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地租的产生、地租的决定、地租的形式等方面比较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并结合工业生产的利润概念,辨析垄断利润与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异同。论证认为,土地制度和与之相应的地租分配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解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和城市土地制度和地租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顺昌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林地期望价法来计算地租。根据不同立地质量等级和贴现率计算,将计算出的地租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顺昌用材林的合理地租。结果表明:顺昌县用材林林地合理地租为56.09元/667m2。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租理论,农户承包集体的耕地必须缴纳承包费.耕地承包费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两部分,其绝大部分应作为土地基金.  相似文献   

4.
陈森森  刘军弟  周建平  陆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34-6635,663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级差地租分成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随着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级差地租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就一些地租新现象,相继引出"广义级差"、"级差因子"和FEDFED拓展框架,从而形成新级差地租论,并配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际石油价格理论作为世界石油经济学体系中的最核心部分 ,必须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格规律理论为基础。国际石油价格历来都是一种垄断价格 ,它由生产成本、垄断利润、垄断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等几部分组成。不论石油市场价格怎样变化 ,价格理论的基础性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基准税前利润,立地系数、区域系数和地利条件引起的运费增量而计算出地租,然后用地租资本化法计算出林地价格,提出了林地价格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朱解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54-9955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把握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地租存在的必然性和土地国有化的实际,积极探索和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地租和土地国有化的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我国学术界重点挖掘了地租分配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普遍缺乏对其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价值的深入探讨。实际上,地租分配兼具损害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地租分配的主导社会功能偏向取决于其存在的社会制度环境,而与地租分配本身无关。本文对地租分配公平价值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具有"拾遗补缺"的理论意义,更加重要的是为正确处理城乡利益关系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看我国的土地承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地租理论的本质、方式、内在联系及其对农业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主要侧重于我国的土地承包中的具体操作,而对地租理论对我国土地承包中深层次问题涉及较少。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地租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的土地承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要点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不同形式的地租总  相似文献   

10.
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的成型标志着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作者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绝对地租的科学涵义及现代价值。认为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土地公有制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绝对地租。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处理好我国土地产权关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顺昌县杉木林地为研究对象,参考顺昌县国有林场杉木林平均生长与生产状况,收集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林地期望价法,计算顺昌县现有杉木林地的合理基本地租,分别就木材价格变动与劳动成本变动并对此基本地租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为规范与适时调整顺昌县林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林地补充现状以及林地补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林地补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预测了林地补充的主要途径、区域,并提出了林地补充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度因子和地质灾害易发性因子分析盈江县林地利用现状。研究表明,盈江县林地资源总量较大,大部分林地分布在坡度较陡且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的区域,其中以有林地为主,地质灾害对林地保护影响较大。最后提出要充分认识山体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林地;加强林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化林种结构,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实施林地分级保护制度;健全林政管理机构,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队伍建设等林地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家分类知识库的林地分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将闽江流域林地划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并将有林地划分为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树林、竹林和经济林.利用福建省第5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提取闽江流域各林地类型在闽江流域遥感图像图上的像元光谱值,分析各林地类型光谱曲线变化规律,基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专家分类知识库,建立闽江流域林地分类模型,对闽江流域林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所建立模型划分出了闽江流域林地利用现状,林地分类精度总体达79%.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明 :1985— 2 0 0 0年全国林地面积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林地净增加2 2 2 63万hm2 ,主要是由于灌木林和疏林地的增加所导致 ;90年代后期林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但有林地却净增加84 56万hm2 .全国林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异明显 ,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以林、草、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以林地、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以林地、草地相互转换为主 .从全国来看 ,90年代林地面积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减少的林地集中分布于传统林区 ,其中东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减少最多 ,其次为西南地区 .而在造林区林地面积净增加最多的为东南地区 ,以福建、江西等省份最突出  相似文献   

16.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在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文中透视了我国林地产权制度历史变革的轨迹,对现行林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后认为,林地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不规范的分配制度、林地流转比较困难等。因此必须尽快明确林地产权的主体;把林权上升为物权;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以此推动我国林业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 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 微生物熵(q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着正相关, 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 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 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 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滩地林鹅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芳  黄春晖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9):127-129,160
在黄河下游滩地进行了林地养鹅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1a可养3~4季鹅,鹅子系统的加入使系统资金周转加快,循环周期及投资回收期缩短5~8 a,可在短期内见效益,比单纯种植杨树见效快,另外,鹅子系统加入后,林鹅复合模式下林木子系统的产投比为108.9,高于单作林地的经济产投比(88.5).采用林下放养的方式饲养鹅,鹅的体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三种不同径流实验小区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裸地、草地和林地的径流量及年内月分配。裸地、草地及林地的径流量,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18.6%、5.1%、3.7%;裸地、草地及林地各月径流分配的均匀性系数分别为0.99、0.74、0.69,林地和草地径流月分配的均匀性好于裸地。此外,还分析了降雨量在林地二次再分配中的数量关系,土壤蓄水量、林冠截留量及径流量分别占降雨量的63.5%、32.8%和3.7%。因此,在半干旱地区植树种草一是减少产流量,二是能够提高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