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枫香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定植密度,截干高度及基肥种类对枫香采穗圃穗条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定植密度和截干高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基肥种类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较佳的组合为定植密度25cm×25cm、截干高度30cm、施基肥150k/m2,可以用于枫香采穗圃的营建。  相似文献   

2.
祁怀鑫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3):15-16,20
研究表明:桤木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主要取决于树龄和无性系遗传特性,同时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修枝、施肥等密切相关。在桤木无性系采穗圃中,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无性系植株枝条宜进行轻短截,并加强施肥管理,既可提高嫩枝总芽数,又能扩大树冠,增强树势,提高采穗圃穗条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穗条的影响,为枫香无性扩繁、采穗圃营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置6个不同的截干高度,分析其穗条数量、长度以及粗度等之间的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单株穗条的数量越多,其平均长度越短、穗条越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处理间穗条的数量和粗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明截干高度的不同可对枫香穗条的数量和粗细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湖北省生产应用中,枫香截干高度以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4.
地径及截干高度对高阿丁枫实生苗枝条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月的高阿丁枫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套设计进行苗木地径及截干高度对枝条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苗木地径极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枝条总长、有效枝条数和穗条产量;(2)截干高度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和有效枝条数;(3)促进苗木萌发枝条各指标的最佳地径和截干高度组合为地径D>6.50 mm,截干高度13 cm相似文献   

5.
以紫薇优良品种鄂薇l号为试材,通过采穗圃不同营建方式、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施肥种类以及不同穗条规格等试验,探索获得大量优质插条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扦插方式建圃,插条产量高,管理较为简便,密植平茬可显著提高紫薇采穗圃的穗条产量,短穗扦插可有效扩大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N、P肥配合施用对紫薇采穗母株萌条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光皮树采穗圃建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皮树是一种果实含油率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本文探讨了光皮树在优树选择的基础上定植幼树,截干后在萌发枝条上高枝嫁接优良无性系,建立优良采穗圃的建园、嫁接、管理等技术措施,以促进采穗圃穗条产量的增长,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发展提供良种保障。  相似文献   

7.
营建山牡荆采穗圃,剪取穗条扦插,大量扩繁无性系苗木,是突破其良种优苗规模化快繁的主要技术途径。对山牡荆的采穗圃开展母株不同高度控制和施肥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截顶控制母株高度和合理施肥关键技术措施,能有效改善和提高采穗圃的穗条质量和产量,可满足工厂化快繁的需求。以母株截顶高度控制在40~50 cm最优,定植后当年秋末,每株可采有效扦插穗条9~11条,第2年春季可产有效穗条达22~24条。采穗后每次每株施100 g氮磷钾复合肥和50 g磷酸二铵,每次每株可产有效穗条达15条,1a可产有效穗条30条以上。  相似文献   

8.
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采穗圃是香榧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香榧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试验,提高穗条产量,可生产穗条151万条/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植株主干定干高度、枝条修剪强度等试验研究表明:无性系植株的嫩枝总芽数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枝条修剪强度等密切相关.建立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且无性系枝条宜采用轻短截,这样既可提高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又扩大树冠,增强树势,保证采穗圃插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南桦采穗圃4种不同母株定植密度和不同截干高度与母株产穗量的相关分析,研究了西南桦不同种源家系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株定植密度和母株截干高度对西南桦穗条的生产量影响差异显著。7个种源最优家系最优单株中,以G12及M16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插穗基部下切口型(W)、不同扦插基质(P)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通过田间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类生根促进剂(C)、不同密度遮阳网(D)及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E)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苗高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基部下切口型采用双削面(W3)+扦插基质采用各50%红心土和珍珠岩(P2)最好,平均生根率、生根数最高,平均生根率达到86.9%,平均生根数达11.9条;采用生根促进剂ABT-1#(C2)+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D1)+半木质化的绿枝(E2)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89.6%,平均生根数达到12.6条,平均苗高达到22.8cm。  相似文献   

12.
以生根剂类型、插穗选取部位、插穗长度、插穗直径等为试验因素,对半枫荷进行4因素3水平的扦插繁殖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水平对半枫荷扦插繁殖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无性繁殖半枫荷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根剂类型、穗条选取部位、插穗长度、插穗直径均会影响半枫荷的扦插成活率,且影响序为:生根剂类型(A)>穗条选取部位(B)>插穗长度(C)>插穗直径(D)。选择采自半枫荷母树基部萌出的穗条制作成长度为6cm、直径0.5cm的插穗,并使用300mg·L-1的ABT生根剂溶液对插穗进行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1.11%。采用恶霉灵代替高锰酸钾对扦插基质进行杀菌消毒,扦插成活率可提升至93.33%。  相似文献   

