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羊和体内隐性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黏膜直接接触或皮肤、黏膜的伤口进行传播;感染羊以口唇部位、乳房、蹄部和外阴形成大面积的丘疹、脓疱、溃疡灶、结痂等为特征;预防本病需提升羊场的管理水平,保持羊场环境卫生,科学对羊群进行免疫;单个病羊治...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是由病毒性传染的一种羊传染性脓疱,是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传播速度较快.该病爆发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羊种类限制,受区域性预防与治疗情况的差异,传播速度和感染面呈现不同程度传播.本文对羊口疮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畅 《农家致富》2004,(22):45-45
山羊患了口疮,初期在吃饲料或饲草时口腔有疼痛的表现。口腔检查,可见粘膜及舌面上有芝麻大小的红点,发展下去,口腔流涎,精神倦怠。吃食饲草受到严重影响,口腔外口角边也发出大豆大小的水泡,甚至嘴唇肿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羊口疮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羊的急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能感染绵羊和山羊,以3月龄—6月龄的羔羊最容易感染,还可引发其他动物感病,死亡率高,常给养殖人员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在羊只养殖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该病预防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羊口疮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提出对此病采取的预防治疗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姜艳  贾福英 《农技服务》2008,25(12):93-93
根据羊口疮的发病情况介绍了羊口疮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几年我国畜牧养殖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了市场经济效益的大大提高,但是一些关于畜牧养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即是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以其中的羊痘与羊口疮为例。这些不仅疾病抑制了畜牧养殖业的经济发展,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为此我们更要重视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的控防。本文论述了畜牧养殖中羊痘与羊口疮的鉴别、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9.
羊口疮疾病在羊群当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机体感染此类疾病后,在鼻子、舌头以及乳腺当中会出现大量的水泡现象,若不能及时针对患病机体进行治疗,则会扩大疫病的传播规模,进而给羊群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会降低羊群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羊口疮疾病还会诱发其他相关疾病,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学名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痘病毒科副病毒属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病。春季多发,以羊口唇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溃疡及疣状厚痂为本病特征,故又称“羊口疱”,幼羊易感,发病率高,危害较大。2010年11月盘县清水村胡昌国等项目户所饲养的羊只相继不同程度发生“烂嘴”现象.初诊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本病临主症典型,诊断不难。重点是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来陕北地区羊只传染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结合诊治经验与体会,总结了舍饲养殖状况下羊口疮的发病特点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羊口疮的方法和措施,以指导陕北地区羊只的饲养。  相似文献   

12.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口腔炎,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一、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3—6月龄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人和猫也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山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大,山羊口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羊养殖业的发展,此文对山羊口疮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政府及业务职能部门多年防控,羊口蹄疫、羊三联等疫病的爆发流行已被有效遏制,但近年来羊痘、羊口疮疫情发生呈零星散发,其危害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对一起输入性羊口疮疫情案例的处置,简述了羊口疮疫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羊口疮病有传染性,有可能导致绵羊或山羊发病。该病季节流行性并不明显,每年春秋季节通常为发病高峰期。饲养者需要将羊口疮病发病原因了解,并掌握基本防治手段,以便将经济损失控制至最低。本文就羊传染性口疮病流性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羊痘苗对羊口疮的交叉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祝种羊场对羔羊、怀孕母羊共2,189只,用山羊痘苗进行了羊口疮(Orf)交叉免疫试验。通过观察发病率和攻毒试验来确定免疫效果。山羊痘苗一次免疫组羔羊可抵抗1个MID/0.05ml的Orf病毒攻击,三次免疫组羔羊可抵抗10个MID/0.05ml的病毒攻击。山羊痘苗免疫组羔羊发病率比同期平均发病率可降低50%。对临产前一个月的怀孕母羊用山羊痘苗免疫,可保护所产羔羊在哺乳期不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羊口疮病毒囊膜蛋白。以羊口疮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利用羊口疮病毒B2L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以及纯化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B2L基因全长1 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再将B2L基因克隆至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B2L。经菌液PCR、酶切鉴定以及SDS-PAGE等方法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这将为今后的单抗制备以及羊口疮病毒的疫苗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羊口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幼年羊,且发病率高,亦感染成年羊,但多为散发。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羊群一旦感染即常年发病,病程一般2~3周,病羊多因采食困难而衰竭死亡,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羊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症状病羊在发病初期,可见唇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许多单个红斑,继而变成脓包,脓包破溃后形成疣状棕色痂块,痂块破裂、撕脱后出血。羔羊病后因唇舌肿胀、疼痛,不愿吃奶,舌、颚、齿龈、口腔发生病变,口腔内的脓包破溃后经久不愈,形成溃疡,上有淡黄色膜状沉积物。若有坏死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会造成病情恶化,引起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宁化县羊群感染羊口疮病毒的情况,该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随机采自宁化县6个乡镇各1个羊场(户)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据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羊口疮病,对确诊患病的羊只及时治疗。结果 6个被检羊场中4个为阳性场,场阳性率为66.67%;不同羊场羊口疮病毒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高的达22.92%;随机所采的373份样品中,平均阳性感染率为8.04%;在6个被检羊场中,种羊、羔羊和育肥羊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 12.23%和3.2%,可见羔羊为该病毒主要感染群体。以上结果表明,宁化县羊群中羊口疮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羊口疮病防控决策的制定还需科学依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