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适合发病的温度是20-24℃,高于30℃或低于15℃病菌受抑制。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呈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棚内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叶面破裂,病植株枯黄,瓜瘦小,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腿色.真叶染病,叶缘或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正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这是导致黄瓜早衰,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适温15~25℃,相对空气湿度83%以上,低于15℃或高于30℃不易发病.在温度适宜,黄瓜叶片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更易发病.发病多在结瓜期的中部叶片开始.因此,防治上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相似文献   

3.
一、霜霉病 1.发病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有灰黑色霉层. 2.发病条件 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发生和蔓延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气温在10℃以上、湿度适宜即可发病,温度为20~24℃时最有利于发病,潜育期最短.温度达到30℃以上时,病害发生受到抑制.大棚内通风不当,棚内温度过高,该病严重发生. 3.防治技术 ①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 ②控温调湿 上午日出后使棚温迅速升至25~30℃,下午温度上升时即放风,使温度降到20~25℃,傍晚放风2~3小时,使上半夜温度保持15~20℃,当夜间温度高于12℃时,可整夜放风.  相似文献   

4.
一、诊断 1.黄瓜霜霉病:是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初发病时,叶片病斑黄绿色或褪绿,色泽变为黄色或褐色,到发病后期,病部色泽褐色,形成坏死斑.黄瓜霜霉病色泽变化的整个过程,其快慢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温度低时病菌新陈代谢作用缓慢,病状轻,黄绿的色泽变化扩展慢,当温度在20℃~24℃时,病菌新陈代谢作用加强,病菌生长发育迅速,破坏加剧,色泽变为黄褐色,扩展迅速.温度高于30℃时,因其不利霜霉菌生长而死亡,病菌形成枯斑,不再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1.霜霉病。在棚温15~30℃、湿度超过80%的条件下最易发病,主要危害蔬菜叶片。发病时叶缘或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早晨更为明显。病斑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使叶缘卷缩干枯,严重时甚至  相似文献   

6.
一、霜霉病与瘟病 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洋葱外叶和花梗.感病植株的外叶,病症由下向上发展,叶子上最初产生长圆形或带状病斑,呈凹形或微凹形,病斑中央深黄色.该病的发病适宜气温为10~20℃,当年11~12月或次年4~5月两个时期都可发病.空气湿度增大时,病斑上有白色霜霉.气温较高时,病株长势萎缩,叶片常从病斑处扭曲,最后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7.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而大豆疫病是由疫霉引起的大豆根腐和茎腐病. 一、大豆灰斑病 1、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相似文献   

8.
1 症状 果穗感病,一般先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发生,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新梢发病,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并具有深褐色边缘的腐烂斑.病斑纵横扩展,以纵向扩展最快,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凹陷、不规则形的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黄瓜、南瓜、丝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下部老叶先受害,以后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淡黄色小病斑,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呈四方形或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愈合成大斑.发病严重时,全叶呈黄褐色干枯,最后导致植株干枯早死,缩短收瓜期,严重影响黄瓜产量,损失可达20%~60%.因此,应切实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0.
黄瓜靶斑病,农户俗称"黄点病",近年来它已成为危害设施黄瓜的重要病害,给黄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此病害的发病症状、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随着病害加重,病斑直径会逐渐扩大,当扩展至1.5~2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有时因受叶脉所限而成多角形,病斑外围颜色稍深,呈黄褐色,中间颜色稍浅,呈淡黄色,故俗称之为"黄点病".  相似文献   

11.
一、玉米主要病害 1、玉米大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高湿时发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流行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此病为常发性病害,春秋两季发生。苗床开始发病时,下部叶片出现褪绿斑,逐渐变为淡黄色,中央略带黄褐色稍凹陷,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斑连片后呈黄褐色,病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萎。气温8—16℃、空气相对湿度98%以上、过度密植、偏施氮肥、田间湿度高等条件下易发生霜霉病。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病害防治 1、玉米大、小斑病 (1)玉米大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番茄脐腐病又称顶腐病、蒂腐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发病初期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通常直径达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后期遇潮湿条件,病斑受腐生霉菌的寄生而出现黑色或红色霉状物.在干旱年份发生较重,对番茄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重要病害,温室、大棚黄瓜受害损失最重.幼苗叶片初感染,病部初退绿,形成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叶片背面病斑上长出灰黄色霉层.成株期叶片初感病,病部呈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多角形,黄绿色,以后变成淡褐色,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该病以病残体带菌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靠气流、风雨传播.该病发病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当温度在15~24℃、湿度达83%以上时最宜发病,过高或过低均不宜发病.另外叶片上有水滴和水膜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的窝风地块,或结露多的塑料棚室发病重.  相似文献   

16.
1霜霉病 他是温室中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发病初期及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病斑为淡黄色,叶背病斑处产生黑色霉菌,并不断蔓延.叶片上产生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若出现持续晴天,病斑变为褐色,病情停止发展,且病斑不穿孔.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原因。接触性传染是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子长成的幼苗在高湿条件下会发病,用病苗嫁接会使嫁接苗染病,嫁接管理不当也会使该病传播蔓延。2.症状。子叶受害后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向基部扩展为条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又转变成褐色坏死斑。真叶染病后形成不明显的褐色小病斑,严重时出现受叶脉限制的水渍状病斑,并延叶脉蔓延。3.防治方法。1优选育苗场地。选择地势高、排水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病害种类 1.甜瓜霜霉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生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老化后变黄褐色,叶背面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上生出稀疏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叶片连片干枯.  相似文献   

19.
一、黄瓜霜霉病 (一)症状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退绿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通常先由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且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变成淡褐色汇合成斑块,不穿孔,病叶向上卷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除心叶外全株叶片枯死。抗病品种叶片退绿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甚至圆形,病斑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霉层。  相似文献   

20.
苏植 《农家致富》2023,(8):29-30
<正>一、主要病害1.炭疽病葡萄花穗期即可感染炭疽病,降雨多、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易感病。果实受侵染后一般到成熟期才陆续表现症状,且越接近成熟、发病越快。发病的果实大多于中下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或紫色小斑点,后转为黑褐色或黑色,果皮腐烂并明显凹陷,边缘皱缩呈轮纹状。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橙红色黏稠状小点,严重时病斑可扩展至半个甚至整个果面,或数个病斑相连引起果实腐烂,且腐烂的果实易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