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我国广西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感染性,本研究对分离自广西临床健康猪群中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Guangxi/238/2018(H1N2)(简称GX238株)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扩增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后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8个节段均与2015年~2016年在美国分离的H1N2亚型SIV有高度同源性(98.9%~99.7%),其中HA基因可能来自于2009年之前的人季节性H1N1亚型流感病毒,PB2、PB1、PA、NP、NA和NS可能来自北美三重配H1N2亚型SIV,M基因可能来自H1N1/2009。以10~6EID_(50)SIV GX238株病毒鼻腔感染BALB/c小鼠后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及死亡情况,感染后第3 d检测小鼠各脏器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与PBS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感染小鼠40%死亡;在小鼠肺脏和鼻甲中病毒滴度分别达6.3 Log_(10)EID_(50)/mL、4.8 Log_(10)EID_(50)/mL,表明该病毒对小鼠表现出中等的致病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型SIV持续对我国猪群造成威胁,凸显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猪流感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microRNA-124-3p(miR-124-3p)对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感染小鼠所致肺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构建miR-124-3p腺病毒表达载体,通过小鼠尾部静脉注射法构建miR-124-3p差异表达小鼠模型,试验分3组:过表达组、抑制组和对照组。48 h后,各组小鼠鼻腔接种H1N1亚型SIV,每只105 EID50(50 μL)。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平均体重变化率、观察病理切片并测定相关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已成功将pre-miR序列及其sponge序列插入腺病毒的穿梭质粒,并将其共转染293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和抑制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miR-124-3p表达水平分别极显著升高(P<0.01)和显著降低(P<0.05),表明成功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过表达组、抑制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变化率分别为-5.5%、-12.4%和-8.6%。抑制组和对照组均可见肺泡壁增厚,其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内出现纤维蛋白渗出,且抑制组病理变化更为严重,肺泡中还有大量的红细胞浸润;而过表达组仅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肺脏组织较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检测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抑制组炎症相关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miR-124-3p对H1N1亚型SIV感染小鼠所致的肺脏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减轻肺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流感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11月~12月从广东省5个猪场中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115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得到一株猪流感病毒(SIV),对其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RT-PCR检测及全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H1N1亚型,将其命名为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L,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系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与A/swine/Shanghai/2/2005(H1N1)亲缘关系密切。小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导致小鼠轻微临床症状和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但未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分离到病毒,并且对小鼠无致死性,为低致病性SIV。该病毒的分离鉴定为广东地区SIV的流行特点和变异情况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欧洲禽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流行株A/swine/Shanghai/1/2014(H1N1)(SH1)为材料,RT-PCR扩增HA和N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BD载体中,构建HA和NA基因的重组质粒。将HA和NA基因重组质粒及来源于流感病毒高产株PR8的6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和NS)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从而成功构建了重组欧洲禽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疫苗株SH/PR8。以相同病毒剂量接种MDCK细胞,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凝效价,绘制病毒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重组病毒SH/PR8相对于原始野生株SH1在MDCK细胞上具有更高的病毒滴度。重组病毒SH/PR8制备的灭活疫苗经过一免和二免小鼠后,检测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结果显示首免后抗体效价持续升高,4周后抗体效价达到峰值。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体质量下降不明显且未出现死亡,而非免疫组小鼠体质量持续下降并且于攻毒后6d小鼠出现100%死亡。肺脏组织病毒含量滴定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免疫组能够有效抑制SH1病毒在肺脏中的复制,减轻肺脏病理变化。总之,本研究表明重组SH/PR8疫苗候选株相对于原始毒株SH1在MDCK细胞上具有更高的复制能力,制备的重组灭活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能够针对欧洲禽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攻击提供很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河北分离株Z1对哺乳动物小鼠的致病性,试验采用H9N2亚型AIV Z1株感染Balb/c小鼠后,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测量体重、体温、采食量,检测禽流感病毒靶器官肺脏内病毒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应血清抗体水平的情况。结果表明:小鼠感染后表现为采食量和体温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体重减少等明显的临床发病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为肺部严重的淤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渗出。14 d后感染小鼠能产生相应的病毒抗体。H9N2亚型AIV Z1株无需适应就能感染哺乳动物小鼠,说明Balb/c小鼠可作为研究人-禽流感病毒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对小鼠的致病性,本试验对A/swine/Guangdong/2/2012(H1N1)株SIV HA基因进行克隆及遗传分析,并将SIV尿囊液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小鼠,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一般状况、器官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病毒感染后第1、3和7天使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肺脏、脾脏、脑组织中7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研究其对小鼠的致病特性。结果显示,该病毒属于经典SIV,病毒经鼻腔感染后可引起小鼠活动减少、采食量降低,但无咳嗽和死亡;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肺间隔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周围肺泡腔呈代偿性肺气肿;小鼠肺脏、脾脏组织样本中IFN-α、IFN-β、IP-10、IL-1β、TNF-α、IRF-3和IL-10 mRNA含量在感染后第3天均显著升高(P<0.05),而脑组织样本中IL-1β和IL-10在小鼠攻毒后第3和7天均显著上调(P<0.05)。  相似文献   

8.
