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蓖6号是以哲LmAB4为母本,青塔为父本选配的两系中早熟蓖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97~1999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2003.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51.1%:2000~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达2706.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50.01%、比哲蓖4号增产36.8%;2001-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达2673.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33.4%、比哲蓖4号增产31.2%。区域试验中最高单产达3639.5kg/hm^2,生产试验中最高单产达4653.0kg/hm^2.大面积试种,最高单产达3453.0kg/hm^2。200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蓖6号。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西吉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6个谷子品种比较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品种,结果表明:陇谷6号、大同10号、大同14号、陇谷9号、陇谷10号、陇谷3号平均单产分别为5 783.33、4 273.61、3 775.00、4 822.22、4 322.22、3 309.72 kg/hm2,分别较宁谷1号增产3 139.16、1 629.44、1 130.83、2 178.05、1 678.05、665.55 kg/hm2,增幅分别为118.72%、61.62%、42.77%、82.37%、63.46%、25.17%。其中,陇谷6号和陇谷9号表现突出,增产增效明显,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开农53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开农53荚果平均产量4059.04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42%。生产示范中,开农53春播最高单产9343.5kg/hm^2、夏播最高单产7317.9kg/hm^2。该品种适宜春播、麦垄套种和夏直播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2):174-174
2003年底,三江县从江苏省引种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史力丰”。在斗江、富禄等5乡镇对比试验示范16.67hm^2,经随机抽取5个样点计1hm^2进行实地验收,平均产籽2362kg/hm^2,最高3465kg/hm^2,平均单产比杂优油菜花油6号(1901kg/hm^2)增产24.24%;较常规油菜花培166(1488.6kg/hm^2)增产58.67%。试验证明,史力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5.
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品种优化鉴选,对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分析,鉴定筛选出金穗9号、榆单88、先玉335、超于1号、德美亚等适宜不同海拔、生态区域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玉米新品种。在海拔1800m以下区域内,金穗9号、郑单958、登海3672、先玉3354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200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6.5%-14.3%;在海拔1800-1900m区域内,榆单88、先玉335、超玉3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125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9。6%-11.6%;在海拔大于1900m区域内,超玉1号、长城706、德美亚等品种种平均单产达7536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登海1号)增产11.6%-23.7%。  相似文献   

6.
武粳13由武进稻麦育种场以701为母本,RS21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2002年在江苏省单季晚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突出:生产试验结果,平均单产9472.5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武运粳七号增产3.23%;区域试验结果,平均单产9578.4kg/hm^2,尽管较对照武运粳七号减产1.2%,但仍居该届优质米品种之首位,整精米为7222.1kg/hm^2,较对照武运粳七号增产1.1%。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优质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研究结果表明:5个优质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种植均能获得丰产。其中,德油4号和绵油11号无论农艺性状还是单产表现最好,其单产分别达2769kg/hm^2和2644.5kg/hm^2,分别kE,CK德新油18号增产22.3%和16.8%,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8.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对青薯168、青薯9号、中联红、克新6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CK)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结薯率适中,大中薯率高,达到91.1%,产量高达2.7万kg/hm^2,比陇薯3号(CK)增产1724kg/hm^2,适宜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种植,陇薯3号丰产性和商品性都很好,应继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品种比较、全省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陇谷8号较对照品种陇谷5号穗重增加1.57g、穗粒重增加1.89g、出谷率提高9.62个百分点、生育期提早1d,在3a15点的全省多点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为3570.3kg/hm^2,较对照陇谷5号增产17.32%,陇谷8号是适宜我省推广应用的早熟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富锦市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锦市南瓜栽培面积1.79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0%,是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的重要产地,2004-2005年经市、镇科技人员、村科技示范户共同努力,推广籽用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栽培面积0.4hm^2,获平均产量1336.5kg/667m^2,每公顷收入10692元:较垄垄种覆膜平均产量1098kg/hm2,每公顷收入8784元;增产325.5kg/hm^2,每公顷收入增加1908元:总收入增加763.2万元。大榆树镇石房村尚忠权2004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1号4hm^2,平均产量1479kg/hm^2,锦山镇仁河村张福祥2005年宽行种植覆膜种植梅亚雪城2号5hm^2,平均产量1549.5kg/hm^2,南瓜单产连创新高。南瓜宽行种植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瓜农认可,使广大瓜农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概述如下,仅供三江平原地区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陕油8号是利用21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110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2087.33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单产1978.88kg/hm^2)增产5.48%。1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266.8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平均单产2090.25kg/km^2)增产8.45%。陕油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适应性广,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μmol/g,含油量41.04%,属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系谱号986—2-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系“St40—1”为母本、引进的双低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网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区试中,平均产量2668.70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3.81%,最高单产达2475.00kg/hm^2。该品系表现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含油量41.12%、芥酸29.78%、硫甙93.0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海拔20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择适宜环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谷子新品种,特进行了该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参试品种 试验选择了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陇谷11号、陇鉴2129、吨谷5个谷子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黑河32号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秆较强,较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两年区域试验12点次平均产量2269.7kg/hm^2,比对照增产8.5%,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1714.105kg/hm^2,比对照增产12.23%,高产栽培超过2800kg/hm^2。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我旗迅速扩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2005年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达4万11m^2,平均单产近675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新冬22号品种大面积实现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重点探讨了策勒县盐渍化农耕地采用耐盐冬小麦新冬26号品种引种种植的适应性前景,以及生物改良技术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005年,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确定在策勒县固拉哈玛乡盐碱地采用生物改良措施,开展引种耐盐冬小麦品种种植试验。根据2006~2008年共3年的引种种植试验发现,撂荒地表层土壤播前pH值8.64,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离子总量0.025%,C1—0.019%,属于轻、重碱化土壤;该品种从引种、示范各个生长阶段观测结果看,在偏碱性地不但出现了良好的适应性,而且表现出了高产特征。2006年固拉哈玛乡阿克莱克村引种种植的耐盐冬小麦平均单产为4515kg/hm^2,2007年耐盐冬小麦单产6675kg/hm^2,比对照增加2625kg/hm^2,2008年平均单产6854kg/hm^2,比对照增加2577kg/hm^2,而且生态、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陇中1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84WR(21)-4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采用穿梭集团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2005—2007年在山西、甘肃、陕西、河南、宁夏5省区进行的国家北部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539.75kg/hm^2,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10.3%。籽粒含粗蛋白142.3g/kg、赖氨酸4.6g/kg、湿面筋324.0a/kg,沉降值30.6mL,吸水率61.2%,稳定时间3.6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在海拔1700~2300m半干旱地区的川旱地和梯田地、川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子新品种陇谷16号是以陇谷4号为母本、晋谷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陇谷16号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855.9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谷11号增产6.66%.在2017年的甘肃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中,陇谷16号平均折合产量为4072.91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