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斌  余永昌 《农业工程》2013,3(6):14-16
对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为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配备了机械化作业系统。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推广该种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农机具之友》2004,(4):52-53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生产各环节成熟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组装配套,改变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玉米、大豆生产效率和收益的综合实用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东北平原垄作地区。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玉米与大豆同穴混播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它不仅可获得玉米的大幅度增产,还可纯收入一季大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一、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的意义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是在小麦收获前,...  相似文献   

5.
何贵宾 《南方农机》2022,(18):79-81
近年来,我国的大豆价格态势一直处于平稳状态,总体产量不高,导致农民对大豆的种植积极性全面下降,而玉米以其特征和优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价格稳中有升,经济效益较好。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导致大豆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小,种植水平始终无法获得创新性的突破。因此,对大豆和玉米展开作物的套种栽培,除了可弥补传统单一种植玉米引发土壤钙化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避免出现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还可解决单一种植所带来的种植效益较低的问题,可实现大豆玉米种植的双赢,发挥出玉米和大豆的增产潜力,促使单位面积收益得到全方位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农机科技推广》2004,(7):24-24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耕整地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机械深施肥技术、高效植保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机械烘干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和大豆套作栽培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助推农业经济增长.本文以德保县为例,着重探讨了春玉米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豆套种有利于玉米与大豆之间和谐共生及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资源,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可提高系统产量和土地的当量比率。为了探寻玉米大豆套种模式下的水肥一体化的最佳模式,为玉米大豆套种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对水肥一体化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选型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确定合理的套种比例,有利于发挥套种的群体产出能力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发挥了2种农作物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本文对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优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大豆玉米效益的变化,黑龙江省垄作区种植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因此,根据玉米、大豆种植比例及生长需求,研究轮作轮耕制度及对应的机械化作业工艺与规范对地区农业生产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构建黑龙江省土壤合理耕层结构,保证大豆、玉米生产需求为目标,筛选和凝炼了适合目前种植结构的大豆-玉米轮作方式,并结合大豆、玉米收后茬地特点及后茬作物生长需求,确定该区域不同轮作制度对应的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与轮作耕作制度相应的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工艺过程及规范。本研究旨在为推进黑龙江省垄作区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依据,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疏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西北部。全县有耕地面积4.43万hm2,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的情况下,2008年疏勒县县委、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决定扩大红枣播种规模,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阐述实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作用,概述其主要技术内容及配套机械发展情况,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甘草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烟草、化工、酿造等行业。国内外市场上,甘草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迅速开发甘草,大有可为。人工种植甘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之甘草生长期病虫危害较大,必需尽快防治,迫切需要依靠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系统结构组成,构建了因果分析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影响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系统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并配合产业发展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推广葡萄生产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汉沽区是国内最大的玫瑰香葡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4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以上,年产葡萄8万吨。1996年被  相似文献   

16.
地上部与地下部作用对玉米/大豆间作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分隔方式下玉米/大豆间作的养分吸收量、光合参数与产量等的测定,分析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竞争作用。试验设置4种间作分隔方式和2种单作处理: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单作玉米(T5)与单作大豆(T6)。结果表明,对于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土地当量比,T1为1.23和1.20,T2为0.97和0.91,T3为1.01和1.02,T4为1.10和1.08。玉米相对大豆的资源竞争能力,T1为0.79,T2为-0.08,T3为0.14,T4为0.39。玉米相对大豆的氮、磷、钾营养竞争比率,T1为1.63、1.92和1.50,T2为1.05、1.03和1.06,T3为1.28、1.32和1.27,T4为1.47、1.43和1.36。除拔节期外,T1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 i最高;T4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T2和T3均显著低于T1;除分枝期外,T1大豆的P n、T r、G s与C i最低;T4略高于T1;T2和T3均显著高于T1。综上所述,对于玉米/大豆的间作优势而言,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互作用大于单一因素的作用,其次,地下部作用大于地上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各生育期的作物需水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第1个试验期内冬小麦全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34.63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5.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31.18 mm.第2个试验期内冬小麦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26.00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4.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40.81 mm.与单作春玉米相比,间作春玉米的土壤蒸发减少了40.94 mm,作物蒸腾增加了147.73 mm,ET值增加了106.79 mm.可为间作种植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在基本实现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了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总结了青岛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制约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