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靖宇县津身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由靖宇县境内6家林下参种植基地共同组建,是白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集林下参种植、加工、收购、销售;农副产品加工、收购、销售;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特产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已建成人参、西洋参规范化生产基地2000亩,种苗基地200亩,  相似文献   

2.
正集安市是东北注明的人参产区。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参种植模式正逐步由以园参为主向以林下参和非林地栽参为主转变,特别是林下参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去世林下参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林下参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需进行规范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造成后续资源匮乏。由于大部分林下参种植采取林下挖穴点播方式,种植区域内大量的幼苗、幼树遭到破坏,林相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林下参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参是在森林内种植并经较长年限的人参。本研究探讨了长白山林下栽培技术,采用自然生长模式,即不施化肥和农药,从人参林地、播种时间的选择,浸种消毒、灭菌、播种及管理方面介绍林下参栽培技术,将其辅以近自然化的诱导性人工干预。本研究可为长白山林下参的栽培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长白山区林下炭疽病病害种类及其病因,本研究从发病林下参叶中分离纯化病原,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对病原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害由人参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Uyeda Takimoto)侵染所致,是人参炭疽病。炭疽病一般侵害栽培人参(园参)的叶片、果实和茎,这是首次在林下参上发病的报道,提醒广大种植户在林下参种植护育中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5.
参种千粒重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气吸式人参播种机播种的运动情况,通过软件进行仿真效果,需测出人参种的基本物理参数:千粒重、密度、碰撞恢复系数等。以期为气吸式播种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选取东北长白山地区参农常种植的人参为样本,做西洋参、林下参、园参的参数测量试验。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2015,(7):16
<正>一是科学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在2015年全面停止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主伐的影响下,切实加强参地资源管理,合理确定人参种植规模,充分利用人工林皆伐迹地种植人参,规范发展林下参,加强人参重茬轮作技术研究,加大非林地栽参技术普及推广。对全县的农田进行普查,确定适宜种植人参的农田资源总量,制定非林地栽参种植规划,积极推进规范化种植,在保持总体年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林业部门研究的重点是科学合理开发自然森林资源,对自然森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开辟出一条林下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其中林下人参的种植是林下发展非常重要的经营方式,而人参中最珍贵的品种就是野山参,主要种植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本文主要对林下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辽东地区林下人参常见的病害,对其发病时期、危害症状、病原菌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林下人参病害的预防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辽宁东部地区林下人参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林下山参又称育山参、林下参,是利用天然的林冠和林地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的人参。其种源为园参,但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方面均与野生人参相近。发展林下山参种植,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东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良,极其适合林下山参的种植,现将辽东地区林下山参高效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以来,禁止毁林种参。为了保住人参这一优势产业,参区采取了两项发展措施。一是种植林下参,二是种植农田参。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安市人参研究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先后开展农田栽参技术研究,现已基本掌握了农田栽参技术,为持续发展人参这一产业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参种静摩擦系数刚度系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振动—气吸式人参播种机播种的运动情况,通过离散元软件建立播种模型,需测出人参种的力学参数:种子摩擦系数、种刚度系数、弹性模量、碰撞恢复系数等,以及建立模型加以仿真,导出工作过程,以期为气吸式人参播种机的运动情况提供借鉴。本文选取东北长白山地区参农常种植的人参样本主要是:西洋参、林下参、园参的参数测量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人参号称"东北三宝"之首,自古以来享有"百草之王"的美称。因其具有回阳散逆、滋阴、益血、生津、强心的功效,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人参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自古以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紧缺状态,这也是人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的研究证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之间主要药用成分之间的差别,这就说明林下人参的人工种植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森林资源给吉林人民带来了广阔的林下参开发前景。长白山境内2300多种野生植物,经济植物1500余种,其中人参、灵芝、高山红景天、五加参、天麻、月见草等药用植物900多种,经济植物以野山参、园参最为著名。人工种植园参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抚松县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参之乡",靖宇县被评为"中国西洋参之乡"和"中国西洋参种源基地"。  相似文献   

14.
贾伟一  徐世雄 《新农业》2009,(11):48-49
上世纪80年代初,抚顺地区开始种植林下参,到2006年末全市林下参种植面积达37万亩,参龄大部分6~8年生,由于栽培历史较短,参农对培育林下参的标准及栽培方法尚不完全掌握,急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此,抚顺市老科协从2007年春开始,在抚顺地区研究推广林下参标准化栽培,总结出三点经验供广大林下参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辽东山区林下人参种植地草本层片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人参种植地的伴生植物对人参生长很重要,因此,研究种植地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特征对林下参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多项指标,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人参种植地块草本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杂木林林内的草本植物分布均匀,且层次结构明显,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的均匀度比较高,生态优势度比较低,此林分类型下的人参长势明显优于其它林分类型,这种群落特征可能给林下人参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参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本文将从人参主产区的种植条件、林下人参种植品种的选择和林地的选择入手,对林下人参种植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林下人参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虎林市北药开发已具备一定条件,同时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依托林区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人参种植项目,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区职工收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人参种植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产业链,即可以拓宽林区职工就业渠道,又可以依托自然优势,增加职工经济收入。1项目区概况虎林市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下参种植基地示范项目,示范区位于虎林市示范林场施业区内,  相似文献   

19.
人参种植是吉林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而在参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农田土种参为主,由于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高,而国家林业发展政策也不断调整,对伐林栽参等种植措施加强了管理,因此为了提高人参种植的质量,老参地的土壤改良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吉林地区老参地土壤现状,结合人参栽培技术对老参地土壤改良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便为人参栽培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自然生长10~20 a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经过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在人工种植人参。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