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分布极为广泛。该病害为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别,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以上。水稻是我省的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已达3500万亩,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对保证我省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分布极为广泛。该病害为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别,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以上。水稻是我省的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已达3500万亩,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对保证我省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水稻稻瘟病是全国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每年引起的水稻减产达10%左右。要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重视稻瘟病的防治。本文就水稻稻瘟病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水稻稻瘟病是全国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稻瘟病是由真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寄生引起的,每年引起的水稻减产达10%左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201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一文预测,今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水田面积的扩大,不利的气候条件和不合理的栽培措施等,使水稻稻瘟病的危害逐年加重。2005年我省发生面积超过66.67万hm2,粮食减产7.68万吨,经济损失达1.25亿元。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指导水田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从而减少稻瘟病对水稻产、质的危害,了解稻瘟病的特性及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
谭家莉 《农技服务》2014,31(8):32-32
<正>水稻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梨形孢属灰梨孢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是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之一。我国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南方发病较重,流行年份一般造成减产20%,严重的达40%~50%,甚至绝收[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稻谷损失达数亿公斤[2]。水稻稻瘟病也是松桃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指导广大种植户搞好其防治,实现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现将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水稻主要病害目前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等。其中,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因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水稻各个部位都可感病,尤其是穗颈瘟和粒瘟,发生严重的田块可致减产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绝收。其次是水稻纹枯病,严重时引起茎基腐烂,导致植株枯萎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散打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福建水稻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灾害性病害,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曾在我省两次大爆发,一度成为严重制约我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后来通过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品种,抓好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为害。然而,近年来,我省稻瘟病在部分地方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局部地区的一些品种因稻瘟病为害而近绝收,造成严重损失。为此,本文浅析2004年我省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今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稻稻瘟病是我国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对该病害防治的关键是要做好预测工作。应用逐步回归分 析,对影响水稻稻瘟病流行趋势的多种预报因子进行优选,择出优势因子并组建水稻稻瘟病流行趋势的逐步回归分 析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院历史符合率达97.4%,3 年预测结果的平均符合率也达到85.3%,符合率较高,为该病害的预 测及其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是我省目前水稻的主要病害;白叶枯病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针对这三大病害,建议选用菌立停1%水剂与美生80%可湿性粉剂或农力托25%可湿性粉剂混用,可有效治疗并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1.菌立停1%水剂所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常年水稻插秧面积3.34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靖远县、景泰县沿黄河流域.1992年以前种植水稻主要采用水育密植的栽培技术,稻瘟病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自1992年起我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进一步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全球80余个国家均有发生,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40%~50%.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在世界水稻产区都有发生,是水稻生育期间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我省主要在6月中下旬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其为害程度常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10%~20%,个别严重的地块达40%~50%以上。抽穗期穗颈受害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量白穗或瘪穗,对产量影响极大。从生产实际调查情况看,在稻瘟病的防治上,许多农户完全依赖于化学药剂,忽视施肥、灌水及株体管理等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因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稻瘟病的发生、传播、侵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在防治上也要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和二化螟虫是我省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病虫害,在我省常年发生的面积都很大,而且引起的损失也很严重.了解其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我省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为了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传播,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供广大稻农借鉴参考. 一、发病条件 高湿多雨天气,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流行较为有利.当叶瘟病中心病株已零星出现,急性发病率达1-2%,水稻破口抽穗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因此,广大水稻种植户要提高认识,加强田间监测调查,特别是高肥、高密度田块及出现急性病斑、种植感病品种地块要重点预防,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流行,克服麻痹思想,打消"不见病不打药"的侥幸心理,快速行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治稻瘟病发生,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我省稻区以稻颈瘟和枝梗瘟为害最为突出,在品种单一施肥量大的情况下,水稻抽穗期,如连遇20℃以下,兼有降雨天气,易流行.流行年份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者可达50%以上.通过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可防治稻颈瘟和枝梗瘟.  相似文献   

17.
<正> 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特别是前两种病害在我省新老稻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有些年份稻瘟病发生也较重.大发生年,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成为水稻生产上的大障碍.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其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病斑从叶尖开始沿中脉或叶缘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在山区和丘陵为害较重,有时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这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普及稻瘟病知识,推广稻瘟病防治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防病控病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稻瘟病症状稻瘟病在田间表现的症状根据水稻生育期或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瘟、谷粒瘟等。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河县水稻种植面积15万亩,绿色水稻田12万亩,大顶子山牌精洁米出口俄罗斯.以前水稻稻瘟病在当地只是轻度发生不影响产量,而2002年大面积发生,减产幅度达50%,严重影响稻米质量,经济损失极大,所以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全田白穗,可导致颗粒不收。本次试验目的是对胜利农场科技园区诱发圃的稻瘟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预警且规范了管理人员对孢子捕捉仪的使用方法,对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和发生条件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2013年稻瘟病发生较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