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每667平方米能净产成鱼200公斤-300公斤,水稻增产10%-15%,可获利1500-2000元。一、养鱼田的选择和准备。长江以南地区地势低洼、没有污染水源的一晚稻田最适于冬闲养鱼。一晚收割后,抢时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90-120厘米、宽60-80厘米,并锤打  相似文献   

2.
米泉市水稻面积0.8万公顷,有充足的水源,面积比较集中,增产稻谷5%~8%,产鱼50-80千克,667米^2增产效益200~320元。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的新常识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又一条。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稻田养鱼的历史及意义,剖析了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现代稻田养鱼的新模式和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5.
6.
杨俊 《农技服务》2006,(11):29-29
用沼液、沼渣稻田养鱼,与一般稻田养鱼相比,每亩可增产水稻3%、鱼18%,节约碳氨25公斤,亩稻田可节本增效200~300元,经济效益显著。(一)稻田整理养鱼稻田的建设有三种形式。(1)传统式:插秧前,在田中每隔4~5米挖深为0.25米、宽为0.3米的井字形鱼沟。田梗加高至0.4米以上。鱼沟交  相似文献   

7.
总结稻田养鱼技术,包括稻田准备、鱼种放养、投饲、施肥、日常管理、捕捞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提高稻田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养鱼的稻田里施肥,既要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又不能危害放养于稻田里的鱼。因此,不管施用化肥还是粪肥,都要注意适当的浓度。一般稻田,只要保持有16.5厘米以上的水,施肥对鱼的影响就不太大。在放水晒田时,要将鱼集中到水沟内或田角的养鱼坑内,使鱼少接触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9.
10.
11.
稻田养鱼通过修建一定形式的稻田养鱼工程,建立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1.稻田养鱼的好处(1)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稻鱼可增收数百元。水稻在原有基础上增产5%~10%,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从水稻品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孙永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38-138
该文阐述了稻田养鱼过程中,养鱼稻田的选择与建设,鱼种的放养与搭配、稻田养鱼的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稻田养鱼产量?我县通过4年来的推广实践,总结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2.稻田工程建设。收完稻谷后,把稻草还田,用作鱼饲料和肥料。用原田四周的土把田埂垒高至1米,使田埂基部宽50厘米,顶部宽30厘米,进水口埋直径为15厘米的塑料管,在出水口处设排洪口,排洪口用网眼比鱼种小的钢网作拦鱼栅。  相似文献   

16.
17.
稻田生态养鱼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养殖淡水鱼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且现代人越来越提倡纯天然无污染栽培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喜欢稻田养鱼的方式.稻田生态养鱼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田产量,减少稻田种植成本,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为了进一步推广稻田生态养鱼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稻田养鱼的基本过程以及主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稻田生态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随着绿色农产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纯天然无污染栽培技术的强烈提倡,稻田养鱼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本文主要围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稻田养鱼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促进稻田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包括养鱼的条件和设施、水稻品种选择、稻田养殖鱼种选择、鱼种放养、稻田养鱼管理、日常管理、鱼病防治和稻田捕鱼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稻田养鱼。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殖方式。许多农户希望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利用稻田水面培育鱼种或养食用鱼。下面谈谈稻田养鱼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一、养鱼准备首先要选择好养鱼稻田。早、中、晚稻田都可以养,尤以中稻田和一季晚稻田适宜。养鱼的稻田要求发大水时不致淹没,天旱时不致干枯;田埂高不足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