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西农1376和中13小麦品种(系)为受体,携带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的pCM鄄LA35-1质粒为转化载体,对花粉管通道转化法中的基因型、转化时间、质粒DNA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转化时间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质粒DNA浓度对结实率影响显著。在0~700ng/μl范围内,小麦结实率随着质粒D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质粒DNA浓度300ng/μl和500ng/μl与对照相比结实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700ng/μl则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的转化率因转化时间和质粒DNA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西农1376的适宜转化时间为40~80min,适宜质粒DNA浓度为300~500ng/μl,以500ng/μl×40min处理的转化率最高,而中13小麦的适宜转化时间为80~120min,适宜质粒DNA浓度为300ng/μl。  相似文献   

2.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一种借助于植物自身的种质细胞卵细胞或受精卵为转化对象的直接转化技术。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转基因技术,由于具备无基因型限制和易于实现大规模基因转化的特点,可以在任何开花植物和不同物种之间实现基因的转移,使得受体物种在获得新的基因型的同时,也获得转基因所表达的新的表型性状,由此成为为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的崭新技术途径。利用花粉管通道法,成功地进行了棉花的抗虫/抗病的基因工程,获得了多种实用化的抗虫/抗病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系),进入了棉花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进行遗传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单子叶作物上的应用,对其在遗传转化中所涉及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转化的操作步骤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由于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操作简单、易于育种工作者掌握等显著特点,自我国科学家周光宇先生提出后,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多数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化后代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国棉花抗虫转基因工程实践为花粉管通道法作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然而,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看法,或者试图否认该方法的科学性(Potrykus,1990;Moore等,1997),或者对这一方法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DNA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植物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问题的研究方法、影响原位杂交及其检测效果的技术关键等。笔者根据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对原位杂交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组织切片方法及切片厚度、载玻片处理、探针长度及其标记、杂交信号的检测等关键技术环节着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浅谈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41-41,53
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导入DNA的方法,主要有微注射法、柱头滴加法、花粉粒携带法、子房注入法等。花粉管通道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许多农作物中,并得到了抗病、抗虫、高品质的后代,最后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3个甜瓜自交系,筛选适宜浓度卡那霉素Kan对转化后代进行早期快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微量注射法转化率高于柱头滴加,切去柱头二次滴加更有利于外源基因转化。3个自交系转化率为0~1.4%,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乌克兰、雪里华、鲁薄1号平均转化率分别为0.30%、0.23%、0.25%;利用Kan临界浓度对转化种子进行早期筛选是可行的,子叶是适宜的检测时期。通过对Kan抗性苗的PCR检测证明,花粉管通道法可以实现甜瓜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8.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韭菜转基因尚处于研究阶段,它是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本文详尽介绍了外源dna片段在韭菜基因组中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受精过程转化的理论基础,韭菜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操作程序、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月季石榴为试验材料,结合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浸染转化,探究了不同浸染介质及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影响.对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进行观察,发现在授粉后24 h进行菌液浸染可能使菌液深入到花粉管,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对转化后的1819棵实生苗进行GUS染色和初步筛选,获得了82棵待检测植株;使用PCR...  相似文献   

10.
以月季石榴为试验材料,结合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浸染转化,探究了不同浸染介质及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影响。对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进行观察,发现在授粉后24 h进行菌液浸染可能使菌液深入到花粉管,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对转化后的1819棵实生苗进行GUS染色和初步筛选,获得了82棵待检测植株;使用PCR扩增技术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鉴定,得到了14棵转PgLCBF1基因的月季石榴植株。对不同处理组合所获得的月季石榴的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染介质为5%蔗糖、授粉方式为授粉后24 h浸染时,月季石榴的遗传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CBF3和GUS基因的pWBVec10a质粒DNA导入苹果。坐果后70d左右采收种子,将收获的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基为MS BA0.2mg/L GA2.0mg/L,附加蔗糖50g/L,琼脂6g/L,培养40d后对转化子叶进行GUS染色检测。结果表明,最佳注射时间为授粉后11~24h之间。随着注入外源DNA浓度的增加,坐果率逐渐降低,DNA浓度为500μg/ml时,坐果率可达3.1%;DNA浓度为1000μg/ml时GUS基因阳性表达率可达12.5%。  相似文献   

12.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棕色棉BC05叶片进行Kan浓度梯度涂抹实验,确定了Kan涂抹筛选的最佳浓度为3.0 g/L,最佳观察时间为涂抹第5天。对Kan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表明,Kan涂抹筛选可基本准确的鉴别出转基因材料与非转基因材料,但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还必须进行PCR鉴定,田间卡那霉素筛选结合PCR分子鉴定是转基因棉花后代大规模群体筛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烟草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 pIG12 1Hm质粒DNA为供体 ,在烟草授粉后不同时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经花粉管通道导入 ,收获的种子经卡那霉素 (Km )抗性筛选。结果表明 ,在授粉后 10h ,DNA浓度为5 0 0 μg/ml,采用注射的方法可得到最大转化率 (2 3.5 % )。  相似文献   

14.
孙会娟  李杰  邹华文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18-9920,10016
[目的]将YB2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YB2基因的线性表达盒转入优良玉米自交系京24,对T0代植物喷洒浓度为200 mg/L草铵膦药液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到的植株进行PCR、RT-PCR检测.[结果]试验共得到19株草铵膦抗性植株;经检测,19株均为Bar阳性植物,其中5株含YB2目的基因,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结论]该研究为获得抗旱性好、产量高、安全的转基因玉米株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含有耐草甘膦基因mG2-epsps的植物表达载体pUmG2,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X90中,对Tn代1542株植株进行草甘膦喷洒实验,共得到32株能够耐受0.25%草甘膦药液的抗性植株;对这32株抗性植株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9株为PCR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88%;Sou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检测结果证明mG2-epspps基因已整合至玉米基因组并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花粉管结合农杆菌介导方法将iaaM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方法]利用电击转化法将iaaM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验证正确的菌株直接转化京24玉米自交系,最后通过除草剂筛选及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结果]试验共得到12株抗性植株,其中10株为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无需组织培养体系,直接利用花粉管通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 ,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 ,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PCR分析 ,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 ,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并在T3 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