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鉴于全球15亿以稻米为主食和4.5亿以稻米为第二主食的人们的利益,笔者对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问题作一简介。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种质资源的潜力和努力的方向。 世界上栽培的水稻属于Oryzo属。该属还包括20个野生种。与非洲栽培种(O.glaberrima Steud)相比,亚洲栽培种(O.ssativa L.)更为多种多样且具有更长的栽培历史。这两个栽培种均为二倍体,但在野生种中却既有二倍体类型(n=12),也有四倍体类型(n=24)。  相似文献   

2.
1 种类及栽培 芦荟属的种类繁多,共有270多个种,如果加上其变种、杂交种则可能超过500种,大都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们原产地在非洲,其中最集中的要数南部非洲的干旱地区,大约有200多种,其次是马达加斯加岛和东部非洲,有40~50种,此外地中海沿岸的北部非洲和加耶利群岛也有分布,亚洲沿印度洋的阿拉伯半岛、马斯克群岛等也有野生的种群分布.现把一些常见的观赏物种列表1,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 cannabinusL.)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成熟时花萼变革质,多数茎上有小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澳洲及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数学者已经公认,非洲是红麻的初级起源地,因为那里生长和分布着丰富的红麻野生资源和野生近缘种.  相似文献   

4.
将脂肪酸转化成脂肪酸甲酯后通过气相色谱法(GC)来测定,具有快速、高效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种、亚种或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采用该技术对来源于亚洲(亚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非洲(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斑点野生稻)、澳洲(澳洲野生稻)和美洲(高秆野生稻)的稻属相关种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图谱能够在种及种以下的亚种或品种水平显示各水稻样品或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可以作为水稻品质育种的筛选指标,或示踪水稻种质的来源,为稻米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水培条件下,用1 000 mg/L铅(Pb)处理景天属(Sedum)的野生种植物紫叶景天(Sedum telephium)和栽培种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花生属(Arachis)的野生种植物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和栽培种植物花生(Arachis hypogaea)后发现,景天属植物佛甲草和花生属植物蔓花生、花生等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都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不同程度降低,生物量积累明显下降;来自非洲草原的紫叶景天基本上不受Pb胁迫的影响.Pb处理下景天属和花生属植物根系分泌的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在Pb胁迫下,花生属植物的有机酸分泌强度要明显高于景天属植物,野生种类的分泌强度要明显超过栽培种类.景天属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种类为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花生属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种类为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明确于1999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现的"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方法】对"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分属、分种检索,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外稃乳突结构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和颗粒野生稻(O.granulata)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分属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属稻属(Oryza L.)、水禾属(Hygroryza Nees)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 Koidz.),而属假稻属(Leersia Soland.Ex Swartz.)植物;分种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是李氏禾(L. hexandra Swartz.)和假稻(L.japonica (Makino) Honda),也不同于蓉草(L.oryzoides (L.) Swartz.),而是秕壳草(L. sayanuka Ohwi)。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的外稃乳突结构不同于中国现存的3种野生稻和颗粒野生稻,乳突结构属嵌硅双峰乳突类,与假稻属的细线粒野稻(L. tisseranti)相似,这为上述植物学分类检索结果提供了辅证。【结论】"宜黄野生稻"并非稻属野生稻种植物,其植物分类学地位应是假稻属的秕壳草。  相似文献   

7.
台湾印度枣的品种与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枣属鼠李科枣属植物,原产印度锡兰.在亚洲南部,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野生分布,为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它与我国的落叶果树中国枣同科同属不同种,适宜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作为新兴的经济栽培果树.  相似文献   

8.
福建茫荡山保护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北部.统计分析表明:区内野生蕨类有134种,隶属于35科65属.其基本特点是:含种类最多的科是水龙骨科,含种类最多的属是凤尾蕨属;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属数有50属、占绝对多数,温带分布属贫乏、仅有6属,热带分布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属最多,热带亚洲分布属次之;生态类型多样;具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资源就有29科48属103种;采用美景度评估法,筛选出具较高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蕨类25种,并提出了观赏蕨类的园林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研究表明,青海省蔷薇科野生果树有60种(含2个变种、1个变型),隶属于10属,占全省野生果树总数的53.6%。其中以蔷薇属(Rosa)和栒子属(Cotoneaster)最为丰富,分别有13种、12种,其次悬钩子属(Rubus)和李属(Prunus)分别有9种、8种,这4个属的种类占青海蔷薇科野生果树的70%;果实类型有梨果、聚合果、核果3种类型,其中梨果类、聚合果类占有较大比例,分别占总种数的45%和40%。青海省蔷薇科野生果树不少种类具有抗寒耐旱等特性,可作为砧木或抗性育种材料,一些种类果实营养较为丰富。青海蔷薇科野生果树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黄河、湟水河及大通河流域,并划分为西倾山区、祁连山区和青南高原区3个分布区域,分析了各区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垂直分布在海拔1800~4000m之间。另外,对几种重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位于东经30~180°、北纬50~80°的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原产鹿科动物共有5属7种.狍属2个种: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直到西伯利亚和中国的东方狍(Capreolus pygargus)和分布于高加索山脉北部的欧洲狍(Capreolus capreolus);真鹿属2个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云台山地区7种不同野生中草药植物烟台百里香(T.quinquecostatus Celak.)、掌叶半夏(P.pedatisecta Schott.)、何首乌(P.multiflorum Thunb.)、海洲香薷(E.splendens Nakai ex F.)、野葛[P.lobata (Willd) Ohwi]、紫金牛(A.japonica Bl.)和菝葜(S.sieboldii Miq.)根区土壤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真菌16属126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种野生中草药植物根区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丰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木霉属(Trichoderma) 是中草药植物根区土壤中的优势种群,镰孢菌属(Fusar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腐霉属(Pythium)、毛霉属(Mucor)真菌分布丰度也较高.结果也表明根区土壤真菌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草药植物的影响,大部分野生中草药植物根区土壤的真菌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低于裸地非根区土壤,而丰富度指数却高于裸地非根区土壤.不同野生中草药植物根区土壤真菌区系的结构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紫金牛根区土壤中真菌种类最多,达到14属,而野葛根区土壤中真菌种类最少,只有8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资源,为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兰科植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在不同季节分别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完成兰科植物名录,结合野生兰科植物花、叶及假鳞茎和资源状况、生境特征筛选出观赏种类,并就其分布格局、分布点、垂直分布范围、观赏价值、生态适应型、生长环境、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主要分布在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花溪区、乌当区及清镇市的边远乡镇;分布于1~2个点的有13种,3~10个点的有13种,10个点以上的有5种,分布点最多的是金兰,有41个点,其次是春兰有35个点;选出用于分析的观赏种类11属31种,分别占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总属数(34属)及总种数(80种)的32.35%和38.75%,其中附生型14种、地生型15种、地生或附生型两种;多数种类观叶和花,少数种类观赏假鳞茎.[结论]大部分贵阳市野生兰科观赏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其生境具有特殊性,可模拟其原生地的环境用于室内壁墙悬挂、盆栽观赏、山石点缀.  相似文献   

