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生东北虎主要消化管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例初生东北虎主要消化管进行了大体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东北虎的食管起始于咽,分为颈、胸、腹三段。胃是单室胃,黏膜分为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各部界限不很明确。肠管较长,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盲肠不发达,呈圆锥形短粗盲囊状突起,与回肠之间无韧带连接,并且与回肠和结肠共同开口。  相似文献   

2.
3.
对 1 6例 (雄 1 0 ,雌 6 )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 ae)的消化管进行了观察描述 :高原鼠兔的舌上有丝状、菌状、轮廓和叶状乳头 ;齿式为 2 2 0 321 0 2 3;单室胃 ,容积 3 2~8 0mL ;小肠平均长度为 970 1 7 88 0 8mm ,为体长的 7 31±0 2 8倍 ;大肠平均长度为 5 5 8 39± 6 6 39mm ,为体长的 4 2 1± 0 36倍 ;小肠与大肠总长度为 1 5 2 8 95± 1 4 7 78mm ,为体长 (1 32 78mm )的 1 1 5 2± 0 5 9倍 ;盲肠为 2 0 4 34±2 6 98mm ,为体长的 1 5 4倍。回盲口有盲小管 ,盲肠螺旋褶上有长丝状乳头 ,盲结口有盲结口瓣 ,盲结口下接结肠网状部。  相似文献   

4.
海狸鼠消化管显微及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镜、电镜和组织化学技术,对 10 只成年海狸鼠消化管的食管、胃底、小肠和大肠壁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H E 染色,海狸鼠食管粘膜上皮细胞角化程度较高,胃底腺壁细胞的数量几乎与主细胞的相等或稍多,小肠肠腺底部含有大量潘氏细胞; Schiff 氏染色,胃粘膜的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颈粘液细胞、十二指肠腺的粘液细胞、肠腺的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均为阳性; M assonfontana 氨银法染色,在胃底腺和肠腺内均见有银亲合细胞。扫描电镜下,胃粘膜表面见有较多胃小凹,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形成许多指状突起。透射电镜观察,胃底部壁细胞中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细胞内小管发达,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密集排列,细胞间见有连接复合体结构,胃底腺和肠腺内见有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5.
运用常规HE染色方法研究黑龙江籽鹅消化道的组织结构随日龄变化(1日龄、10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籽鹅日龄的增长,消化道管壁变厚,腺胃浅层分布的管状腺增加,肌胃固有层的沙囊腺的数量增多,小肠和大肠绒毛内杯状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野生黄鼬消化管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组织学观察,探讨野生黄鼬消化管的组织结构特点.将8只野生黄鼬经乙醚麻醉后处死,解剖取食管、胃、小肠、大肠,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野生黄鼬食管的黏膜为复层扁平上皮,食管腺发达,肌层以骨骼肌为主.胃贲门部有发达的皱襞和贲门腺;胃底腺有大量的主细胞和壁细胞;胃大弯部的腺体以壁细胞为主,仅有少量主细胞;胃幽门部有发达的幽门腺和大量壁细胞.十二指肠黏膜层有小肠腺,内有潘氏细胞存在,黏膜下层含有十二指肠腺;空肠可见孤立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及集合淋巴小结.结肠无皱襞和肠绒毛,大肠腺排列紧密,其中杯状细胞特别多;直肠固有膜内有发达的大肠腺.所以野生黄鼬消化管的特点是胃各部胃腺发达,壁细胞特别多.  相似文献   

7.
对1例亚洲象骨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亚洲象头骨内额窦腔体大,颈椎椎体短,胸廓宽大,腰椎仪3枚;前肢发达,桡骨细而弯曲;后肢股骨长;掌骨和跖骨短小;前后肢为5指(趾)。  相似文献   

