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两年沿松花江一带陆续出现放牧绵羊以消瘦、贫血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病羊后期出现跟不上群、贫血严重、趴卧不起的症状,最后衰竭死亡。畜主用抗生素和中药抗病毒药物等各种方法治疗均无效果,后经用血虫一针净治疗,治愈率高达80%以上,经鉴别诊断疑似感染东毕吸虫。下面笔者就绵羊血吸虫病的防治作一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羊血吸虫分为日本分体吸虫和东毕属血吸虫。而日本分体吸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省区,发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道里区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绵羊180只,从2004年10月份开始,当年生的绵羊开始陆续死亡,畜主曾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不见好转,来我站诊断时,已死亡26只,死亡率14.4%。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多种消化道线虫与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和羊痒螨等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绵羊病死现象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检测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用廖党金改进的方法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同时诊断及防治,随机抽样试验场56只绵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和计数,结果56只绵羊全部感染寄生虫病,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片形吸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及消化道其它线虫;有48只绵羊感染片形吸虫病,感染率85.7%,56只绵羊均感染线虫病,感染率100%。将该56只绵羊分组,42只绵羊治疗和14只绵羊对照,即A组试验10只(未成年羊),对照4只;B组试验13只(2~2.5岁),对照5只;C组试验19只(3岁以上),对照5只。用复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42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转阴,转阴率100%;对照14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均未转阴;治疗绵羊中41只线虫虫卵转阴,即转阴率97.6%,对照14只绵羊的线虫虫卵均未转阴。表明用廖党金方法可以同时对绵羊的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作诊断,该复合药物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为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内的一种内寄生虫。它的寄生常造成急性或慢性胆管炎,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导致畜体瘦弱,皮毛质量降低,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死亡。据调查,乾宁种畜场1960年一群500余只的藏羊,因感染肝片吸虫死亡373只;甘孜县冷达牛场的110余只绵羊,因患本病亦死亡99只。又据我所陈德明等同志1963年和1965年在炉霍等县的调查,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为63.9%,平均感染强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10年4月6日,河南县优干宁镇德日隆大队刀旦家放牧饲养的326只绵羊,相继开始患病,病程一般较长,3~5d不等,多数以死亡告终,只有个别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患病,于24h内死亡。初期牧户运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进行肌肉注射,效果不太明显。患病绵羊主要为绵羊群中的成年绵羊,特别是成年去势公绵羊,而绵羊群中的羔羊则很少患病。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1日,尖扎县坎布拉镇拉军村的绵羊,开始陆续患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绵羊患病死亡原因为绵羊痘与坏死杆菌混合感染,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下旬以来,河北衡水某养殖户的绵羊陆续出现以发热、眼结膜潮红、腹泻、呼吸加快及迅速消瘦等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头孢类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见效果,陆续死亡43只,后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绵羊泰勒焦虫和双腔吸虫混合感染,经及时采取防治和对症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尼龙筛淘洗法对青海省互助县农户散养的50只绵羊进行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率为66%,感染强度为213(27-960)/g粪便。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甘肃省临夏回族聚集地中绵羊双腔吸虫的自然感染情况,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屠宰场进行调查。首先经过形态学观察,对疑似病原进行分离,再通过PCR方法及DNA测序来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在350只绵羊中共发现8只绵羊感染了双腔吸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8只绵羊感染的双腔吸虫均为矛形双腔吸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默勒镇老日根村、才仕土村和海浪村的共60只绵羊进行了同盘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其中老日根村和海浪村各25只绵羊、才仕土村10只绵羊。结果:老日根村绵羊同盘吸虫感染率68.0%(17/25),才仕土村感染率20.0%(2/10),海浪村感染率为0(0/25),平均感染率为31.67%,平均感染强度187.1条,感染范围0~577条。检出鹿同盘吸虫(Paramphistomum.cervi)、后藤同盘吸虫(P.gotoi),隶属于同盘科(Paramphistomatidae)同盘属(Paramphistomum);鹿同盘吸虫感染率26.7%,平均感染强度282.9条,感染范围61~405条;后藤同盘吸虫感染率8.3%,平均感染强度87.2条,感染范围32~172条。结果显示默勒地区因村间草场类型存在一定区别,绵羊同盘吸虫感染情况也有差异,以鹿同盘吸虫寄生数量为多,后藤同盘吸虫寄生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尼龙筛淘洗法对互助县双树乡什字村农户散养的30只绵羊进行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率为66.67%,感染强度为226(20-1060)/g粪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初步了解内蒙古中部地区典型草原的轮牧方式对绵羊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是否有影响以及常用抗蠕虫药的驱虫效果,试验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进行了绵羊群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试验。