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正>为了更好地推进"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工作,提高吉林省人参重点企业的管理营销能力。2018年11月29日,由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办的"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吉林延吉开班。吉林、延边、通化、白山市(州)农委主管主任及各主产县(市、区)的主管领导,44家"长白山人参"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进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10月19日,吉林省参茸办公室邀请浙江大学芒种品牌管理机构核心团队,在吉林省延吉市举办"长白山人参"品牌知识讲座。各市(州)农委、人参主产县(市、区)管理部门主管领导、"长白山人参"品牌企业代表、省参业协会代表及各地重点人参种植、生产、经营企业及合作组织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明确企业使用"长白山人参"品牌标识使用权,明确品牌符号的正确使用及规范管理。1月18日,省农委举办"长白山人参"品牌授权仪式。人参产区市(县)级人参主管部门领导,品牌生产、营销企业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省农委副主任夏季出席仪式并致辞,夏季指出,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从2009年注册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以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吉林省人参  相似文献   

4.
正在8月25日召开的"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产品产需对接会上,吉林省56家获"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认证的负责人与来自吉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生产和销售代表集中对接。8月25日,省农委组织召开"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产品产需对接会,56家获"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认证的负责人与来自吉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生产和销售代表集中对接,8家企业现场签订产需合  相似文献   

5.
<正>为更好地推动吉林省人参产业的长效发展,做大做强"长白山人参"品牌,将更多的人参产品推向大众生活中。6月16日,由吉林省参业协会、广东省参茸协会主办,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吉林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会暨"长白山人参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广州正式启动。此次推介会,共有长白山人参品牌生产企业的116种品牌产品参展。其中有康美药业、紫鑫药业等我省人参龙头产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长白山人参"质量可追溯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人参的标准化生产问题,6月26日,省农委在长春举办了"长白山人参"质量追溯系统培训班。长白县人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加一生态科技公司作了经验介绍。培训班还公布了2014年"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名单和第二批"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名单。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出席培训班并就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人参产业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吉林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销总量上处于世界之冠,但在产值方面与韩国等主要人参出口国相差甚远。采用态势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吉林省人参产业品牌发展战略之路,构建"长白山人参"品牌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长白山人参"质量可追溯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人参的标准化生产问题,6月26日,省农委在长春举办了"长白山人参"质量追溯系统培训班。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出席培训班并就全面提高全省人参质量安全水平、深入实施人参质量提升计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长白县人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加一生态科技公司作了经验介绍。培训班还公布了2014年"长白  相似文献   

9.
<正>通化市有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四个"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主产县(市),33个主产乡,从事人参种植15000余户。自2012年省农委组织开展"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检测以来,全市共获得"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50个(全省82个),获批原料基地总面积320万平方米。通化市人参主要加工品种有生晒参、红参、大力参等,西洋参主要加工品种为生晒参。近几年通化市人参初加工逐步迈入标准化、规模化进程,康美新开河、益盛汉参更是人参初加工的领军企业,人参初加工全程自动化,加工能力达鲜参1.5万吨。全市人参精深加工企业46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东宝、万通、紫鑫、益盛、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吉林省人参市场与人参企业的调查,构建了人参企业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7家"长白山人参"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未上市的4家企业(华瑞、闻晓堂、延边丹华、中华参)的品牌竞争力要大大弱于3家上市企业(同仁堂、康美药业、吉林敖东)。根据分析得出长白山人参企业品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通化县金斗乡提出了"以产业带动富乡裕民,打造民俗品牌,做生态文章"的工作思路,通过乡村两级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该乡以"生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稻田养殖项目,力争发展到2000亩;大力推广绿色人参产业,依托吉林省"长白山人参"原料基地和吉林省人参信息采集点的质量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1日,吉林省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现场经验交流培训班在集安市开班。吉林省人参主产区的人参产业行政主管领导、项目承担单位及"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人参生产大户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本次培训为期三天,通过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技术培训、成果展示和现场观摩等形式,推进人参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表示,当前,吉林省人参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推进吉浙江农业对口合作,做大做强"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在江浙沪地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11月25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参展浙江省农博会期间举办了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会,围绕吉林大米、吉林食用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食用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品牌,向杭州市民重点推介吉林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产品品牌和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快质量追溯系统在人参产业上的应用,有效提高我省人参产品质量和市场信用,8月30日,省农委在抚松县举办了"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全产业链追溯系统应用培训班。省农委副主任夏季出席培训,各级人参管理部门领导,科研院所的专家,人参种植的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及人参主销区从事人参加工、经营的龙头企业代表参加了培训班。夏季指出,人参是我省最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产业,我省人参种植业结构多元化,种植标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两年来,吉林省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推动整合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推出了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玉米、长白山山珍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公用品牌,形成"吉字号"品牌集群,而各地区也主动对接"吉字号"品牌,培育打造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了"母子"品牌矩阵。"种品牌"让吉林农民尝到了"甜头"。洮南市是吉林省优质绿豆产区,过去绿豆只能卖给当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加快推进人参向食品领域的拓宽,提升民众对人参食用的认识,全面展示近年来我省开发人参食品的最新成果,提高人参食品产品知名度,推进我省人参产业健康发展,9月1日,由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组组织的首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在抚松县举行。大赛的主题是"人参、美食、健康、文化"。来自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延边州等地区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参赛人员通过以人参为主料或辅料进行现场加工,并按照创新类、营养搭配类、百姓喜欢类进行了分组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抚松县是中国的"人参之乡",是地道长白山人参的主产地,人参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人参是抚松的名片,人参产业已成为抚松的主导产业。抚松人参产业具有以下六个全国之最:一是人工栽培人参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正>1月18日,吉林省参茸办公室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吉林省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进行中期总结,同时开展第二期推广技术骨干培训。2018年,省里拨付350万元资金用于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省参茸办在集安市、通化县、抚松县、长白县、珲春市、敦化市等地建设6个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成推广应用人参优良品种、农药减施技术及综合栽培技术等3项配套生产技术。基地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树立标牌,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0日~12日,省农委在集安市举办了第二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省农委组织各市(州)农委、各县(市、区)农业(特产、人参)局(办)30个机关事业单位、32个企业单位,共500人参加了大赛活动,共有23个赛队、43名厨师、65道菜品参加了比赛。大赛盛况隆重,令人叹为观止!此次大赛以"传播中华人参文化,享用地道人参美食"为主题,各参赛队以长白山人参为原、辅料,加入各种营养元素,按照"创意类"、"营养搭配类"、  相似文献   

20.
抓住发展机遇振兴吉林人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全国甚至全世界人参主产区,产量分别占全国和全世界的85%和75%。吉林省人参的主产区为东部长白山区的抚松、长白、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