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辽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可以正确辨识与评价影响玉米产量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条件,对挖掘玉米的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辽河流域1985—2015年气象站点逐日观测资料,利用GAEZ 3.0模型,分析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探讨影响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985—2015年西辽河流域玉米生育期气候呈现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的"暖干化"趋势。1985—2015年西辽河流域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12.52~13.40 t/hm2和2.41~7.05 t/hm2,前者表现为轻微变化,后者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西辽河流域光温生产潜力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2015年高值区分布在流域东北部的通辽等地。影响西辽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首要因子是水分条件,灌溉水平提升是提高西辽河流域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升温对流域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3.
西辽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流域内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对当地的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等影响巨大。利用1961年—2017年西辽河流域27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BG启发式分割算法、Morlet连续复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26℃/10 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中东部增温尤为显著;气温突变出现在1988年;气温变化存在5~15 a和15~25 a 2个周期震荡,2个尺度的周期变化表现较为稳定,且具有全域性;流域内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波动较为显著;降水未出现突变;降水存在4~6 a、7~15 a和20~32 a共3个准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4.
5.
劳动力质量、生产规模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基于2018年新疆、青海、陕西、贵州及西藏5省绒毛用羊的调研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农牧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出两个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低龄劳动力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老龄化对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女性占比变量对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牧户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农牧户及其家庭特征、农牧户饲养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差异对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根据内蒙古、辽宁和山西农牧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农牧户羊绒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户主年龄、饲养年限、饲养规模、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和是否获得过政府扶持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半舍饲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放养农牧户,内蒙古农牧户和辽宁农牧户技术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山西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辽宁农牧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强信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快速准确地掌握作物种植类型和布局,对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Landsat和MODIS影像作为数据源,构建时序NDVI、物候参数、光谱指数、反射率及地形因子等多维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分类回归树等方法,对比不同特征和分类器组合,选择优选特征和随机森林分类器,完成西辽河流域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GEE平台可快速构建作物识别的多维特征,进一步利用递归消除随机森林优选特征,当加入重要性前30位特征参数时,总体精度可基本达到最高。选择优选特征组合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分类,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作物空间分布制图。在验证指标中总体精度、κ系数、统计R2等验证指标均大于0.9,说明作物识别精度较高。西辽河流域农作物主要沿河流两侧呈条带状分布,玉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大豆、水稻种植面积较少。 相似文献
8.
9.
内蒙古通辽市地处西辽河流域中、下游区,地貌以平坦甸子地与沙土召、沙坨成复区存在,地势平坦,成土母质主要为冲积物、风积物,土壤质地沙、壤、粘相间交错分布。地下水资源充足,水质良好。气候类型属北温带亚洲大陆性季风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350~400mm,5-9月降水量为280~375mm。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研究北京城郊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调研数据。【结果】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为主要消费对象,煤炭占到生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大大减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消费较少。当收入水平和能源获取条件变得更好时,城郊农村家庭就会更多消费便捷和清洁的能源。【结论】城郊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趋势,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造成新的压力。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太阳能、无污染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演变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咨询,采用GM(1,1)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变化,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增加,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城乡居民均在向1/3猪牛羊肉,1/3家禽产品和1/3水产品的比例趋势比较,植物性食物消费中,粮食的直接消费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农村居民,因此,在中长期内,拉动长江三角洲食物消费总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城乡居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郯城县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将截面与时间序列相结合,深入细致地分析近年来农村家庭用能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村民家庭用能的消费结构已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煤+薪柴"为主,变成"电+太阳能+煤"为主,液化气、薪柴为辅;既表现出电对煤、液化气对薪柴的替代,同时也显示出电和沼气对液化气的替代效应;村民家庭用能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及沼气等农村非传统能源,且增长的能源主要用于生活享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家庭用能消费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层面构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农户进行低碳生产,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更有精准性的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生产要素碳排放、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碳足迹核算的生命周期评价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了低碳等级。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辽中县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低碳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碳生产率是评价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氮肥施用强度、土地生产率和秸秆利用率。综合评价指数平均值处于中碳区间,70%左右的农户属于中碳生产,20%左右的农户达到近低碳等级,10%左右的农户处于较高碳区间,即中碳生产占主体地位。准则层中,经济效益准则层指数较低,生产要素碳排放和生态效应准则层指数相对较高;指标层中,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有机肥施用率的标准化值较低。由此提出,促进农户低碳生产须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