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部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秸秆要切碎。把玉米秸秆趁鲜铡成3~6厘米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近年来我国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新技术,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环境,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注意事项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作为持续性生产措施,在河南省逐步得到普及,特别是许昌市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部分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掌握得不到位,在应用中难免产生一些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由于秸  相似文献   

4.
浅析玉米秸秆还田数量与产量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艳忠 《现代农业》2009,(11):40-41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实施秸秆还田还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作物增产,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既省工省时又能培肥地力,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不规范,还田后的麦苗出现出苗率低,黄化甚至死苗现象。本文论述了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还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年来已得到普及推广并产生了良好经效益。据调查,该项技术应用8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41%,且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土壤抗灾能力显著提高。但生产上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地块产生了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率低、苗黄、苗弱及越冬死苗现象,并由此而减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作物的茎、叶、头粉碎还田,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减少虫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作物收获后,用机械将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点。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及避免腐烂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变废为宝。据测算,机械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38%、全氨含量增加0.090%、全磷含量增加0.003%、全钾含量增加1.674%。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就是把秸秆切碎后直接撒在地表或深翻到地下。秸秆直接还田能节省劳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若还田方法不当,也会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必须注意以下6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我省海西地区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效果,制定适于青海省海西地区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措施,探索适宜青海高原高寒低温低湿条件下秸秆腐熟技术,大力推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稳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我省自2010年开始在海西地区实施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通过小麦、马铃薯等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的实施。减轻了项目区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层结构的破坏,加快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理化性状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植物有机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的性质,左右着土壤肥力水平。多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变差,持水量降低,保肥、供肥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缓冲作用减弱,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解功能变差,土壤综合肥力下降。为此,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摸清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佳技术途径,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保证国家粮食安定,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清 《当代农业》2010,(22):48-48
一、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湿玉米秸秆内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氮量0.6l%,含磷量0.27%,含钾量2.28%,有机质含量能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通过4年的试验示范,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作物产量。稻草覆盖小麦、蚕豆能提高土壤表层湿度和温度,提高出苗,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据测算,全国有各种作物秸秆5亿多吨,含氮280多万吨、磷近60万吨、钾57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25%,并且还有大量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下,如耕地每年667平方米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千克,可增产粮食25千克以上,并能补偿土壤有机质的损耗。实验表明,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巾,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结、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秸秆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硫和丰富的腐植酸、有机质等,是较好的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培肥地力措施,能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部直接粉碎还田种植小麦,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秸秆还田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对比,研究了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均高于常规种植模式;两种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变化并无显著差异;在土壤养分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高于玉米常规模式;在产量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比玉米常规模式下的产量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6.4%.  相似文献   

18.
正在麦收过程中,用收割机将麦秆打碎,实现小麦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实践证明,连续进行秸秆还田2~3a后,土壤结构明显改善,保水保肥性能明显提高,作物增产潜力明显提升。但是进行秸秆还田需要注意3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培肥效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设秸秆还田+施肥、秸秆还田+不施肥、秸秆不还田+施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4个处理,通过定期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定期调查玉米生长动态指标,最后测产和考种。[结果] 秸秆还田区与不还田区相比较,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增加。反映出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产量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稳产、高效、环保等优点,是一项较佳的培肥地力和增产措施,可在大方县玉米种植地区加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5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笔者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