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玉米与大豆不同比例间作与净作试验的比例间作段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组成的复合群体具有较大的生产力潜力,有明显的间作优势;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复合产量的高低主要受玉米产量的影响。小比例间作和混作高秆作物过多,对大豆生产不利;玉米与大豆2:2间作时.即玉米大行距不145cm,小行距为35cm,株距为22cm时,其复合群体的总产量是最高的;玉米与大豆2:4间作时。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1:2.77)和每工日纯收入(44,82元/d)。结合临沧地区多年来玉米与大豆间套种的经验。阐述了玉米与大豆间作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潜力,进而提出了发展的基表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沼液浸种的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王绍旋 《种子》2005,24(8):29-33,66
利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与主作物玉米沼液浸种相结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密度、带型配置指数、沼液浸种时间与间作总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带型配置、玉米浸种时间三因子对间作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沼液浸种时间与玉米密度、沼液浸种时间与带型配置指数;以及玉米密度与带型配置指数间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沼液浸种能增加产量,即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利用沼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间作总产量.其最佳的实验方案为:玉米密度50 040~52 950株/hm2、带型配置2:4~3:3,玉米沼液浸种时间17.5~25 h时,可更好地发挥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3.
麦肥地玉米大豆间作不同处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三因素试验,研究了麦肥间作套种玉米间作大豆不同处理对玉米、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玉米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是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品质最大的因素是密度,在麦肥地玉米、大豆间作的情况下,玉米应适当降低密度,注意平衡施肥,选择耐荫大豆品种,同时施用一定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作套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经验,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形式,是增加复种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间作是充分用地的好形式。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南、北方旱地的主要间作方式,面积大、地区广、效果好,是农民习用的方式。平塘县每年大豆播种面积在一万亩以上,总产量约百余万斤,其中大部分为玉米大豆间作。在过去几年乃至十几年间,由于杂交玉米的种植推广发展,有的片面强调密植,每亩4000穴条件下,间作大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结构与生产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大豆间作是我国许多地区及我省主要的耕作制度。本文通过定点定位试验,对间作群体产量、田间生长动态、群体结构与生产力土壤肥力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证明了一个理想间作复合群体要有良好的群体结构,即各组分间的合理配置,使群体种类间矛盾趋于最小,才能形成一高功能高效益间作体系,发挥最大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 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响应国家扩种大豆油料的号召,解决大豆和玉米争地矛盾,本试验开展新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和品种的筛选,选取5个大豆品种和7个玉米品种,设置2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模式1:大豆:玉米=8行:4行;模式2:大豆:玉米=6行:4行),以各作物单作为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大豆品种新大豆25号和NK0906-19,玉米品种垦玉4606和新玉77在两种模式下产量相对较高且差异较小,是适宜间作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品种;(2)间作系统内玉米占群体产量的主导地位,适宜的带宽有利于玉米边际效应的发挥,提高间作系统的土地产出;(3)各作物产量较各自单作均有所降低,但大豆玉米间作系统的土地收益与单作大豆相比增加了1.5~1.8倍,而且模式2的收益较高。综上,筛选出适宜新疆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为新大豆25号和NK0906-19,玉米品种为垦玉4606和新玉77号,间作模式选择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研究可为新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后续的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通过大豆玉米轮作的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合理规划时间种植大豆和玉米,能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探讨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相关技术人员在研发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玉米/大豆间作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本文通过2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播后第79d以前),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生育后期,玉米/大豆1:3间作模式下(I1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大豆2:3间作模式下(I2处理)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达到显著水平,1:3和2:3间作模式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生育期内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的单株干物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单作和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动态,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边际效应的影响,间作群体内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明显。间作玉米的干物质转换率高于单作,单作大豆的转换率高于间作。I1和I2处理间作总籽粒产量比单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增加约6%,比单作大豆的籽粒产量增加约320%。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疆北疆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单作、玉米单作、豆玉间作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式作物根系形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使各作物之间根系分布更为合理,间作种植大豆和玉米的SPAD值较单作的有所提高,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节约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该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本文研究对新疆北疆滴灌地区推广发展豆玉间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旱区作物间作系统是优化作物群体质量、提高产量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从产量构成因子角度探讨作物间作竞争优势机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设置3个大豆密度梯度和4个种植比例(玉米与大豆以2∶0、0∶2、2∶2和2∶4间作),分析间作系统的作物竞争指数、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的差异性变化,探讨间作群体产量增加的作物竞争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密度和种植比例组合下的间作系统产量提高14%~23%。玉米的实际产量损失大于0,大豆的实际产量损失小于0。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穗重、穗长、穗粗、穗粒重、轴重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单作;除结荚长度和主茎节间长度外,间作系统中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总粒数、单株有效粒数、主茎节数和百粒重低于单作或与单作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竞争比率大于1,大豆的竞争比率小于1,在3种大豆密度下玉米和大豆的竞争比率分别为2.08、1.84、1.68和0.49、0.56、0.63,表明随着大豆密度的增加,间作中玉米的竞争比率增加的同时大豆的竞争比率降低。玉米的侵占力大于0,大豆的侵占力小于0。玉米产量与轴重、千粒重、穗重、穗粒重、穗长、行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秃尖长呈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直接作用中,穗粒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2.18);间接作用中,轴重、千粒重通过每穗粒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较大(1.64和1.58)。综上所述,大豆间作玉米有间作优势,间作优势来源于每穗粒重。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玉米产能,提升大豆自给率,针对吕梁文水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中品种组合选择问题,在 3 行大豆与 2 行玉米间作的模式下,对 3 个玉米品种、3 个大豆品种共 9 个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比较玉米、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并对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大槐 88+ 东豆 1 号和恒宇 299+ 东豆 1 号 2 个组合的玉米大豆品种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 1,且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这 2 组玉米大豆品种可在今后文水地区用于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3.
