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实用技术,注重提高创建质量,着力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探索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阐述巍山县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效与措施,以期有效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充分挖掘水稻单产潜力,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效与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资源与环境不断趋紧的背景下,开展绿色增产攻关模式是支撑粮食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要以现代化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现代技术装备为支撑保障。针对当前我国粮食发展的实际情况,农业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的工作,创新思路、加大对水稻生产的科技投入,进而有效的挖掘水稻单产的潜力。切实保障我国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突出示范、带动全省的原则,大力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示范。重点抓好传统一季稻区的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抓好湘中南双季稻区的油-稻-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一、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超级稻水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  相似文献   

4.
<正>益阳市大通湖区以打造湘北地区、洞庭湖区域双季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为目标,以双季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生产中的"机艺融合"为重点,按照统一部署,模式攻关工作扎实有效推进。1.落实工作责任为切实加强对模式攻关工作的领导,区、镇、村三级均成立了由行政领导负责的专门工作机构,将之纳入全区粮食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3日,湖南省农业厅在溆浦县召开了中稻区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研究部署中稻区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工作。会议代表观摩了溆浦县卢峰镇油菜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演示现场和桥江镇超级稻机插秧现场,怀化市介绍了油菜生产发展经验,溆浦县、常德市绿叶农机合作社分别作了典型发言。湖南省农业厅厅长刘宗林作  相似文献   

6.
<正>在总结高产创建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榆树市大规模组织开展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指导服务,集成推广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一、政府重视,提早安排为了做好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榆树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机、气象等各涉农部门专家会议,根据全市水稻生产特点和主要制约水稻产量的因素,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切合实际的宝贵建议,确定攻关模式为:水稻钵盘机械育苗机插秧保护性耕  相似文献   

7.
2015年,江苏省水稻生产要紧紧围绕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以水稻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平台,优化品种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努力提升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水稻面积稳定在3400万亩左右、总产1900万吨以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级稻、机插秧、抛秧、秸秆还田轻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甘肃省结合凉州区实施的西北地区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大胆探索玉米密植与机械收粒技术,取得了新突破。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推进玉米机械化作业,减少玉米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是推进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日,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及全省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相似文献   

9.
漳浦县自2014年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在水稻五新技术推广与增产模式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通过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二是以农业新型主体为龙头,带动水稻五新技术推广;三是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引领规模化水稻种植。粮食产能区项目顺应了当前劳力短缺,水稻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深受农民欢迎。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五统一"专业化服务,采取"农技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创新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粮食产能区项目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阳市水稻绿色增产技术推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绿色增产栽培模式攻关是指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并应用到水稻生产中。南阳市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探索,总结了水稻绿色增产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水稻种植新技术。在黔北地区湄潭县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包括水稻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烘干全程机械化。试验表明:全程机械化栽培亩产量为537.4 kg,较常规种植亩平均增加21.5 kg,增产4%,节本160元。  相似文献   

12.
对银川市金凤区水稻生产应用的5种模式进行调查,重点对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其它4种生产模式进行生产成本、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较其它4种生产模式每667m^2增产35-160kg,节约成本25.0~66.5元,增收148.0-421.5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凤阳县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以示范项目创建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15,(3):30-31,24
<正>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取得重要进展2014年,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实施方案要求,湖南省进一步加大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力度,在赫山等10个县市区开展了"四双"(双季、双超级稻、双机插、双过600公斤)超高产技术集成等9项攻关试验、4项增产模式技术示范,筛选出了适合机插的品种、育秧基质,探明了适宜播种期、用种量、育插秧方式及插植密度、秧龄调控等技术。"四双"超高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风平镇实施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使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稻生产增产增效,大力推动了风平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全面提高了风平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9日,梅河口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机插秧演示会"在黑山头镇福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地块召开,梅河口市农办、市农业局、各乡(镇、街)主要领导及部分水稻种植大户负责人、市农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我市有关农机销售厂商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该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主持。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农农发〔2015〕1号)精神,组织开展好我省玉米、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绍兴市紧紧围绕粮食战略产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着力改变传统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着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着力提高水稻生产劳动效率,着力实现粮食增产粮农增收。  相似文献   

19.
太湖县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技术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技术模式,2015年太湖县在创建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时,对稻鸭共生、水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水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适合当地耕作制度,能让粮食绿色增产、农民节本增收,实现生态文明、粮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稻在德惠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保证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