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栽培条件对肥地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450kg/hm^2氮肥处理的产量最高。穗数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多,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总茎数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多。播量多穗粒数少。千粒重低。9月24日、10月3日、10月13日播种,产量最高的播量分别为82.5、105.0、142.5kg/hm^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总茎数和穗数随着行距的增加逐渐减少,穗粒数和穗粒重则逐渐增多。行距10.0~26.7cm的产量最高。总茎数和总穗数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多。穗粒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尿素450ks/hm^2的产量最高,平均7211kg/hm^2。[结论]试验中,以尿素360kg/hm^2增产效果最佳。磷肥用量、基本苗、行距、品种对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量对免耕移栽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免耕移栽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方法]以超级杂交水稻黔南优2058为试材,设5种施氮量处理进行免耕移栽的稻作试验。[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在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茎干物质减少,叶干物质逐渐增加;在齐穗期茎、叶干物质逐渐减少,穗干物质比例和穗/茎叶逐渐增加;成熟期的情况与齐穗期相反。在75~225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抽穗后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和输出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逐渐下降,而有效穗数逐渐升高。[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以抛物线形式增加,施氮量为284.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 4 个氮素(纯氮)用量, 分别为 270 kg/hm~2、 189 kg/hm~2和 135 kg/hm~2开展试验。 结果表明, 减施氮肥对水稻茎蘖数影响不大, 但是对叶龄影响较大, 减氮 50%条件下, 明显对水稻长势造成了不利影响。 施氮量189 kg/hm~2为最适宜施氮量。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施氮肥造成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说明减施氮肥不利于穗数的形成,但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虽然增施氮肥有利于获得较多的穗数,但是施氮水平过高,反而不利于产量的稳定与提高,当施氮量为 270 kg/hm~2时,增穗、增穗粒数效果不明显,反而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产量低于施氮量为189 kg/hm~2的田块。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对陆两优996吸氮、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超级稻组合陆两优996,通过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的处理,探讨陆两优996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潜力及需氮特性。结果表明:陆两优996是一个需氮量较多、物质生产能力较强、产量高的组合,要获得7.5 t/hm2以上的稻谷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生产达13 t/hm2以上,稻谷收获指数0.53以上,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70万/hm2以上,每穗粒数不少于120粒,结实率达90%以上。陆两优996的氮肥效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百千克稻谷产量的耗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前期氮肥过量,影响后期氮素吸收积累。每公顷稻谷产量7.5 t以上总施氮量165~225 kg/hm2,以施氮量195 kg/hm2产量最高;基蘖肥用量115 kg/hm2,约占总氮肥用量的60%~70%,总施氮量等于或低于165 kg/hm2时,基蘖肥施氮量需占70%,如总施氮水平高于165 kg/hm2,基蘖肥比例宜下调到60%,穗粒肥一般纯氮50~6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早籼新品种浙40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浙40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华红壤稻区进行浙408全程不同纯氮施用水平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比例的氮肥运筹试验,明确浙408对氮肥的需求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浙408的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全程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前期施氮量较大处理的始蘖期早,有效分蘖期短。基肥、蘖肥、穗肥按6∶3∶1施用时,浙408的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按4∶4∶2和5∶3∶2施用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结论]浙408全程纯氮总量为172.5~21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3∶2或6∶3∶1施用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漆慧娟  王哉  蒋英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49-150,154
以双季晚稻荃早优丝苗为材料,设置0、105、150、195、240 kg/hm2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荃早优丝苗高峰苗数、有效穗数、茎蘖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千粒重有所降低.施纯氮150 kg/hm2处理的高峰苗数、有效穗数、茎蘖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最高.荃早优丝苗在浙江台州地区作连晚种植时,在施足磷钾肥的条件下,纯氮施用量以1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栽培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品种条件下(盐粳56),最佳基本苗6万株/666.7m^2,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基本苗的提高,高峰苗提高,成穗率下降。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7:3产量最高,为642.63kg/666.7m^2,以增粒增产为主,结实率随后期肥料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施氮(纯氮)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茎蘖动态、产量、氮素生产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数随前期施氮比例的减小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后移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延长生育期。侧重后期施氮的处理较生育后期不施氮的处理产量明显提高,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为5∶3∶2施氮方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稻谷3 800.0 kg/hm2,增产85.15%。氮素生产力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比例,对有效穗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因而适当氮肥后移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延长剑叶生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相似文献   

10.
