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林下经济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林下经济成为陕西省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研究总结出符合陕西林下经济发展的10种发展模式,包括:林游(生态旅游)、林茶复合经营、林菌复合经营、林药复合经营、林粮间作、林菜间作、林草间作、林禽复合经营、林畜复合经营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一、林药间作的优势和可行性林药间作模式是指林下培育、种植药材的一种方式,该模式作为林业发展与中药材生产相结合的产物,越来越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常见方式。林药复合经营,效益较为明显。首先,林药复合经营能避免严重的水土流失,缓解土壤被侵蚀,迅速增加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化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种植、养殖,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构筑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生态产业,其保护生态、促进增收的作用日益显著。就目前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林农模式林农模式即林农间作。主要包括林粮间作、林蔬间作、林棉间作。在林木生长的前三年,利用林木枝冠尚未展开,郁闭度小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间作,通过日常管理,不仅有利于林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建平县是一个林业开发大县,多年来,建平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上,特别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由原本单一的林业生产转型为综合开发,以林为主,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林业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林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林下经济产业中,立足本县实际,林粮、林草、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下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建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措施1.1开展全面调研,摸清林下经济可  相似文献   

5.
王翔基 《农业与技术》2015,(3):168-169,191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合理可持续、健康共存,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新课题,也是现代林业的全新探索。林下经济不仅具有林业经济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投资少、产出值高,高效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林草、林牧、林畜是辖区内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是林下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理结合,同时这也是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极具研究价值,同时也对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出发,结合林下经济的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探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有效措施,进而更好地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同时,林下经济作为一种高效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增加农民或林业职工收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推动林、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旅游业等,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是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过优选林下经济新模式,可有效促进区域生态和谐和富民增收。主要模式包括林禽、林畜、林菜、林草、林菌、林药、林油和林粮等模式。其中林菌模式指在林下间作食用菌,是解决大面  相似文献   

8.
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昌巧 《吉林农业》2012,(12):146-147
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已然成为一条促进林业增长、林农增收,成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桂林市的林下经济发展为例子,围绕如何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主体林业经营模式这个重点,探究了林下经济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林下经济是充分地对林下资源(包括土地、光照、林荫等)进行利用,从事林下种植、养殖、旅游等复合经营,有效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共享、循环发展,使林业产出增加、林农的收入提高。目前我国各地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主要有林畜模式、林禽模式、林草模式、林菜模式、林菌模式、林粮模式、林药模式、林油模式等,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经营模式。本文简要阐述了林下经济的概念,针对东丰县仁合林场利用采伐迹地,清收还林地大力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秦州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林业后续产业开发建设,全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林药间作、林草间作、林菌间作等林下产业模式已初步形成。尤其林下种植食用菌模式,其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并可多茬轮种,见效快,经济效益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由于林业资源可利用周期长,可利用资源面临枯竭等因素导致林业整体经济快速下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改善林业经济局面势在必行。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注重林下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振兴国有林业经济、加快林业职工致富的好途径。一、林下经济及其意义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2.
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中间,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实施农、林、牧等各种形式的立体式的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短林业的经营周期,提高林业的附加值,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以及生态发展的目标。近期,对于西吉在林改后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实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得出西吉林下经济的一些做法,以供西吉的林业工作者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1林粮模式林粮模式就是在林地间作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等矮秆作物的种植模式。主要包括林粮间作、林菜间作和林棉间作。目前,邢台市林粮模式发展面积占林下经济总面积的95.7%,是现有林下产业最主要的栽培模式。典型范例有以下2种:1.1核桃—棉花—瓜果类间作模式。在浅山丘陵区种植薄皮核桃,种植早期林间空地较大,可绕开树苗种植棉花,棉花垄间套种冬瓜、甜瓜和花生,仅棉  相似文献   

14.
三明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林下经济已初见成效。该文系统分析了三明市发展较为成功的6种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包括林下种植型(林药、林菜、林油和林菌)、林下养殖型(林禽、林兽)、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根据目前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适合该市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建省林下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逐渐的更新变化,人们追求和谐共处,追求生态绿色物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发展的新模式,由于林下经济可以给人们带来可观的收入,林下经济也有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以林地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深入探究空间,进行合理的养殖和种植,实现物种的多样性。在这种形势下,林下生态经济被提出并加以重视,各地区积极响应,大力营造景观林,发展林下经济也成为生态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是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从而使农林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巩固林业建设成果、提升林地功能、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针对青浦区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对青浦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 《农学学报》2015,5(8):115-118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林业循环经济,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从经营情况看,林下经济大致可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分别对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分析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指出各模式的推广应充分考虑气候、经营习惯和市场条件,科学规划林下发展的模式和规模;林下物种资源不可生硬拼凑,千篇一律;强调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突出林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林荫空间和自然条件,科学进行种植和养殖,促进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立足会泽县发展实际,文章分析了“林药、林菌、林鸡、林畜、林蜂”5种林下种养发展模式及其效益状况,旨在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林下种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林区,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在林下经济上下功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林下经济也随之步入了高速发展之列。林下经济是以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等条件为基础,结合种植、养殖以及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生态模式,在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方面有极大的作用。针对霞浦县林下经济的林菌模式、林禽模式进行了研究,了解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通过林下经济的概念、意义、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这些方面来分析霞浦县的林下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以近期得利、长期得林、长短互补、协调发展为方针,钦州市依托林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林下畜牧养殖业,走林业和养殖业互惠互利,生态环保,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使林下养殖逐步形成拓宽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生态型“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