首先针对试验区域不同草场类型和放牧方式划分采样点,随机采集一定数量绵羊新鲜粪样,采用寄生虫学粪便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查法对各样品的虫卵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在掌握该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和优势虫种的基础上,选取一定数量的感染程度较强的绵羊,给予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双羟萘酸噻嘧啶、硝碘酚腈以及盐酸左旋咪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群消化系统蠕虫总感染率为73.5%,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0.9%,绦虫感染率为3.5%,吸虫感染率为0.6%。草场类型对该地区绵羊蠕虫感染率的影响不大,其线虫、绦虫和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3%~59.1%、1.5%~3.4%和0~1.7%。放牧方式对绵羊蠕虫感染率有明显影响,轮牧和定居放牧方式绵羊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8%和72.5%,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5%和2.4%,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和0.6%。伊维菌素已完全失去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作用,阿苯达唑和双羟萘酸噻嘧啶的驱虫效果亦很差,而硝碘酚腈和盐酸左旋咪唑对线虫具有较强的驱虫效果。说明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比较严重,且所流行的优势虫种已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均产生了高度耐药性,轮牧方式对绵羊线虫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一起疑似弓形虫感染绵羊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以及针对性治疗和控制,诊断该群绵羊疾病由弓形虫感染引起,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羊群弓形虫感染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双腔吸虫病为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据报道有3种双腔吸虫可以感染羊。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的种类,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胆管分离的吸虫根据虫体形态学初步鉴定为枝双腔吸虫;PCR扩增吸虫的r DNA ITS序列,测序后经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枝双腔吸虫同源性达到99.8%;基于ITS-2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不同宿主来源的枝双腔吸虫聚集在同一个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枝双腔吸虫。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种类有了初步了解,并为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临洮县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2016~2020年,采用蠕虫剖检术检查屠宰绵羊(生产淘汰的成年羊)6610只,发现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率为49.7%,感染最高的南部阴湿区68.4%,最低的干旱山区23.7%。受降雨量的影响,感染最高的年份2019年59.7%,最低的为2016年37.7%。数据显示,成年绵羊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比较高,呈地方流行性,严重危害羊产业发展。加强科普宣传培训,宣传肝片吸虫潜在性的危害,提高群众认识,定期驱虫预防,及早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螨虫病是阿瓦提县绵羊较多发的有体外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寄生虫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危害大的特点,不仅对绵羊的生长发育,产毛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养羊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两例绵羊螨虫病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肉眼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第一病例确诊为疥螨感染,另一病例确诊为痒螨感染,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冀南地区农户所饲养的绵羊山羊经常出现大量死亡,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逐渐消瘦,颌下等多处水肿、贫血、黄疸,有的发热,有的不发热绵羊比山羊发病严重。经过笔者对多例病死羊的剖检及显微镜检查,发现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病因为莫尼茨绦虫、双腔吸虫和附红细胞体病,死亡的羊只感染了其中一种或两种,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寄生于绵羊、山羊胆管中,不仅使家畜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感染严重时还可造成家畜大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玛沁县绵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11年7月~10月在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6年7月5日,广东省某黑山羊养殖场(存栏约200只)发生山羊不明原因发病及死亡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50%和20%。剖检病死山羊,可见严重腹水、肝脏损伤等病变,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在肝脏组织及胆囊中发现大量肝片吸虫。结合发病情况和病死羊的剖检特征等,确定该群山羊发病及死亡原因为肝片吸虫感染。按照肝片吸虫病感染治疗原则,采取药物治疗及羊群隔离等综合防控处理措施,1周后回访,除此前严重感染的羊只死亡外,未有新增发病和死亡病例,羊群逐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吐尔尕特口岸区域内牛、羊体内寄生虫情况,采用常规剖检法,对吐尔尕特口岸范围内的6头牦牛、14只绵羊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经检查绵羊感染寄生虫13只,从绵羊体内检出寄生虫9种,感染率92.8%,牦牛感染寄生虫6头,牦牛体内检出4种,感染率100%。证明口岸区域内牛、羊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其中牛、羊棘球蚴、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为人畜共患病,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口岸范围内动物寄生虫病的疫情监测和当地牛羊出口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