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009年古田县开始实施农业部的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使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2.
周玉环 《北京农业》2012,(10):47-48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的好坏.近几年,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有机质补充,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功能减弱,导致土壤质地严重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著的.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具有以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沿海滩涂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稻田布置了连续3年的冬种紫云英、蚕豆翻压还田,研究水稻-绿肥轮作对滩涂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冬闲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经过3年的稻-绿肥轮作,紫云英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优于蚕豆,紫云英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提高了16.13%和14.81%。[结论]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乌苏市土壤养分状况 1.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上升,198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7%,1999年~200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为1.72%.这与土地使用三十年不变,农民培肥养地的积极性提高,促使土壤肥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兴山烟区土壤有机质管理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保护现状及土壤有机质现状的分析,结合兴山烟区土壤平衡施肥数据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导性指标.在对不同有机质土壤取烟样结果表明,兴山烟区土壤有机质与烟叶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相关性不显著,与中下部叶的评吸得分呈明显负相关.与上部叶评吸得分相关性不明显.因此,在兴山烟区能够通过土壤有机质指标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搞好土壤有机质管理对烟田土壤保护和烟叶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土壤肥力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土壤有机质常常是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不仅决定于其数量的多少,同时受其质量的制约。然而,直到目前为止还缺乏衡量土壤有机质品质的指标。本文拟通过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正确  相似文献   

7.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养分源泉,参与土壤发育过程,决定着土壤的结构以及透气性、渗透性和缓冲性等生产性状,影响着土壤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尽管土壤有机质仅占耕作土壤重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黎龙 《福建农业》2013,(10):15-15
土壤有机质既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保肥供肥的基础物质。同时,土壤有机质还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土壤保肥供肥性、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缓冲性和耕性等,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新 《河南农业》2019,(7):19-19
正一、土壤有机质的定义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类营养元素,特别是N、P的重要来源。也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它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因此,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壤有机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分解很少,仍保持原形态特征的动植物残体;第二类是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第三类是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从而形成较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淮安市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淮安市27个土壤肥力监测点历年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掌握全市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1982~2008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大幅上升,增加83.2%,平均年递增2.87%;2009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放缓并趋于平衡,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最高点后基本稳定于22.1~23.7g/kg之间。[结论]该研究可为土壤肥力评价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咸阳市小麦-玉米轮作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够真实反映土壤肥力整体状况,为实际农业生产指导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咸阳市小麦-玉米轮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全氮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肥力加权关联度平均值为0.522,变异系数为15.90%,整体属于中等肥力水平,有机质是制约土壤肥力水平的关键因子,三原县除有机质外,有效磷也是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代表性采土分析结果表明,川道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1.3432%,全氮0.1106%,全磷0.1831%,土壤碱解氮83.03mg/kg,速效磷40.51mg/kg,速效钾162.79mg/kg,NPK=2.0514.02.土壤养分属中等偏下,土壤有机质下降明显,施用多元复合肥和平衡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矿物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本身含有碳、磷、钾、钙、镁、化合物).又是土壤中营养型微生物的源泉,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可耕性、通气状况和温度等.所以,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影响地表覆被状况和生态过程,关系到土壤肥力与土壤碳库功能"源-汇"关系的改变。黑河中游甘州区和临泽县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以土壤表层(0-20 cm)养分变化为对象,利用2011-2012年甘州区和临泽县的土壤野外调查数据和该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两时期土壤表层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pH值)的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54%和12.5%;而全氮、全钾和pH值分别增加了74.4%、98.2%和4.9%。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荒漠、耕地与草地三者在各土壤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林地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上显著高于前三者。2011-2012年,耕地土壤的全磷、全氮与其它土地利用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的保持和改变对土壤养分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耕地的长期耕作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4.94%,全氮增加86.93%,全磷减少5.02%,土壤碱性增强;荒漠植被的自然演替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66.21%,全氮增加71.70%,全磷含量减少37.33%,土壤碱性变弱。所以,耕地扩张及其长期耕作活动将导致地力退化并有盐碱化风险,而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和土壤固碳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正> 1 土壤肥力的基本情况 东光县的土壤以潮土为主,它具有有机质矿化度强烈的特点,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很难得到积累,其它养分也比较缺乏。由于近年来的耕作采取“重用轻养”与“重比轻有”的方法,加之气候、水利等条件的限制,东光县的土壤肥力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状况。 1.1 东光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达不到高产稳产田的要求。1982年土壤普查时该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8%~4.82%,平均为0.95%;198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8%~1.17%,平均0.92%;1997年9月,土壤有机质含量0.80%~1.2%,平均为0.95%。这就明显反映出  相似文献   

16.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活性有机质研究进展,包括活性有机质的概念,活性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活性有机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及其活性有机质在反映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1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1.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测定,2003年栾城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2克/公斤,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养料的重要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是改土肥田、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途径。近些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和有机肥施用较少等原因,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快,据资料记载,柳河县上世纪80年代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4%,如今调查数量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2%~3%,下降了1%,为此提高土壤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势在必行,成为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低产田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途径来培肥地力;对高产田而言,由于土壤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地通过补充有机质的方法来保持地力的稳定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土壤矿质化过程复杂多变土壤肥力是土壤生产力(产量)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生产力高土壤肥力一定高,但土壤肥力高,土壤生产力不一定就高。土壤在农业与环境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起到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的纽带,平衡调节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土壤耕地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而在土壤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事实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农耕措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总体而言,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