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所引起的,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高、病程短.临床上该病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本病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病毒株对3周龄以上鸡超过20%死亡率;另一方面,雏鸡在早期感染本病后会引起严重、长期免疫抑制.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种疗法或维持治疗方法能改变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感染过程. 一、病例介绍 1.发病症状 70团某养殖户饲养10日龄罗曼雏鸡3 000多羽,暴发传染病,死亡率高.病初鸡群精神尚好,之后发现少数雏鸡突然死亡,鸡群精神萎顿、腹泻、颤抖、极度虚弱,食欲逐渐消失,脱水严重,直至虚脱而死.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3~6周龄雏鸡对本病最易感.鸡群早期感染有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导致鸡的免疫抑制,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靠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高而且危害也最大,如何降低鸡群对本病的易感性呢?一、易感原因1、母源抗体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主要取决于体内法氏囊抗体水平的高低,体内法氏囊病抗体越高易感性越低,法氏囊病抗体越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安徽省8个鸡场、7个不同地方品种鸡开展了ALV-J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安徽省被检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被检测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49.9%,甚至部分鸡场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86.2%。AHDF5品种鸡个体阳性率高达86.2%,其次为AHDF2、AHDF6、AHDF3、AHDF7、AHDF4和AHDF1品种鸡。4个周龄段的鸡群均有ALV-J抗体阳性鸡,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2周龄以下鸡群ALV-J阳性感染率相对较低,为7.1%;随着周龄的增大,ALV-J阳性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高达50%。[结论]安徽省地方品种鸡中ALV-J的感染非常严重,应及早对ALV-J进行净化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贫血因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鸡再生不良性贫血(骨髓障碍引起的贫血)。病毒在分类上的位置未确定,故称鸡贫血因子(CAA)。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1979年日本首次分离到此病毒,以后在德国、瑞士、荷兰、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许多国家发现该病,其危害在程度日益加重。我国在进口鸡群中也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从临床病理解剖观察,在我省也疑有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贫血、皮下及肌肉出血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可以导致鸡群100%的死亡率,是一种重要疾病,需要严加防范。本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深度剖析,为养鸡场在防控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菌环境中鸡白痢病传播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无菌笼具复合体,使雏鸡处于微生物群受控和严格隔离状态,把鸡白痢病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截然分开,以便研究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9%的阳性鸡群后裔,可以从其体内分离到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而阴性鸡群为5%。两周龄内保护雏鸡免遭外界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感染,在本病的生态防制上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中的一个症型(另有呼吸型、腺胃型、生殖异常型等症型),多发于20~60日龄的雏鸡,由于本病是病毒性疾病,较为难治。雏鸡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左右,6周龄以上鸡死亡率也在0.5%~1%上下,且康复鸡常见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9.
一、育成期(43~126日龄)1.转群和脱温一般要转群2次。第1次是6周龄雏鸡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17~18周龄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4~6小时停料;转群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时要根据鸡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调整,体重小的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上层,体重大的放在下层。对于严重发育迟缓的鸡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0.
吴毅 《中国畜禽种业》2013,9(8):140-14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法氏囊及其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大量坏死病理变化为特征。1流行特点发病鸡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最早可发生于1日龄幼雏,晚者产蛋鸡群亦可发病,一般侵害2~11周龄的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业科学》1993,(2):86-86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是一种破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3-10周龄鸡.1日龄雏鸡爆发本病的报道很少。1992年3月我们在乌鲁木齐市遇到一起1日龄雏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病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假母鸡 假母鸡也称假产蛋鸡,多是由于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2周龄前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导致输卵管发育不全,长到成鸡阶段虽然外表像产蛋鸡而实际并不产蛋。 二、假母鸡的确诊 诊断依据:1.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2周龄前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进入产蛋期后产蛋率较低的鸡群可以怀疑其中有假母鸡。2.在早晨鸡群未产蛋前进行直肠触摸检查,见耻骨开张3指但经数日检查未见有蛋的鸡即是假母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苏中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的感染情况,分别对苏中地区主要的养鸡场、家禽屠宰场和家禽自由交易市场进行采样,将血样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I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率。结果表明:江苏泰州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61.35%,扬州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52.13%,南通地区的平均阳性率为41.36%,可见苏中地区存在鸡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病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损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 ,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为特征。本病不仅能造成雏鸡的大批发病和死亡 ,而且增加了雏鸡对多种疫病的易感性 ,现已被认为是鸡的仅次于鸡新城疫和鸡马立克氏病的第三大疫病。1 流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 ,只有鸡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2~ 15周龄的鸡 ,3~ 6周龄的鸡最易感此病。本病往往突然发生 ,传播较快 ,一旦发现病鸡 ,同一鸡舍的鸡在短时间内都会被感染。病鸡是传染源 ,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2 1 临…  相似文献   

15.
<正> 新城疫、白痢、球虫是刚出壳后的雏鸡三大病害,如果不加以认真地防治,常会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一般在春、夏两季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病鸡与健康鸡的接触而传染,流行快,死亡率高,往往在数天内就会使鸡群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病死亡。病鸡严重下痢,呼吸困难,并伴有神经症状,潜伏期为3~5天。 1.1 预防措施。一般专业养鸡户或小型养鸡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免疫接种措施。 1.1.1 在安全期。一般1~3周龄的雏鸡  相似文献   

16.
宋树平 《农技服务》2006,(11):43-43
肉鸡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状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疾病。该病常导致鸡只死亡或降低鸡的生产性能,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损失。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2~7周龄的雏鸡,特别是地面平养的肉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正常鸡群的发病率为1.5%~37.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系的鸡群对IB敏感性不同,但普遍认为鸡是IB的唯一自然宿主。对于IB所有年龄的鸡都易感,但感染主要侵害1-4周龄的幼鸡和雏鸡,并引起死亡,随着鸡年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加强。 IBV自然感染通常在48h内出现症状。人工接种后,从第24h到第7天始终可以从鸡气管、肾、法氏囊中分离出病毒。雏鸡感染后症状严重,死亡率主要取决于病毒株的毒力及鸡群抵抗力,一般死亡率可达20%~30%,有报道,腺胃型IB雏鸡死亡率可达95%[5]。炎热、寒冷、拥挤、通风不良及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缺乏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IBV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播速度快,距离远。IBV感染的持续性很难确定,有报道证明人员和设备污染也是鸡群间歇传播的潜在威胁[6,7]。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破坏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本病的病原隶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特点是发病急、感染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3~6周龄幼鸡易感,死亡率达20%。雏鸡早期感染本病毒后,由于产生B淋巴细胞的法氏囊遭到严重破坏,致使B淋巴细胞减少,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使患病雏鸡丧失或降低对多种有效疫苗的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近年来危害蛋鸡养殖业较为严重的细菌性鸡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鸡主要以打喷嚏、甩鼻、流鼻涕、流眼泪、颜面发生肿胀和水肿为主要发病特征。一般鸡群感染后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短则1~2天,长则也不过4~7天就会导致整个鸡群发病,且发病鸡易反复发作。鸡传染性鼻炎对各个年龄段的鸡群均可感染,雏鸡感染后可影响其生长速度并降低育成率,  相似文献   

20.
<正>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鸡传染性鼻炎近几年有上升趋势,本文根据济源市的发病情况,对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1流行特点1.1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鸡以及康复后的带菌鸡,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均易感,但1周龄内的雏鸡对此病有较强的抵抗力,1~4月龄蛋鸡群发病最多,育成鸡、产蛋鸡发病较多。鸡群产蛋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