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艺品与其他艺术品有许多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在于它保持了树根的“根味”。根艺品的“根味”,是指具备树根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性从树种及其木质、纹理、皮色和枝节等方面反映出来。一件根艺品经过加工制作,若能保持以上特征的全部或一大部分,那就是具有“根味”的上乘佳作了。可是,有些根艺品制作者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的作品缺乏“根味”,人们看了不知它是根艺还是木雕。笔者于去年十月初,参观《南昌首届根雕盆景展览》,就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根艺组负责人吴翼透露: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拟于今年春成立中国树根造型艺术研究会。近年来,各地的根艺爱好者逐渐增多,根的造型艺术可能成为继盆景之后的又一热潮,因此,成立全国性的根艺组织,将有利于把我国的根的艺术推向新的高潮。吴翼同志说:希望各省市的根艺爱好者在二月份以前将自己的树根艺术协会成立起来,并尽快组织起本协会的代表作品。争取今年五月份举办第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根艺创作的新途径,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最近,有些同志试作了“根艺壁挂”,取得了别具一格的效果(见图)。现介绍如下。所谓根艺壁挂,就是将根艺品固定在用装璜材料制成的框架上,再按中国画的传统形式,书上题款,刻上印章,成为树根艺术、书画、装璜相结合的新颖  相似文献   

4.
1987年本刊为7满足盆景、根艺爱好者的要求决定增加篇幅、充实内容,并以1/3的篇页数介绍、评论盆景艺术作品,以及树根艺术,同时开辟“你问我答”新栏目,及时解答读者中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为离休退休老同志开辟的“祝您健康,祝您长寿”这个专栏,将不断以典型事例印证养花制景确能使人健康长寿,给生活带来无限  相似文献   

5.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树根艺术品贵在发现。发现什么?首先,根艺作者要善于发现“先天”条件好的材料,这是好的根艺品的物质基础。一件根艺品的艺术价值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料“先天”条件的优劣。因为根艺有别于人工巧作的木雕,它是以自然造化之美、天然巧成之趣而见长。所以根料的“基调”要美、雏形要  相似文献   

6.
到下一个世纪,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林艺品将在中国大地上崛起,这是笔者考察94年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后得出的一个最新结论。林艺品是笔者新近在中国林业报上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所谓林艺品是指用林木植株和器官桩、根、干、枝、叶、花、果、种子为原材料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们自成体系。据调查归纳,全国林艺品至少包括9大类30多个品种。它们包括:①树体造型艺术类:植物造景艺术、桩景艺术;②根艺类:根雕艺术、根塑艺术(如以刘春为代表的根艺流派——根塑派)、浪木艺术;③干茎造型艺术类:树雕造型艺术、树瘤造型艺术、木辟雕艺术、竹雕造型艺术、竹编造型艺术、柳编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7.
《根艺特辑》以她独特的风姿破土而出,成为“艺林”中别具一格的新葩,这是广大根艺爱好者辛勤培育的结果,令人可喜可贺。遗憾的是:这朵“艺林之花”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命名,人们欣赏时众说纷纭,赞叹不一:“根形艺术”、“树根造型”、“根雕”、“根艺” (树根造型艺术的简称)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根艺的快速发展,根艺品分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根艺品展览时如何设计布置,如何进行评比,还有生产销售、学术交流等环节上,都要求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根据树根艺术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参考了本人过去曾提出的盆景分类新系统,在此提出一个根艺品分类系统,即“类——型——亚型——式——号”五级分类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自根艺热的热浪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掀起后,千姿百态的树根造型艺术(以下简称根艺)异乎寻常地被世人青睐,并飘洋过海充当了友谊使者。作为特种工艺的根艺,得到了艺术学术部门的重视,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创办专门刊物,成为工艺美术宝库中一朵含苞初绽的奇葩。然而,殊不知这一年轻的艺术正经受着质变的疑虑。一些假冒根艺品乘虚而入,作为根艺特定原料的根材竟被树身、朽木、树瘤等与根甚远的材料代之,一时间,是非混淆、真假不辨、以假充真、鱼目混珠。众多根艺者为之焦虑,何日正本清源,众生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根艺界有一种理论,认为根艺不能雕琢,或把雕琢过的作品称为“根雕”而排斥于“根艺”之外。而一些赞成雕琢的作者又不敢大胆肯定雕琢手法。本文想就此问题,也谈点一孔之见。“根雕”一词先于“根艺”,原指的就是树根造型艺术;后来才被“根艺”一词所取代。取代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1.
树根的颜色是多彩的,十分美妙。以致有许多作者认为根艺品应原原本本地保持根的质朴本色,才能在色彩上体现树根的天然美,极力否定对根进行变色处理;又有些人认为根艺的表现主要在形体上,对于树根的色彩美仅作为一种无关紧要的因素来处置。笔者也常见到一些根艺品,无论从素材上看,还是在造型技巧与构思的角度上揣摩,都给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感受,仅因在色彩上处理失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失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根艺热”中有一种重自然美、轻工艺美的舆论。而对自然美又往往不从本质上去理解,只从树根的原形外貌去论美丑。这样就把人的思想搞乱了。什么根艺不是工艺品;根艺不同于根雕;在加工中只能用“减法”,不能用“加法”;反对拼接雕琢……。好象每一件好的根艺品都是天生的,无需加工,否则就是劣品、下品,或入另  相似文献   

