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蜂蜜市场价格回升,我国蜂蜜市场继续看好。据《国际经贸消息》报道,今春交易会我国蜂蜜成交情况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上调19%,成交额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信息四则     
一、我国蜂蜜对日出口价格上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但由于受气候影响,已连续两年减产,出口量减少,使国际蜂蜜市场的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价格走向坚挺。最近,我国蜂蜜对日出口价格上涨,致使日本市场蜂蜜零售价随着上涨了近10%。二、我国乳制品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世界蜂蜜市场价格上涨 1 3% ,每吨接近1 380美元 ,2 0 0 3年蜂蜜价格继续维持高价位。 2 0 0 2年世界蜂蜜产量下降 2 % ,约为 1 2 4万吨 ,原因是美国和阿根廷蜂蜜产量下降。尽管 2 0 0 3年产量增加 ,但也无法逆转世界蜂蜜市场价格。2 0 0 3年世界蜂蜜市场价格将保持高价位 ,超过2 0 0 2年的 1 380美元 /吨 ,2 0 0 1年为 1 2 2 1 .6 4美元 /吨。 2 0 0 2年是自 1 998年以来的最高价 ,1 998年为1 4 88美元 /吨 ,与 1 997年的最高价格 2 4 88美元 /吨相比下降了近一半 ,是因为当年阿根廷蜂蜜出口量锐减。表 1 :1 992年~ 2 0 0 2年世界…  相似文献   

4.
1市场预测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球经济状况、国内外蜂产品产销情况,我会对2000年蜂产品市场作以下预测。1.1蜂蜜。鉴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世界蜂蜜市场近年出口蜂蜜价格有所下跌。南美阿根廷是蜂蜜主要出口国,近年蜂蜜连年丰收,年产蜂蜜6~8万t,成为我国出口蜂蜜的主要竞争对手。国际市场需要成熟蜂蜜,但我国出口蜂蜜多数为加工蜜,只能低价出口,再加上出口蜂蜜厂家相互压价,低价竞争,造成1999年多数出口企业保本或亏损。国内蜂蜜需求逐年扩大,内销企业搞得红红火火,但内销总量还是低于出口量。因气候影响,1998年蜂蜜歉…  相似文献   

5.
我国蜂蜜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蜂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 ,它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途径 ,而且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近年来 ,我国的蜂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时常出现问题 ,严重地制约了我国蜂业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蜂蜜市场的稳定。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蜂蜜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结合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建议 ,从市场营销学和价格学的角度提出了中国蜂蜜今后对外贸易中应该采取的一些对策。一、中国蜂蜜对外贸易现状1 蜂蜜出口增长快 ,但年际间波动较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蜂蜜出口国 ,每…  相似文献   