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我国分离到的猪流感病毒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毒株的HA、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分别选出各个病毒亚型HA和NA基因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设计扩增猪流感病毒H1和H3、N1和N2亚型的2套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流感H1N1、H1N2和H3N2亚型病毒多重RT-PCR诊断方法。采用该方法对H1N1、H1N2、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对扩增得到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比较,表明为目的基因片段。其它几种常见猪病病毒和其它亚型猪流感病毒的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对107EID50/0.1mL病毒进行稀释,提取RNA进行敏感性试验,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2EID50的病毒量核酸。对40份阳性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是H1N1、H1N2和H3N2亚型分别为16份、1份和20份,其它3份样品同时含有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和鸡胚分离病毒结果100%一致。试验证明建立的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适用于临床诊断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序列设计RT-PCR扩增引物,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试验对照,通过优化RT-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双重RT-PCR定型检测方法。同时,运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和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165份猪病料样品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重RT-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28 bp和678 bp左右,可检出最小基因组RNA浓度为2.9×10-5μg/μL。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均从同一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基因定型检测,可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猪流感病毒(SIV)的变异情况,我们2009年11月从河北某养殖场采集呈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40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到一株猪流感病毒,通过RT-PCR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H1N1亚型,命名为A/swine/Hebei/15/2009(H1N1),其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发现,8个基因片段均与2000年左右H1N1人流感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遗传演化显示,该病毒分离株是由2000年人源H1N1流感病毒A/Dunedin/2/2000(H1N1)进化而来。抗原性分析显示该株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经典H1N1病毒株抗原性差异较大。对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并导致小鼠轻微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但不致死小鼠,表现为低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东莞市猪群感染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情况,2015~2017年在东莞市猪养殖场采集猪血清937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H1N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抗体阳性数411份,抗体阳性率为43.86%,其中2015~2017年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83%、57.08%、26.06%。结果表明,东莞市养殖场的猪群普遍存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感染,分析3年的感染抗体阳性率,2015~2017年有下降的趋势可能与猪流感流行的毒株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海兰白鸡模型,本研究选取1株鹅源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简称GD1/96),测定其对4周龄海兰白鸡的半数致死量.感染模型试验中,将30只4周龄海兰白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5只直接感染,5只同居,试验组设置一个重复,将病毒液稀释至104.5EID50,滴鼻、点眼各0.1 mL,对照组接种PBS,感染后24 h放入同居鸡;感染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死亡时间,每天采集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感染组和同居组第3、5 天各剖解3只鸡,采集气管、肺脏、脑、脾脏、肾脏和十二指肠,进行病毒分离;qRT-PCR法分析感染组和同居组第3、5 天鸡肺组织中IFN-α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GD1/96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8.167/0.1 mL,对4周龄海兰白鸡的半数致死量为104.5 EID50.感染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以104.5EID50的攻毒剂量感染海兰白鸡,感染组鸡在感染后8 d全部死亡;在感染和同居3 d后,各组鸡的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均可检测到病毒;感染和同居后第3、5 天,各组鸡的6种组织中均可分离到高滴度的病毒;IFN-α和TNF-α在感染组和同居组的鸡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 <0.05).本试验建立了海兰白鸡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及表达抗流感基因转基因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有3种血清亚型(经典H1N1、类禽H1N1和类人H3N2亚型),危害最重的是经典H1N1亚型。由于该病可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容易诱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和巴氏杆菌等疾病,间接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摸清猪流感的感染情  相似文献   

14.
