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清传  陈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53-46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是关键,人才技术的严重不足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学校办学的新问题;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需求出发,寻求构建地方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赢平台是地方高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思政格局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可向农村地区输送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信息化、农业管理等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短城乡差距,助力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急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力量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浅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技能人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提高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新农村建设对接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地,必须从思想认识、办学模式、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提高与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度,有效推进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代农业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整合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等服务要素,通过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路径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12,(9):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业,根本在科技和人才。农林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成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源泉,更应主动融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把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复合人才的基地,应采取各种发展对策,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重新研究办学定位和方向、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及就业导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农业推广、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能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兴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加速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7,(12)
<正>浙江省长兴县煤山社区教育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创新社区教育办学机制和培训模式,致力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具体做法是。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载体煤山镇社区教育中心集成校、党校、文体中心、青少年法制学校、青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沃土,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有着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存在"服务项目单一、意识淡薄、支持不足、机制缺位"等问题,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主动介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依托"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高校为主体"的合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服务社会功效能动性,最终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校地"双赢"。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加快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急需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呼唤大量的合作社专业人才,专业合作社人才奇缺是制约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急需人才是高校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有关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当前在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农类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探索以"五个结合"为特征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农类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既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又强化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服务新农村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实战人才。  相似文献   

12.
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发挥人才作用是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思索的问题,梨树县农业局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思路,转变职能,整合人才资源,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及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的相继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被纳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计划。地方高校如何利用人才和科技的双重优势,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特别是涉农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在对宁夏大学“十五”期间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绩进行概括的基础上,阐明了“十一五”期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以期达到共建和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质建设者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将在新农村建设者素质提升工程中大有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认清自身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开拓创新,建立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职院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产学研平台,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院—县、院—区"科技结对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技术推广、科技服务和各类农民培训,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水平。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农职院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是教育部、科技部为切实提升高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能力和水平,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服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南京农业大学依托江苏农村发展学院,对接地方需求,加快其实质性运转,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开展定向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建立新农村服务基地、提供政策咨询和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建立了“立足江苏,服务江苏”的地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9万余名优秀师资和其他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一直是东北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以来,东北师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新时期农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几十年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高校传统优势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发挥农业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的优势地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国内外学者的共同主张,服务的途径从人才培养到项目带动,从课题攻关到某一主题深度合作。但在服务实践中仍然缺乏政策的支撑,需要国家部门、地方政府和高校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建立起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工作的重点。挖掘现有资源,拓展培训路径。企校结合,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