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7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鉴定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7种鳞毛蕨科的药用蕨类植物来探讨药用蕨类植物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情况.通过采用盐酸一镁粉、氢氧化钠、硼氢化钠和三氯化铝等不同显色方法来对上述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种类鉴定.以芦丁为参比标准物,用AJ(NO3)3显色法于510nm下测定上述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所鉴定的7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在革叶耳蕨中发现了在蕨类植物中尚未见报导过的橙酮类化合物.在7种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占0.025 3%-0.809 6%(鲜重),其中含量最多的为对马耳蕨、含量最少的为贯众. 相似文献
3.
大石围天坑群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对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结果]大石围天坑群区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蕨类植物共有4属,分别为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Blume)、贯众属(Cyrtomium Presl)、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和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共15种,其中,复叶耳蕨属有1种,为西南复叶耳蕨[Arachiodes assamica(Kuhn)Ohwi];贯众属共有5种,分别为贯众(C.fortunei J.Sm)、尖羽贯众[C.hookerianum(Presl)C.Chr]、尖耳贯众[C.caryotideum(Wall.exHook.et Grev.)Presl]、镰羽贯众[C.balansae(Chrit)C.Chr.]和山地贯众(C.forunei J.Sm);鳞毛蕨属共有5种,分别为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Chr)、奇数鳞毛蕨[D.sieboldii(van Houtte)O.Ktze.]、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L.)O.Ktze]、狭鳞鳞毛蕨[D.dickinsii(Baker)C.Chr.]和齿头鳞毛蕨[D.labordei(Christ)Ching];耳蕨属共有4种,分别为黑鳞大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革叶耳蕨(P.neolobatum Nakai)、乌鳞耳蕨(P.piceo-paleaceum Tagawa)和对马耳蕨[P.m tsus-simense(Hook.)J.Sm]。大石围天坑群区蕨类植物根据药物功效可以归为清热止痛类、平喘化痰类、解毒利尿类、止血收敛类、驱寄生虫类、治骨伤类、抗病毒和抗肿瘤类及镇惊、平肝、降压、安神类。[结论]大石围天坑群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蕨类植物的生长繁衍,蕨类植物资源分布数量与繁殖程度上较为丰富,是桂西重要的植物资源,且该地蕨类植物中的植物活性成分相对较高,保护这一重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鳞毛蕨科植物的药用及开发利用价值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5.
6.
7.
黄山浮溪河流域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黄山浮溪河流域的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情况。[方法]通过对安徽黄山浮溪河流域的蕨类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结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医药中有关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少数民族医药中蕨类资源利用情况,对该流域药用蕨类资源中鳞毛蕨科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同时讨论了黄山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结果]黄山浮溪河流域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植物有12种,隶属于3个属。[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保证其药源供应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鳞毛蕨科6种鳞毛蕨属植物和2种耳蕨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蕨类植物的叶片表面无附属物;气孔器类型具多型现象,鳞毛蕨属植物气孔器类型主要为不等细胞型和极细胞型,耳蕨属植物气孔器类型多为无规则四细胞型;气孔均为下生型,不下陷,多沿叶脉方向排列,且叶脉间分布较密集;鳞毛蕨属植物气孔器较耳蕨属狭长,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呈波状或不规则凹凸状,而耳蕨属植物表皮细胞狭长,垂周壁为浅波状;6种鳞毛蕨气孔器指数总体上较耳蕨属大,而气孔器密度差异不大.由此得出结论,表皮的整体特征可以作为划分鳞毛蕨科植物的特征;可据细胞大小、气孔器大小与气孔器指数来区别鳞毛蕨属和耳蕨属植物,为鳞毛蕨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贵州省镇远县稀有蕨类植物种类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缘,东经108°25′,北纬27°03′,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 093.3mm,四季分明,气候温和[1]. 相似文献
12.
提灯藓科植物全世界先后记录有12属,我国已记载的有8属,约42种。根据历年采自贵州全省各地的260余号提灯藓科Mniaceae标本,对贵州提灯藓科的种类进行了分类整理。结果表明,贵州有提灯藓科植物5属27种,分别是提灯藓属Minum(5种)、疣灯藓属Trachyeystis(3种)、毛灯属Rhizomnium(5种)、匍灯藓属Plagiomnium(12种)、立灯藓属Orthomnion(2种),其中扇叶毛灯藓Rhizomnium hattorii T.Kop。为贵州新记录,并根据种类的形态特征,列出了贵州提灯藓科种类的分种检索表和种类的产地与已知分布地。 相似文献
13.
14.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鳞毛蕨科(Dryoptendaceae)植物12种,并订正了一些分类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5.
贵州羽藓科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年采自贵州全省各地的羽藓科Thuidiaceae标本,对贵州羽藓科进行分类整理,鉴定出贵州有羽藓科植物8属23种。其中红毛细羽藓Cyrto-hypnum versicolor(C.Muell)Buck et Crum、多毛细羽藓Cyrto-hypnum vestitissimum(Besch.)Buck et Crum、密毛细羽藓Cyrto-hypnum gratum(P.Beauv.)Buck et Crum、东亚小羽藓Haplo-cladium strictulum(Card.)Reim.为贵州新纪录。根据种类的形态特征列出了贵州本科植物的分种分属检索表和各种类的产地与分布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疏羽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 Schott var. remotiuscula(Kom.)Kom.)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褐色,赤道面观半圆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9细胞长,有明显的顶端细胞,可形成多细胞板状的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分生组织继续分裂形成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均具毛状体,毛状体内含叶绿体数枚,先端多具帽状分泌物,数量丰富。颈卵器和精子器几乎同时形成,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组成,成熟的颈卵器由4列细胞组成,4~5层细胞高。成熟的原叶体为倒卵状心脏形。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药用蕨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境内有野生蕨类植物232 种和18 个变种,其中有清热解毒和清热燥湿功效的15 种,有利湿、利尿、消肿功效的14 种,有祛风功效的4 种等39 种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18.
19.
香鳞毛蕨抑菌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鳞毛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抑菌特性与气候环境特点及鳞毛之间的相关性,从抑菌效果和抑菌物质含量两方面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入药部位样品的抑菌特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样品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起抑菌作用的总间苯三酚含量。结果表明,五大连池地区6月中旬采集的香鳞毛蕨样品平均抑菌直径达2.49 cm,总间苯三酚含量达17.23%,确定五大连池是最佳产地,最佳采收期为6月中旬;香鳞毛蕨中鳞毛样品平均抑菌直径达2.65 cm,总间苯三酚含量达17.82%,同时作为对照的粗茎鳞毛蕨中鳞毛的抑菌直径达1.96 cm,总间苯三酚含量为17.14%,显著好于其他部位,初步证明鳞毛蕨属植物抑菌特性与鳞毛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曲尾藓科Dicranaceae的研究:Ⅰ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熊源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7(2):96-105
对采自贵州省的810号曲尾藓科标本和有关记录进行研究,共报道了贵州曲尾藓科植物14属72种和变种及其各种在省内的分布情况。其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中国大陆新记录2种和贵州省新记录20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