6.
朱其琼 《中国蜂业》1998,49(2):21-21,10
浅析我国蜂蜜质量问题及对策———朱其琼我国是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国,在国际蜂蜜市场举足轻重,而且越来越显得重要。近十年世界十大产蜜国蜂群饲养总数持平,群蜂蜜单产持平,总消费量逐年上升,总库存逐年下降。国际市场蜂蜜贸易额,60年代10万吨以下,70年代达...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蜂蜜生产、出口、消费大国,蜂蜜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柠檬市场"现象明显。为提高蜂蜜产品质量、促进蜂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蜂蜜的"柠檬市场"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柠檬市场"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果发现:蜂蜜的市场结构、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是蜂蜜"柠檬市场"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蜂蜜"柠檬市场"问题剥夺消费者剩余,并且影响蜂蜜出口。为应对蜂蜜"柠檬市场"问题,未来应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完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8.
《蜜蜂杂志》1999,(1):22-23
欧洲蜂蜜委员会关于蜂蜜的检验方法译者注:中国是世界上蜂蜜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近年来由于欧美蜂蜜市场对蜂蜜质量的严格要求,使我国的蜂蜜出口遇到了一些困难。了解欧美蜂蜜市场对蜂蜜要求的各项指标以及现代对蜂蜜质量的检验方法,可以帮助我国的蜂蜜生产商和蜂...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蜂产品市场总体受供求关系影响,产量受气候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讲养蜂还是靠天吃饭。蜂农养蜂积极性由经济效益好坏决定,蜂产品价格直接影响蜂农养蜂经济效益。综合上述各种因素,笔者对2013年蜂产品市场进行了回顾并对2014年蜂产品市场进行了预测。1蜂蜜1.1 2013年市场回顾蜂蜜是蜂产品最大宗产品,也是养蜂主要收入。2013年我国蜂蜜市场总体没有大起大落。国际市场:2013年,我国出口蜂蜜12.488万t,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10.
《蜜蜂杂志》2021,41(5)
中国是全球蜂蜜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球五分之一以上。入世以来,中国蜂蜜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出口价格优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蜂蜜进口规模相对较小,蜂蜜贸易常年维持贸易顺差,且进口价格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主要进口国。中国蜂蜜进出口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出口集中在欧盟和日本两大市场,进口集中来源于新西兰、泰国和澳大利亚三大市场。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与1991年相比,蜂蜜外销相当活跃。主要原因是由于阿根廷、墨西哥蜂蜜欠收,对欧美出口价格大幅度上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平抑阿、墨两国蜂蜜价格,欧美进口商对中国蜂蜜询盘非常积极。故从1992年下半年起,在低价格水平上我国对欧美蜂蜜成交大幅度上升。日本市场1992年初库存大,再加上经济不景气,1992年对蜂蜜进口仍处在低谷水平,要求中国蜂蜜降价压力很大,在低价格的基础上有需求。1993年蜂蜜对欧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蜂友及蜂业界同仁、朋友:大家好!众所周知,我国是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出口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我国出口的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且不受欢迎。近年来我国内销市场也在悄然变化,进口蜂蜜逐年增加,国内高消费群体宁可花高昂的价格去购买进口蜂蜜,也不吃本国蜂蜜。原因何在?大家都清楚,经营蜂产品的企业、厂家低价收购蜂产品,而且是不分质量优劣一口价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蜂蜜2000年出口回眸与2001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学军 《中国蜂业》2001,52(3):34-35
20 0 0年全球蜂蜜贸易仍呈买方市场态势。世界经济形势良好 ,蜂蜜产销失衡状况有所改善 ,蜂蜜国际市场价格全年稳中有升 ,但升幅有限。在我蜂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2 0 0 0年我国蜂蜜出口取得数量增长、市场扩大、价格止跌回升的较好成绩。据我海关统计 ,2 0 0 0年我国出口蜂蜜 1 0 2 9万吨 ,出口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创汇 8,4 1 2万美元。同比数量增加 1 8% ,金额增加 1 3%。其中 ,进口我蜂蜜 1 ,0 0 0吨以上 ,同比出口数量增长的国别和地区有 :日本 ( 2 2 % )、美国 ( 7% )、英国 ( 46% )、德国 ( 47% )、西班牙 ( 36% )和香港 ( 51 % )…  相似文献   

14.
杨寒冰 《蜜蜂杂志》2011,31(4):8-10
2010年是我国蜂蜜市场多灾多难的一年,蜂蜜大幅度减产,价格创历史新高.蜂蜜造假走到了极端,终于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全国蜂蜜行业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2011年全国气候变化仍然异常,蜂蜜产量不稳,由于库存少,收购价格高将是今年蜂蜜开盘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生产及出口大国,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一、蜂蜜2013年,据国际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及中国养蜂学会在2014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上报告的不完全统计信息,全球蜂蜜总产量约160万吨。中国蜂蜜总产量约45万吨,占世界28%,同比2012年上涨4.6%,居世界首位。国内蜂蜜市场基本持平;国际市场蜂蜜出口有所上升,但竞争激烈,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是我国蜂蜜原料出口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蜂  相似文献   

16.
在今后2~5年里,世界蜂蜜市场将会出现供应短缺,价格会有所上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气候不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美国家的蜂蜜产量将会下降。世界市场上供应不足已使新西  相似文献   

17.
1.蜂蜜--市场比较乐观去年假蜂蜜被逐步驱除出市场,而蜂蜜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故真蜂蜜原料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涨,这是蜂蜜价格回归价值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今后2~5年里,世界蜂蜜市场将会出现供应短缺,价格会有所上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气候不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美国家的蜂蜜产量将会下降。世界市场上供应不足已使新西兰和越南的蜂蜜出口受益。据悉,新西兰去年的蜂蜜出口接近3000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越南去年出口蜂蜜2900吨,赚  相似文献   

19.
蜂蜜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一直是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但是加入WTO以后,中国蜂蜜市场要面对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竞争,以量取胜、以压低价格获得市场的中国蜂蜜产业在人民币升值、反倾销法律、技术贸易壁垒等多因素面前,其弊端逐渐凸现出来.下面就中国蜂蜜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作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际蜂蜜市场由于面临供应短缺,从而加剧了市场潜在的危机,而且危机将会继续。事实上,蜂蜜市场的盛衰与蜂蜜价格密切相关,强势价格估计不会持续太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