8.
鲤鱼饲料     
顾华孝 《饲料工业》1996,17(3):18-23
鲤鱼饲料国内贸易部南京经济学院顾华孝鲤鱼,是我国的一种大宗食用鱼,尤其在北方地区一直具有相当广泛的销售市场。近些年来,我国鲤鱼的饲养地区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之对于鲤鱼饲料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正在相应提高。为此,本文根据我国和世界鲤鱼主要养殖国家——...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果子狸消化管的组织结构研究,报道了果子狸的胃、食道和大肠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鳖消化道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 HE染色、碱性磷酸酶反应 (AKP)、PAS反应和甲基绿 -派若宁染色 ,对鳖消化道各段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鳖食管粘膜上皮内有毛细血管分布 ,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内无腺体分布 ,但高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为粘液性细胞。胃粘膜表面无明显的贲门区、胃底区和幽门区之分 ,胃腺细胞呈嗜伊红着色 ,还未分化为主细胞和壁细胞。小肠占肠道总长的 6 / 7,但从前向后结构基本相似 ,很难区分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3段 ;小肠绒毛发达 ,但缺乏中央乳糜管 ,也没有小肠腺 ,肠腔内侧有一贯穿全长的皱襞。大肠皱襞和绒毛稀疏短小 ,未见大肠腺。鳖消化道的基本形态构造、各种细胞的分布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较大的不同 ,与其他水生动物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丰富长耳鸮的形态学资料,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长耳鸮有锋利的角质喙以利于撕裂食物;舌后端左右分叉,而且分叉的两侧各有一排尖端后指的角质栉状突,可以防止食物滑落;食管位于气管和颈椎之间,有较大的收缩性;嗉囊不明显;食道胸段粗大,伸缩性强;肌胃壁薄而无明显角质膜,在很大程度上用来进行化学消化,而不是起到研磨的作用;肠道较体长略长,其中小肠为肠道内最长的一段,具有不甚发达的双侧盲肠。并将长耳鸮消化系统与部分肉食和植食性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时放牧对滩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断奶后1.5个月、初始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即A组:放牧12 h,B组:放牧8 h+精料,C组:放牧4 h+精料,D组:放牧2 h+精料,E组:柠条+精料。饲喂120 d后屠宰,取消化道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放牧时间延长,滩羊复胃和空肠重量(%空腹体重)增加,其中A组显著高于E组(P<0.05)。此外,限时放牧还可增加瘤胃乳头高度和降低瘤胃乳头宽度,C、D组瘤胃乳头高度均显著高于E组(P<0.05),而B、C组瘤胃乳头宽度均显著低于E组(P<0.05)。随放牧时间的延长可增加空肠肠绒毛高度,且A、B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5),但较C、D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适宜放牧和补饲条件下,C、D组消化道有较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仔猪消化道菌群变化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健康和腹泻仔猪消化道内(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7个部位菌群取样后进行培养和分离鉴定,研究健康和腹泻仔猪间不同菌群关系的差异,揭示维持仔猪的正常消化代谢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和结构。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健康仔猪消化道内数量最多的菌群,为优势菌群;韦荣氏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在仔猪发生腹泻时明显增多,为有害菌群。有害菌群的增多抑制了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6.
黄鳝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肠卷石蜡法 ,对幼鳝和成鳝的消化道全长作纵切片 ,HE染色显示消化器官组织结构 ,嗜银法显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结果显示 ,黄鳝消化道为一直形管道 ,主要由食管、胃、前肠和后肠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哺乳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基本上由 4层组成。但食管上皮为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复层上皮 ,除胃体部外 ,其余器官内均缺腺体。本研究还显示了各器官连接部的结构变化。上述器官内均有散在分布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表明黄鳝消化道还是一个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7.
植物多糖因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分子识别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就植物多糖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畜禽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鸡的消化道内定植着大量的正常菌 ,主要有乳酸菌、拟杆菌、梭菌、肠杆菌等 ,他们对于维持机体健康、提高抗病能力以及营养、免疫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 ,正常菌群与鸡机体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 ,就可导致机体发病。微生态制剂可以最大限度维持这种平衡 ,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文章对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的消化特点、种类和数量、生理作用及机理 ,消化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及危害、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灰鹤的形态学资料,对灰鹤的消化管进行了解剖和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灰鹤具有发达的舌,能防止食物从口中滑出;食管内壁具有发达的纵向皱襞,是一个易于扩张的肌性管道;无明显嗉囊;腺胃内壁黏膜上均匀分布小而多的圆形乳突;肌胃发达,内壁具有黄色的类角质层;小肠发达,为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盲肠发达,具有杂食鸟类消化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