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剑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71-74,139
依据城市近郊区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探讨为主线,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讨论了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对城市土地利用的3种模式:旧城改造模式、“退二进三”模式、“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评述。以无锡新区为例,分析了结构型和生态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的目标,探讨了建立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建设用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下,城中村的土地合理集约利用对加快城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下牛村为例,通过对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园  胡守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48-7949
从"城中村"的定义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土地利用布局凌乱、效率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及土地管理政策的改革思路,从节约、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树立科学的土地利用伦理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改造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城市化主要伴随着改革开放20余年的巨大变化而来。快速城市化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城中村很多变成城市不稳定因素,成为一定的安全隐患,加快城中村的改制和改造是城中村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土地利用是城中村改造的有效切入点。对城中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城市、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虽大,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成效不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稳中有升;城市建设用地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工业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政府行为不规范,未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的效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河北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地意识.  相似文献   

6.
首先梳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再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研究时段内的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进行评价,最后定量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修正技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银川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为较集约水平.从各个准则层评价来看,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对较集约的隶属度高,其次为一般集约.(2)银川市当前社会发展时期,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人均建设用地等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较大,土地投入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宫少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94-195
临沂市人多地少,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进一步促进其土地集约利用意义重大。在分析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数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的济南、青岛、日照、东营、菏泽和临沂市6个城市的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对比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维度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2005—2012年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秩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在此期间广东省多数城市(10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幅度不明显,仅广州、清远两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下降;广东省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以深圳、广州和佛山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表现以中度集约甚至高度集约的特点,而粤北和粤西的广大地区土地基本是中度粗放甚至是高度粗放利用的方式;影响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利用呈现出了不同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成都及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四川省实际,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地形、城市地均GDP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需求,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空间聚集度指数,构建了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各乡镇2006年建设用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06年房山区各乡镇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由此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郑汴一体化的提出背景出发,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从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土地法制管理、增强集约节约用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雄飞  周勇  聂艳  于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40-10042
在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处于中等集约利用水平。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今后土地集约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志波  许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76-4578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结构与布局、土地投入程度、利用强度、利用效益及持续发展趋势5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保定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量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因素,并利用南宁市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增量、GDP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制度与政策是影响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9-4321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定市所辖的22个市、县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揭示出保定市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的4个级别。然后对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整理的作用与功能和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了有效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新茂  何宏伟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14-18116
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度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湖北省各指标的数值为标准值,对研究区域各指标值进行评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钟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投入强度不够是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应加强对钟祥市城市土地的投入;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产出水平较低,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效益远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持续性较高,但与湖北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