莫洪雨  李铁 《种子科技》2024,(5):124-12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属于间作模式,有效实施该技术,可以发挥增产增效的优势,强化分类管理,因地因苗施策,从而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生产目标。从2年的实际种植经验出发,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技术要点,以期与相关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设置蒜苗、甘蓝、豌豆、大豆、胡麻、小麦与玉米间套作,研究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外,其他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不同作物与玉米的共生期越短,其模式的LER越大;相对于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豌豆间作的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提高;与大豆间作的玉米百粒重虽显著提高,但穗粒数提高不显著,与胡麻和小麦间作的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提高,但不显著.玉米的生物量累积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相比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间作的玉米在播后66~ 86d后生物量累积高于单作,与大豆间作,共生期玉米生物积累量始终低于单作;与豌豆、小麦、胡麻间作,间作玉米的生物积累量转折点分别为玉米播后106、86、75d.  相似文献   

15.
玉米沟塘覆膜模式间作马铃薯产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云南省农业生产中玉米马铃薯间作面临的突发干旱危害和低产低效问题,在云南省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打塘开沟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复合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积蓄量,玉米开沟间作和打塘间作土壤含水量分别比玉米平垄和马铃薯单作最多增加28.32%和25.16%;在玉米生育前期,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措施有利于促进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开沟和打塘模式玉米株高比平垄分别增加31.94%和26.33%,叶面积指数(LAI)分别增加49.56%和25.29%;开沟和打塘措施的玉米理论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玉米平垄间作和单作,玉米产量、复合产量和土地当量比(LER)均显著增加,打塘种植的土地当量比最大(LER=1.20),比平地处理增加10.52%,增产效益显著。所以,该措施能有效提高作物间作系统抗旱能力,增产增效,对稳定农业收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玉米、大豆种植现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玉米、大豆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提出玉米、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从对土壤营养成分吸储的角度看,玉米是耗地作物,大豆是养地作物,将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恰好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互补性,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上述分析,阐述了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8.
袁二排 《中国种业》2015,(11):73-74
<正>玉米4行密带状高光效栽培间作大豆技术是将多项现代农业研究成果组装而集成的作物栽培新技术。其中的玉米"4行密"技术为传统的玉米栽培理论赋予了新的技术内涵,可使玉米显著增产,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和理论研究价值。应用于粮豆间作不仅可使粮豆双增收,还可化解二者单作的争地矛盾,使大豆面积能得到有效恢复,这项技术已受到国家农业管理部门的关注。1技术研究背景1.1探索大豆夹缝中求生存的路径中国加入世贸组  相似文献   

19.
施磷对不同间作体系间作优势与磷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施磷水平对不同间作体系产量间作优势和磷肥利用的影响,在河北曲周主要研究了施磷对玉米‖蚕豆、玉米‖大豆和玉米‖油菜3种间作体系土地当量比(LER)、磷吸收量、磷肥吸收效率和磷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蚕豆的LER是1.24~1.31,玉米‖油菜的LER是1.20~1.24,玉米‖大豆的LER是1.11~1.15,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3个磷水平下,吸磷量表现为玉米‖大豆>玉米‖蚕豆>玉米‖油菜,除玉米‖油菜间作体系外,比单作玉米分别高21.5%%~40.2%和13.3%~22.9%,且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降低;3种间作体系均具有明显的磷间作优势,除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外,施磷后均降低;磷肥吸收效率除玉米‖蚕豆在施磷90 kg/hm2外均低于单作玉米,并且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通过活化磷能力强的作物与玉米间作可以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玉米‖大豆和玉米‖蚕豆比玉米‖油菜效果好,适宜的施磷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20.
陈美心 《种子科技》2022,(22):29-31
为深入了解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提高作物品质及生态效益的影响,文章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玉米品质和大豆品质的影响,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提高玉米品质,但对大豆品质的影响不显著。对生态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优化植物群体空间结构,增强光热利用效应,抑制病虫草害传播,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