张志才 《农技服务》2022,(10):31-36
为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穗粒结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能增加株高、茎蘖数;适量氮肥能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氮肥过量则会降低产量,而结实率、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水稻施用氮磷钾均能增产,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氮磷钾施用量均存在一个合理阈值,肥料的增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由大变小。金湖县丘陵地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N)259.14 kg/hm2,磷(P2O5)67.25 kg/hm2,钾(K2O)109.08 kg/hm2,该条件下,水稻的经济产量最佳,为9 559.4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杂交水稻‘中浙优8号’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中浙优8号’的产量结构,探讨了各产量构成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中浙优8号’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排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粒重、每穗总粒数。[结论]研究提出‘中浙优8号’高产高效栽培应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2.
黄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目的]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中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4个中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华胜2号、天丰优084、协优982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生育特性、抗性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品种在0.05水平单产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5个中稻品种的产量排序是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Ⅱ优838>协优982>华胜2号。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的产量分别为9 540.09、497.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分别增产3.50%、3.04%。[结论]天丰优084和中浙优1号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组合,是台州单季杂交晚稻的一个主要组合。通过近年来的种植考查显示,中浙优1号株型较好,植株挺拔、剑叶直挺、分蘖力强、长势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秆黄熟,功能叶的功能期较长,无明显早衰现象,灌浆历期较长,两次灌浆不明显。该组合属感温性组合,齐穗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推迟,一般生育期为133—139d。据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接种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适时播种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光、温、水资源,指导山区农民适时播种,合理衔接超级稻、再生稻与油菜生育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比融水、三江两县不同播期对超级稻头季稻及再生稻生物学、经济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超级稻播期每推迟5d,头季稻叶龄、基本苗、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增加,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后推1~4d,全生育期缩短1~4d,成穗率、穗粒数、实粒数、产量降低;再生稻生育期延迟,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均呈退化趋势;在气候条件允许情况下,留低桩,延长营养生长期,有利于获得高产。【结论】海拔140m以下地区,超级稻宜在3月中下旬早播,最迟不超过4月8日,再生稻留10-20cm低桩,通过促大穗大粒获得高产;海拔250m以上中稻地区,超级稻宜3月19-24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3日,再生稻留高桩,保留倒2节,通过提高有效穗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以施用240kg/hm2氮素+150kg/hm2硅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6.4%。在不同施氮量的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中浙优1号”表现出分蘖多、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单株叶面积大、叶面积系数增加、生物产量高等趋势,是一个耐肥性强的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18.
黄继魁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66-5768
[目的]筛选适宜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为乐业中稻生态条件下Q优6号高产及增收节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Q优6号为研究材料,设2个施纯氮量150、225kg(N)/hm^2和4个栽培密度24万、30万、36万、427)万蔸/hm^2。[结果]Q4L6号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影响,其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在施氮量为225kg/hm^2、栽培密度为36万蔸/hm^2时,有利于Q优6号的增产。[结论]较高的施氮量和362万蔸/hm^2左右栽培密度有利于Q优6号在乐业中稻区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氮素利用相关酶对油菜中氮素再分配的贡献程度。[方法]采用单株砂培培养,严格控制氮素等营养供应,用15N饲喂追踪,分别测定在蛋白水解酶(P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抑制剂处理的情况下.两个油菜品种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的产量、籽粒氮素转运和积累量、叶片氮索损失的情况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两品种皆在抑制GOGAT活性时,氮素利用效率最低.产量最少。籽粒中氮素转运比例最低,叶片氮素损失最大,其次为PE,在抑制GS时影响最小。同时发现在生育后期,叶片中积累的氮素接近80%转运出叶片。籽粒中来源于营养器官前期积累的氮素达到50%-70%。两品种油菜呈现相同趋势。品种之间.2号油菜品种的籽粒氮素累积和产量高。氮素损失较少。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在所有受抑制情况下呈现相同规律。[结论]GOGAT是油菜氮素再利用的关键酶,品种间酶活性不同可能是品种氮素再利用效率不同的重要因素。叶片生育前期积累的氮索主要用于氮素再利用.籽粒中积累的氮素大部分来源于营养器官。  相似文献   

20.
陈应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46-12448
[目的]明确穗肥施用时期对粳稻(Oryza sativa L.)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施纯氮225 kg/hm2的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穗肥施用时期对郑稻5号和豫粳6号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品种郑稻5号,在抽穗期施用穗肥能提高稻米品质。而对于豫粳6号,穗肥施用时期对其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加工品质以倒3叶时期为佳,外观品质以抽穗期较好。[结论]穗肥施用时期对稻米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