研究样本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个生猪养殖场,分别采集疑似发生猪流感的病猪鼻拭子样本和濒死猪的肺组织样本,处理后接种到10日龄的SPF鸡胚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采用血清学、RT-PCR、电镜、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测定等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的鸡红细胞的凝集价为1:256,只能够中和H1亚型猪流感特异性阳性血清;RT-PCR结果为H1、N1亚型,电镜下的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约80 nm,具有囊膜,同时表面有刺突和纤突,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 D_(50))为10(-5.17)/0.1 mL;该病毒对热、胰蛋白酶、氯仿及乙醚均敏感;从以上病毒特性的研究,可以判定分离得到的病毒为H1N1亚型的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24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正常尿囊液,感染组小鼠鼻腔接种含有1.2×105 PFU H9N2 AIV的尿囊液.收集对照组小鼠在第0、33天和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第4、8、21和33...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对西班牙养猪密集地区进行的猪流感病毒(SIV)血清学和病毒学调查结果,其目的是检测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是否和在欧洲其它地区一样也流行于这些地区。在西班牙北部和东部地区100个未接种猪流感疫苗的繁育群采集了600份母猪血清,以进行抗H1N1、H3N2和H1N2亚型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HI);再借助鸡胚病毒分离法和商品薄膜免疫分析法,对采自有呼吸道疾患的225份病猪肺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猪流感病毒。通过HI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再辅以cDNA部分序列的测定,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对血清所作的HI试验表明,在83%受测猪群和76·3%受测猪中至少存在抗一种猪流感病毒亚型的抗体。在受检的600份母猪血清中,仅含抗H1N2、H3N2或H1N1亚型病毒抗体的样本数分别为109份(占总样本比例的18·2%)、60份(10%)和41(6·8%)。从有呼吸道疾患的猪肺样本中分离到12株H3N2亚型病毒、9株H1N1亚型病毒和1株H1N2病毒。对H1N2亚型分离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436个核苷酸序列进行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其身份。显然,猪流感依然流行于所研究猪群中,同时一种新的亚型病毒(即H1N2亚型病毒)可能正在开始流行,并且也在西班牙引起了临床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荧光RT-PCR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的序列,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结果表明:荧光RT-PCR方法可以特异、高效地检测临床样品。说明该方法能够用于临床及实验室猪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检测,及时、有效、科学地指导辽宁省猪群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09,30(10)
发生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人感染猪流感病毒A(H1N1)致死性病例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担心这种猪流感病毒可能引发全球的大流行。并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目前已证实甲型H1N1病毒可在人际间传染,疫情前景难测,到5月8日为止已蔓延至36国,其中有23国/地区已有确诊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将猪流感更名为A(H1N1)型流感,中国卫生部也已将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本刊就猪流感病毒的症状及普通的防治方法做一综述,增进人们对猪流感病毒的认知和了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19.
选用分离于湖北省某2个城市活禽市场的2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A/chicken/Daye/DY0602/2017)和(A/chicken/Jinmen/JM0305/2017),将病毒以10~(7.0) EID_(50)/100μL的剂量滴鼻感染28日龄鹌鹑,均未见明显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2个毒株均可导致鹌鹑心脏、肺脏、气管、喉头较为严重的病理损伤,且毒株DY0602感染组鹌鹑比毒株JM0305感染组鹌鹑心脏、肺脏组织表现出更严重的病理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毒株DY0602感染组鹌鹑肺组织中病毒表达量更高。这些数据表明,鹌鹑对活禽市场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易感,并且不同地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导致鹌鹑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差异,建议加强对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进而及时为鹌鹑禽流感的防控制定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H5N3亚型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7年浙江省分离到的一株H5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K/ZJ/S1368/2017(H5N3)]进行了遗传演化分析及小鼠感染性实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株病毒的HA蛋白裂解位点处仅含一个碱性氨基酸,属于低致病性AIV。同时,该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与H5N7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聚合酶碱性蛋白2(PB2)基因和核蛋白(NP)基因与H10N7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碱性聚合酶蛋白1(PB1)基因与H1N1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酸性聚合酶蛋白(PA)基因与H6N2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与H10N3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基质蛋白(M)基因与H3N8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非结构蛋白(NS)基因与H1N1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其基因来源复杂。小鼠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无需提前适应即可以在小鼠肺脏和鼻甲中复制,小鼠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其体质量变化不明显,表明该病毒对小鼠呈低致病性。本研究通过对该H5N3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病毒基因来源复杂,无需提前适应就可以在小鼠体内复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提示应当持续加强对H5N3亚型AIV的监测和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