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选择三峡水库重庆库区为研究区,利用1996-2008年的库区耕地、移民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解析三峡工程建设这个宏观胁迫因子下的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基于PS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对重庆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三峡工程胁迫下,库区耕地数量在三峡水库每次蓄水前后年份表现出明显的减少,尤为突出的是水田,耕地年变化率因各蓄水阶段三峡工程导致的胁迫作用强度不一样而差异较大;(2)在三峡工程胁迫下,随着库区优质耕地被淹没,库区耕地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反映耕地质量的地均粮食产量指标在2006年、2008年呈明显下降趋势;(3)在三峡工程胁迫下,为确保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不降低,库区移民做出响应,通过增加土地投入和改变种植结构来增加土地经济产出;(4)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形成机制主要是三峡工程建设导致的工程蓄水、移民搬迁复建、生态退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的驱动,其中,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是双重的,正向驱动因子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负向驱动因子包括三峡工程蓄水直接占用耕地、移民搬迁复建二次占用耕地以及生态退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择三峡水库重庆库区为研究区,利用1996-2008年的库区耕地、移民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解析三峡工程建设这个宏观胁迫因子下的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基于PS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对重庆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三峡工程胁迫下,库区耕地数量在三峡水库每次蓄水前后年份表现出明显的减少,尤为突出的是水田,耕地年变化率因各蓄水阶段三峡工程导致的胁迫作用强度不一样而差异较大;(2)在三峡工程胁迫下,随着库区优质耕地被淹没,库区耕地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反映耕地质量的地均粮食产量指标在2006年、2008年呈明显下降趋势;(3)在三峡工程胁迫下,为确保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不降低,库区移民做出响应,通过增加土地投入和改变种植结构来增加土地经济产出;(4)库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形成机制主要是三峡工程建设导致的工程蓄水、移民搬迁复建、生态退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的驱动,其中,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是双重的,正向驱动因子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负向驱动因子包括三峡工程蓄水直接占用耕地、移民搬迁复建二次占用耕地以及生态退耕.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了该地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5 0年代以前 ,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 ;5 0~ 70年代 ,人类的大量开荒、胜利油田的开发使耕地、建设用地等迅速增加 ,但同时导致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较大破坏 ,使土地地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土地生态趋于脆弱 ;80年代以来 ,蒸降比大的气候条件和淡水资源缺乏的水文状况成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自然驱动因子 ,不合理用水 ,林草、荒地的大量开垦等人类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因子 ,二者结合驱动该区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态退耕前后农牧交错带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方法]以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区,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年转移率、耕地适宜性特征和能值分析,定量分析在生态退耕前后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建设用地扩展占用耕地的趋势逐渐增强;生态退耕后,耕地面积仍然大于宜农地面积;耕地农业化学物质的投入逐渐加大,单位种植业能值产出所需的农业化学物质能值投入不断增加。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波动降低。[结论]监管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深化生态退耕政策,根据降雨量控制单位种植业能值产出所需的农业化学物质能值投入是提高农牧交错带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兰州市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耕地变化景观指数分析了兰州市耕地变化格局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引起兰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有4种,即开发、复垦、整理和农业结构调整.10a间耕地增加最多的方式为土地开发(1 159.75hm2),其次为农业结构调整(159.39hm2),复垦增加为0;兰州市土地减少方式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建设用地等,其中,生态退耕减少15 516.28hm2,建设用地减少3 863.88hm2,灾毁面积1.13hm2,其他原因减少为351.65hm2.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单一,优势度相对较高,均匀度低;耕地减少的方式较增加的方式多样,优势度低,均匀度高.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土地生产力是影响兰州市耕地变化的3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江津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格保护耕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前提。以江津市为例,首先对照现行规划分析近几年耕地变化情况;其次预测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土地整理对耕地的影响;最后,确定新规划期间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辽河平原区典型区域耕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是研究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分布比较集中,总体分布不均衡,其中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占用、灾毁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于林地的开垦、未利用土地开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整理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耕地总体是逐年减少的.本文提出要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协调城市化和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通过合理的生态退耕,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在自然背景下呈现出与社会经济差异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相适应的区域分异特征。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可以用七句话来概括,即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沙地治理使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和湿地的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下降,牧草地退化严重、耕地总量持续减少,新增耕地生态条件有待改善,生态退耕和沙地治理存在忽视植被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北碚区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重庆市北碚区2000—2012年的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其耕地资源的数量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揭示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北碚区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均呈现快速减少—缓慢减少的阶段变化特征;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因素、城市化水平和交通因素是影响北碚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四大主要驱动因子;可以从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方面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唐丽娟  雷磊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5-4728
