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的红小豆是正宗的"天津红"品种,也是河北省外贸出口的名牌.为了有效地提高出口创汇型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调整种植结构,井陉县农业局技术站开展了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开发应用研究,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合山区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大豆的种植主要以与玉米间作为主,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找到最佳种植密度组合。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在云南嵩明县(A)、会泽县(B)和鲁甸县(C)等3个点进行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二元二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密度对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影响显著,均呈凸抛物线型变化,在低密度水平下,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模型解析表明,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4 110株/hm 2+147 013株/hm 2(A)、63 068株/hm 2+147 116株/hm 2(B)、64 059株/hm 2+145 077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群体产量。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2 909株/hm 2+149 852株/hm 2(A)、61 499株/hm 2+151 807株/hm 2(B)、62 762株/hm 2+147 108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产值。经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12 270kg/hm 2、经济产值≥24 000元/hm 2的最佳密度组合分别为玉米59 251~66 437株/hm 2、大豆140 075~161 495株/hm 2(A),玉米58 927~65 366株/hm 2、大豆144 159~169 203株/hm 2(B),玉米58 821~66 703株/hm 2、大豆139 315~154 886株/hm 2(C)。合理的密度搭配能有效提高群体产量,获得较高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玉米新品种伟科702的适宜种植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伟科702的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伟科702的株高、穗位高变化不大,倒伏率、空秆率和秃尖长度增加,茎粗变细;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降低。试验表明,在一般肥力水平下,伟科702种植密度为6.75万~7.20万株/hm2,在中高等肥力水平为7.20万~7.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超高产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超高产条件下,以登海661(晚熟型)和郑单958(中熟型)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 1500~6000 株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由6000株继续增加到75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超高产条件下,2个品种达到667m2产900kg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6000株.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质量与产量可实现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选取了高产玉米杂交种隆平638,设置60 000株/hm2、67 500株/hm2、75 000株/hm2、82 500株/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可以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倒伏倒折的风险,是隆平638在德州市种植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春播玉米新品种A137在适宜区域生态环境下的最佳种植密度,确保该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设置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春播玉米A137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A137产量表现为先...  相似文献   

7.
农乐988是2008年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11。玉米新品种利用是一条简单有效的增产途径,针对不同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发挥新品种增产作用的重要保证,种植密度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近几年来,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新速度加快,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新育成的玉米杂交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在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开展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8 000株/667 m~2、9 000株/667 m~2 4种不同密度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中,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 m~2时,单产可达1 267.31kg/667 m~2,位居第1;而玉米品种德美亚2号、克玉16、先玉38P05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7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不同密度处理对其农艺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玉米自交系9058和郑58的适宜密度范围均为7.5~10.5万株/hm2,在此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二者产量表现的最适密度为9.0~9.75万株/hm2.建议种子繁殖中因地因品种调整好密度,在高水肥条件下以9.0万株/hm2宜;在低水肥条件下以9.7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巡天618属于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探索品种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5个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巡天618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628.32kg/667m2,其次为5500株/667m2,单产601.37kg/667m2,与5000株/667m2单产差异不显著。说明巡天618适宜栽培密度为5 000~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宜贵定县的水稻栽插密度,以准两优110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6个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与栽插密度无关,有效穗数以3300穴/667m2最多,单产变化依次为13300穴/667m2>12000穴/667m2>11000穴/667m2>14000穴/667m2>15000穴/667m2>10000穴/667m2,13300穴/667m2与12000穴/667m2无明显差异,适宜栽培密度为12000~13300穴/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兴农单1号育苗移栽最佳栽培密度,进行了2800株/667m2、3200株/667m2、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400株/667m2、4800株/667m2 6个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为4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823.8kg/667m2,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红小豆栽培和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小豆是重要的豆类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笔者综合了国内大量研究成果,概述了红小豆栽培技术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红小豆生理水平的研究进展。基于红小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展望了红小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间作模式下小豆光合特征及产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科学的选择较好经济效益的光合利用高效型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6种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以及收获后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豆光合特征参数中,其Pn、Tr值均以无遮荫条件下小豆(对照CK1)最高,5:2间作模式下小豆的Pn、Tr值要高于其他间作模式的小豆,Cs值则低于其他间作小豆。相关性分析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大,导致净光合速率升高,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综合经济效益表明,5:3间作模式收益最高,达31378元/hm2,最终结果分析表明,5:3的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适合在山西中部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适宜定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油菜黔油30号为材料,在绥阳县开展了对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适宜定苗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产量最高,单产达2446kg/hm2,适宜的定苗密度范围为22.5万~30万株/hm2,实收产量与定苗密度间有显著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y=-0.272x2+14.48x+2261.6,预测杂交油菜机械化直播最佳密度为26.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饲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饲用型玉米陕单8806进行37500、48000、58500和69000株/hm2等4个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陕单8806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3000株/hm2左右,其吐丝期的合理叶面积指数为5.8左右,该密度下陕单8806拔节至成熟的物质净同化率可达14.3 g/(d.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栽培模式与群体密度对小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平作和65 cm宽垄作2种栽培模式,分别采取9万、13万、17万、21万、25万株/hm~2群体密度,测定小豆花后不同部位器官的干重,并于成熟收获后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小豆的单株结荚数量和粒数显著降低,单株产量的降低,导致平作条件下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产量无显著变化;而垄作条件下,小豆植株的营养器官干重高峰期出现较晚,在鼓粒阶段营养器官仍保持较大干物质积累,单株的结荚数和粒数增加了3.8%~53.8%和13.6%~101.5%,因此,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垄作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平作17.3%~127.2%和36.8%~80.0%。综合分析小豆的植株形态和产量构成,采用垄作条件保苗株数17万株/hm~2更利于小豆产量的形成,而平作条件下种植密度不易超过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2年在漳平市对双季晚稻采用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试验,结果得到水稻产量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空白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马铃薯品种黔芋1号、冀张薯8号、威芋3号、合作88的适宜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修文县春种黔芋1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在3335株/667m2左右,单垄双行种植方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与单垄单行的差异不显著;冀张薯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威芋3号适合的栽培密度在3335~3811株/667m2的范围中;合作88合适的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为降低用种量,节约成本,建议密度为3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