13.
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工人,用业余时间,在用古黄荆树根创作的根艺品《晓凤》(长155厘米高110厘米,宽95厘米)上刻下了十万多字有关根艺的论文,创下了现代根艺之奇迹。他叫王继勇。今年二十七岁,湖北宜昌市巾被总厂的机修工。一九八一年,十八岁的王继勇偶尔读到王朝闻先生一篇介绍根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为及时反映广大读者对发展花卉盆景事业的呼声,征求各界人士对本刊的意见,更好地促进编辑工作,从本期起,本刊将不定期地刊登“读者之声”。在这一栏目中,欢迎各界人士对花卉盆景事业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建议,尤其欢迎对我刊各方面工作的批评性意见,对每一位读者的意见,我们都将尽可能地作出回答或解释,我们的目的很简单——通过这一栏目沟通祖国大江南北的各地读者与《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联系,为促进我国花卉盆景事业的起飞做出共同的努力,欢迎朋友们在这一栏目中与我们对话。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迎接今年第一届全国树根造型展评,我想就根艺品的分类和鉴赏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树根造型,我认为应分为实用造型艺术和抽象造型艺术两大类。前者是指用根组合成的实用艺术品,如树根沙发、茶几、圆桌、方桌、台案和大量盆景盆花几架。其形式有单件式、组合式、高低式、挂壁式等。抽象造型艺术就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人物、动物造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一期上看到,今春将成立“中国树根造型艺术研究会”。我认为“造型”二字去掉比较好。树根艺术虽然是通过以形传神、神以形而存在的,但这个形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造出来的,越造就越假。根艺,主要是欣赏它的率真美、纯朴美、自然美。书法家傅青主先生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安排”。这些话虽说是对书法而言,我看用在根艺上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花卉盆景行当掀起了不少热潮:家庭养花热、垂直绿化热、养君子兰热、盆景热、根艺热、插花热、室内观叶植物热、兰花热、石玩热等等,一个个群众性的养花热潮,都对我国花卉盆景业的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今,依我看,应该在园林系统掀起一个彩叶树种热。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在呼唤,专家在  相似文献   

18.
诗人在诗词创作中有一些神来之笔,以深化诗的内涵,突出诗的主题,叫“诗眼”;一个剧本或舞台表演,都有其点化主题的部分或精采的唱段或道白,使剧情主题深化或演出达到高潮,产生石破天惊之神效,这叫“戏眼”。根艺也是如此,也应有其“眼”。树根是根艺品的原材料,是大自然的造化,被根  相似文献   

19.
在根艺制作之先,常常昕到行家再三提示,要尽量保存根材的“天然野趣”即自然美。但理论强调易,实践难题多。因它一无图纸,二无模式,无章可循,要使根材成为根艺品,一切全凭作者的“艺术眼光”去进行因材施艺。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造型艺术中,人体艺术是最美也是最难表现的。用树根去表现人体美,将会打破根艺界飞禽走兽猖獗的现状,可扩展根艺创作的空间,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也将为人体艺术开创一个新领域。由于人体根艺创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又将是根艺创作的又一个新起点。我是1987年开始对根艺人体进行探索创作。当时正在学习绘画艺术,所以我对人体艺术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