为理想,通风均匀性得到提高,能耗降低,1:1.5的通风途径比既能满足通风降温的需要,也适合于通风降水。  相似文献   

7.
通风隔热对立筒仓安全储粮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民 《粮食储藏》2005,34(2):25-27
根据立筒仓储粮粮情变化规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筒仓围护结构改造基础上,利用冬季低温天气,进行通风降温,并在气温回升之前对降温仓进行隔热密闭。通过两年多的筒仓储粮实践表明,通风降温、密闭隔热储藏技术对立筒仓长期安全储存小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粮堆在横向和竖向地槽通风两种通风系统下的对比效果,以18 m跨度平房仓为试验仓,所储粮食为稻谷。在相同储藏条件下,对两栋试验仓分别进行全面测试,比较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粮堆的通风降温效果、风量均匀性、仓内粮温与温度均匀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横向通风系统截面间每米温度差约为0.25℃,小于竖向通风系统中粮堆间每米温度差约0.49℃,其风道设计有利于粮堆内外自然湿热交换,交换效率高;日常粮食储藏期间,温度变化平缓,稳定性较好;通风操作结束时,横向仓整仓平均粮温为5℃,竖向仓整仓平均粮温为8℃,横向和竖向仓的温度均匀度均在80%以上,满足储藏要求,横向通风系统具有降温速度较快、降温幅度较大、作用效率较高等特点。因此,针对实仓进行通风降温保管粮食,横向通风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控制粮温是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降温通风是确保储粮安全的关键。中储粮乳山直属库自2006年就改变以往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通风的方式,而是利用墙体侧面的小功率轴流风机,对夏季新人库的粮食进行吸出式通风,通风效果明显。为详细记录两种通风方式产生的各种能耗,特对2008年10月新人库的进口大豆采用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通风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保温性能非常差的简易平房仓进行大豆低温储藏度夏试验。针对简易平房仓保温性能差,热量容易进入粮堆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天气,开启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可以将热量排出仓外,再通过地下冷源二次降温,仅环流4 d,试验仓最高粮温降到20℃以下,实现了大豆低温安全储藏。试验仓度夏期间,大豆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1.
选择冬季低温时机,利用小功率、低风压轴流风机对高大平房仓新入仓的粮食进行吸出式和压入式轴流风机低温缓速通风降温工作,并对两种通风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袁明,压入式轴流风机低温缓速通风降温,不仅具有降温均匀、操作简便、耗能低、效益高等特点,且能保持来年低温储粮率,能明显减少粮食水分损失,达到绿色储粮,保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东粤西地区气候特点,对在储小麦进行降温保水试验过程中,湛江直属库探索出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替代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通风降温,并结合自然通风,有效降低了能耗;在出库前对在储小麦进行通风调质,减少粮食损耗,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水分玉米(水分含量14.3%)房式仓散装储藏的研究,认为高水分玉米采用化学熏蒸可达到杀虫抑霉目的、机械通风可达降水降温目的,两种储藏技术配合应用可使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4.
以库存小麦为研究基础,利用完成包装仓散装化升级改造的两幢平房仓,在同一时期进行降温通风试验。两仓分别具有横向通风系统和竖向通风系统,全面分析通风降温效果、能耗、风量均匀性、粮温均匀性等技术指标,通过对比,发现以风道上墙、机械作业、全程覆膜、气流水平运动的横向通风系统在单位通风量、粮温降幅、失水率等方面优于竖向通风,能够更好地满足粮食储藏实仓降温通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缓速通风降温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地处北方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气温较低,适合低温通风的时期只有12月到来年的1月,这两个月平均气温3℃左右,大气平均湿度52%。根据本地情况和我库经验,我们认为采用机械通风使粮温(平均)降至4~8℃后就不能再降温,因为当外温与粮温温差小于5~6℃时,降温能耗增大且不能达到理想通风效果,因此,我库因地制宜,采用离心式风机(5.5kw)适时通风,虽能快速降温,但能耗、劳动强度增大,通风后粮食水分易发生转移。为克服以上问题,我库从2003年开始应用现有平房仓配置的小功率轴流风机进行低压缓速通风降温试验,通风时先打开通风口,利用侧墙体的4台轴流风机采用吸出式通风;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试验,我们发现两种通风方法虽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相比之下小功率轴流风机缓速通风优点突出。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用谷物冷却技术,是确保粮食低温储藏的有效方法。我库在夏季采取不揭膜的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内的粮食进行复冷降温和经济运行试验,效果显著,为粮食低温储藏和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通风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储粮技术,在安全储粮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降温降水,还可以对储粮进行调质。度夏的粮食在进入秋冬季节时,储粮温度高,外界温度低,易造成粮堆表面结露、虫霉孳生等问题。为了保证储粮安全,创造低温储粮环境,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更好地掌握秋冬各个时期的通风时机,以及不同功率风机的降温节能效果,我们利用秋冬低温季节对高大平房仓中的储粮进行不同方式、不同机型的通风降温试验,以此探索合理的通风降温措施,达到较好的通风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绿色储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本地区气温冬天较冷、夏天气温超过30℃以上的时间极短的情况,在冬季对粮食进行通风降温,在夏季密闭仓房,保持低温以达到常年低温储藏,抑制了害虫和微生物繁殖,保持了储粮品质基本不变,延缓了粮食陈化。  相似文献   

19.
膜下环流储粮已成为现代绿色储粮的发展方向,日益成熟的膜下环流通风技术为储藏粮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膜下环流通风技术在装粮后需要进行通风降温蓄冷工作,然后采用"两膜一毯"密封粮面,待来年降温通风时又要揭开薄膜进行通风蓄冷,造成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为了解决不揭开薄膜就能通风降温这个难题,我库科技人员在冬季不揭薄膜的条件下,对粮堆进行通风降温蓄冷工作进行探索试验。通过试验证明,利用膜下环流通风系统,解决了冬季不揭膜进行通风降温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储粮冬季通风冷冻杀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证明,自然通风是一种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安全高效的储粮降温方法,可改善储粮生态环境,杀死或抑制虫、霉的生长繁殖,延缓粮食品质陈化,为实现低温储粮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