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为玉米、大豆密植套种栽培技术配备了机械化作业系统。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推广该种植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玉米与大豆同穴混播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它不仅可获得玉米的大幅度增产,还可纯收入一季大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一、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机械化技术的意义玉米、大豆同穴混播是在小麦收获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大豆价格态势一直处于平稳状态,总体产量不高,导致农民对大豆的种植积极性全面下降,而玉米以其特征和优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价格稳中有升,经济效益较好。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导致大豆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小,种植水平始终无法获得创新性的突破。因此,对大豆和玉米展开作物的套种栽培,除了可弥补传统单一种植玉米引发土壤钙化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避免出现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还可解决单一种植所带来的种植效益较低的问题,可实现大豆玉米种植的双赢,发挥出玉米和大豆的增产潜力,促使单位面积收益得到全方位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和大豆套作栽培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助推农业经济增长.本文以德保县为例,着重探讨了春玉米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9.
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发挥了2种农作物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本文对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优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大豆玉米效益的变化,黑龙江省垄作区种植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因此,根据玉米、大豆种植比例及生长需求,研究轮作轮耕制度及对应的机械化作业工艺与规范对地区农业生产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构建黑龙江省土壤合理耕层结构,保证大豆、玉米生产需求为目标,筛选和凝炼了适合目前种植结构的大豆-玉米轮作方式,并结合大豆、玉米收后茬地特点及后茬作物生长需求,确定该区域不同轮作制度对应的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与轮作耕作制度相应的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工艺过程及规范。本研究旨在为推进黑龙江省垄作区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依据,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疏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西北部。全县有耕地面积4.43万hm2,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的情况下,2008年疏勒县县委、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决定扩大红枣播种规模,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阐述实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作用,概述其主要技术内容及配套机械发展情况,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地上部与地下部作用对玉米/大豆间作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分隔方式下玉米/大豆间作的养分吸收量、光合参数与产量等的测定,分析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资源竞争作用。试验设置4种间作分隔方式和2种单作处理: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单作玉米(T5)与单作大豆(T6)。结果表明,对于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土地当量比,T1为1.23和1.20,T2为0.97和0.91,T3为1.01和1.02,T4为1.10和1.08。玉米相对大豆的资源竞争能力,T1为0.79,T2为-0.08,T3为0.14,T4为0.39。玉米相对大豆的氮、磷、钾营养竞争比率,T1为1.63、1.92和1.50,T2为1.05、1.03和1.06,T3为1.28、1.32和1.27,T4为1.47、1.43和1.36。除拔节期外,T1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 i最高;T4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T2和T3均显著低于T1;除分枝期外,T1大豆的P n、T r、G s与C i最低;T4略高于T1;T2和T3均显著高于T1。综上所述,对于玉米/大豆的间作优势而言,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互作用大于单一因素的作用,其次,地下部作用大于地上部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各生育期的作物需水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第1个试验期内冬小麦全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34.63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5.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31.18 mm.第2个试验期内冬小麦生育期内间作麦田土壤蒸发量增加26.00 mm,作物蒸腾量减小64.81 mm, 蒸发蒸腾量减小40.81 mm.与单作春玉米相比,间作春玉米的土壤蒸发减少了40.94 mm,作物蒸腾增加了147.73 mm,ET值增加了106.79 mm.可为间作种植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