13.
红麻分子标记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麻是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 cannabinusL.)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成熟时花萼变革质,多数茎上有小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澳洲及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数学者已经公认,非洲是红麻的初级起源地,因为那里生长和分布着丰富的红麻野生资源和野生近缘种。我国引入红麻已有一个世纪。通过多年的收集利用,我国红麻种质资源已达上千份,广泛来源于31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赣西北地区森林大型真菌区系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赣西北地区森林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共确认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大型真菌216种,分属于42科82属。其中种类最多的科是多孔菌科,有33种;其次为红菇科30种,口蘑科和牛肝菌科各有20种,鹅膏菌科11种。该5个科占赣西北森林大型真菌总科数的11.91%,种数占总种数的52.78%。种数(包括种下单位)较多的属有红菇属(18种)、小皮伞属(12种)、乳菇属(12种)、牛肝菌属(10种)、鹅膏属(9种)、丝盖伞属(8种)、栓菌属(7种)和小菇属(5种)。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世界分布成分、泛热带成分、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北温带成分、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成分和东亚—北美洲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赣西北森林大型真菌的属以广布成分为主,其次为热带成分与北温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mtDNA-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进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Ⅰ基因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COⅠ基因全部核苷酸位点中多态性位点占6.08%,氨基酸突变率为3.11%。碱基转换数(Ts)明显高于颠换数(Tv)。总体上,秆野螟属COⅠ基因序列相似度较高,种内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遗传距离在0.000 6~0.005 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为0.007 1~0.050 5。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秆野螟属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物种间进化关系基本一致:8种螟虫明显分为2个大群,即虎杖螟(O.latipennis(Warren))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大群,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Guenée))等7个物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大群。在第2大群中,刺菜螟(O.zealis(Guenée))与其他种类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支,为一亚群,而亚洲玉米螟等6个种聚在一起形成一大丛,为另一亚群。在第2亚群中,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亚亚群;而欧洲玉米螟(O.nub...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查看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研究了河南野生百合属花卉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生境、主要用途、观赏特性等。结果表明,河南野生百合属花卉植物计11种、4变种,其中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与卷丹(Lilium lancifolium)2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今后,应加强百合植物资源的保护、引种及开发。  相似文献   

17.
苞茅属植物具五十余种,大部产于非洲大陆。非洲稀树乾草原之草本层,主要由该属植物组成。本属在亚洲种类较少,仅分布于亚洲南部。在我国以往仅记录三种。作者于鉴定云南禾草标本时,发现该属于我国的新记录种“泰苞茅”,今将该种加以描述,并附一国产苞茅属植物分种检索表,供研究我国植物区系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染色体组操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约有7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按照Trewavas[1]分类法,可把罗非鱼分为3个属,即Tilapia属、Sarotherodon属和Oreochromis属。目前,有生产应用价值的主要是Oreochromis属的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以及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2]。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快、产量高和味道鲜美而少刺等优良特征,近年来,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现已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对养殖罗非鱼进行遗传改良,以防其种质退化。当前,国内外除了人工选…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约有7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按照Trewavas[1]分类法,可把罗非鱼分为3个属,即Tilapia属、Sarotherodon属和Oreochromis属。目前,有生产应用价值的主要是Oreochromis属的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以及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2]。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快、产量高和味道鲜美而少刺等优良特征,近年来,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现已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对养殖罗非鱼进行遗传改良,以防其种质退化。当前,国内外除了人工选…  相似文献   

20.
夏泽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75-76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社区(村社)走访,对徽成盆地野生蔬菜的种类组成、食用部位、食用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徽成盆地有野生蔬菜(不含食用菌类)33种64属77种。最后对该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