介绍了1998~2007年中国10个主要沿海城市的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认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沿海城市耕地减少的共同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根据1998~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葫芦岛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葫芦岛市的耕地总量不减反增,耕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于1998~2002年;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农业科技进步三大类。基于此,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对策:控制人口数量,减轻耕地压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规模,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年净减少量呈扩大之势,2003年净减少量与当年耕地面积之比达2.06%。年净减少量较大的区域有西北区、中部区和西南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9%、22.2%和19.5%。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分别占总增加量的13.1%、17.5%、32.0%、37.4%。在减少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建设用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改园挖塘)分别占总减少量的13.7%、5.3%、59.6%、21.4%。通过实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推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利用生态退耕提高土地利用质量等保护耕地措施,确保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250万hm2  相似文献   

12.
丁菡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0):1547-1551
[目的]更直接、更全面、更精确地研究浙江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挖掘历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浙江省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直接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996-2006年浙江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0.8万hm2,减幅为9.8%;耕地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坡度起直接作用,平地及陡坡地耕地减少更为迅速,缓坡地梯田面积有所增加;社会影响因素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缓了耕地的流失。[结论]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避免,要充分利用更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更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更直接、更全面、更精确地研究浙江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挖掘历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浙江省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直接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996-2006年浙江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0.8万hm2,减幅为9.8%;耕地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坡度起直接作用,平地及陡坡地耕地减少更为迅速,缓坡地梯田面积有所增加;社会影响因素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缓了耕地的流失。[结论]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避免,要充分利用更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更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7-200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十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构建了影响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作定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各个驱动因子作定量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法,着重分析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将安塞县退耕区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划分为经济林、耕地和生态林3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安塞县退耕区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塞县167份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安塞县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不高,且农户之间差距很大。(2)经济林对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起决定作用。(3)耕地和生态林类型对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总体水平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1995~2005年耕地资源态势及宏观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北省近11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1年来,湖北省耕地面积总体态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明显;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直接影响因子为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和灾害毁地;间接影响因子为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人口增长和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盆地乐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内7县、4区已经建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GIS分析工具,对土地利用中与耕地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并结合采集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对区域内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内耕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顺序依次是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自然灾毁,它们在耕地减少中所占比例分别是83.5%、11.4%、4.6%和0.5%。针对区域耕地变化情况,提出了增加耕地的方式和可能途径,并对区域内耕地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疆耕地资源态势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近年来耕地态势演变、区域差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新疆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耕地数量呈波动变化态势,总量稍有增加,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耕地数量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且产生了不良的生态环境效应.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是耕地变化的首要驱动因子,农业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政策因素对耕地变化也具有重要驱动作用.研究对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权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先后对三江平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垦.这些开垦基本上是开垦的天然湿地,从而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在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与耕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需要,该文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建议:①在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应坚决退耕还湿;②尽量使湿地集中连片,使其能发挥最大效益;③必要时应从流域层面考虑湿地的生态分水机制;④耕地开垦应严格控制规模.   相似文献   

20.
赤旦多杰  淡乐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41-17643
利用多元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偏相关分析对青海湖地区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该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对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各县驱动因子的差异进行比较。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