13.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树种,为总结半枫荷扦插育苗技术,采用 L9(34)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插穗来源及生根剂的选取对半枫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并通过验证试 验探讨了不同基质处理下半枫荷的扦插生根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插穗来源、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 和生根剂的处理时间都极显著影响着半枫荷的扦插成活率,且这 4 个因素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的影响排序 为:插穗来源(A)>生根剂种类(B)>生根剂处理时间(D)>生根剂浓度(C)。半枫荷插穗选择最 优方案为:从半枫荷大树的树冠基部采集当年萌生的半木质化枝条制成长 8 cm、直径 0.5 cm 左右的插 穗,经浓度为 500 mg · L-1 的 ABT 溶液处理 1 000 s,在泥炭土中进行扦插育苗,可取得 82.22% 的扦插成 活率,且平均生根数可达 9.06 条,平均根长可达 12.58 cm。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福建沙县引种的银杏、半枫荷、枫香、黄山栾、蓝果树、北美红枫、红叶李、无患子、海棠和碧桃等10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1)银杏、蓝果树、红叶李和碧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半枫荷、枫香、黄山栾、北美红枫、无患子和海棠则呈双峰曲线,观察到"午休"...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类型山核桃无性系苗木进行造林,通过7 a的试验表明,不同类型无性系苗与造林当年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地径生长、挂果年限及果品质量等关系密切,化香砧生长枝、本砧生长枝嫁接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保存率好,树高、地径生长快,挂果投产时间早,山核桃果品质量好等特点;本砧结果枝嫁接苗造林与化香砧生长枝嫁接苗相比具有一定的矮化特性及提前结果特性,但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果品质量也远不及其他类型苗木.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研究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3a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不同因素的试验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影响极为显著,以挖骨接最好,达83%,贴睃接其次,为79%,切接和劈接最差。只有65%和42%;接穗类型不同,嫁接成活率也不同。其中生长枝成活率最高,达65.2%,其次是徒长枝,为45.2%,最差为结果枝,成活率只有12.1%;砧木不同,其成活率表现也不同,以本砧、化香为好,成活率分别是77%和79%;以4月上旬至5月中旬茎干基部生长活跃,树皮极易剥开且嫩叶有0.8—1.2cm长时留床或提早移植嫁接为好。生长枝与结果枝嫁接苗造林能使树体矮化,但以生长枝嫁接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料、标本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了广东平远龙文- 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分析了部分有特色的植物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11 科12 属14 种,其中国家I 级重点保护的有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2 种;II 级重点保护植物9 种;因多年未见台湾苏铁的繁殖器官,该种群将趋于衰老;闽楠(Phoebe bournei) 种群以0.3~1.3 m 高度幼苗为主,年龄结构以II 级幼苗为主,属非典型的增长种群;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种群以树高8.1~10.0 m 的个体最多,年龄结构以中树最多,缺乏幼苗,属中等衰退种群;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 种群以9.1~10.0 m 高度的个体最多,年龄结构以中树为主,属早衰种群;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 ) 种群以高度<2.0 m 的幼苗最多,属较稳定种群。针对各种群结构特点,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Mg2+、dNTPs、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等因素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10×PCR Buffer,0.018μmol/L引物,4.0 mmol/L Mg2+,15 ng/μL模板DNA,1.5 U Taq DNA聚合酶,4种dNTPs各0.15 mmol/L为半枫荷ISSR-PCR最适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9.
橡胶林下铁力木和格木生长节律及栽培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 a橡胶林下定植1 a以后的铁力木和格木作为观测对象,对两个树种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进行4次树高观测.结果发现两个树种树高的生长高峰期都是在6月~9月,此期间树高生长量最大,铁力木平均树高生长量为14.97 cm,格木平均树高生长量为34.65m,铁力木和格木生长表现最好的栽培模式为铁力木+格木+望天树.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在普洱良种繁育基地用20月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和侧枝扦插)容器苗定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11年12月对其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记录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最好的处理均是处理A即实生苗,树高和地径表现最差的均是处理C即侧枝扦插,侧枝发枝数表现最差的是处理B即顶枝扦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