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木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该文对我国沙棘木蠹蛾的发生现状和主要成灾原因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沙棘木蠹蛾已成为制约沙棘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立地条件差、树种或品种单一、对该害虫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很少以及监测技术缺乏是沙棘木蠹蛾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控制策略是在系统进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性引诱剂和环境协调性药剂应用技术,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开展沙棘抗旱抗虫品系选育,转变营林模式,最终建立起有效控制沙棘木蠹蛾灾害的综合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孝达 《沙棘》2004,17(2):11-13
沙棘木蠹蛾(Holcocelus vicarius walker)是目前沙棘林区主要蛀干害虫,造成沙棘大面积死亡。该虫2年1代跨3个年度。其防治方法主要用磷化铝堵塞虫孔熏杀幼虫,化学药剂喷杀初孵幼虫及灯诱、性诱、人工捕杀等实行综合治理,效果可达90%以上。文中还记述了沙棘两种主要蛀干害虫沙棘木蠹蛾与沙柳木蠹蛾在幼虫与成虫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便于在防治工作中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沙棘木蠹蛾是以危害沙棘为主的一种钻蛀性害虫,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从在内蒙古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沙棘木蠹蛾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自治区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内蒙古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及农林经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危害和扩散。  相似文献   

4.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 isk Analysis)方法,从沙棘木蠹蛾在国内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沙棘木蠹蛾的危险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立足当前、兼顾长远,采用生态管理技术,持续控制沙棘木蠹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沙棘木蠹蛾综合治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沙棘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在寄主主干和根茎内蛀食危害。近年来,在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发生大面积危害,并呈加剧之势。作者详细调查了沙棘木蠹蛾在辽宁的危害,开展了化学防治试验和沙棘林分大面积营林改造等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的危害与林龄成正比,林龄愈大危害愈重;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沙棘受害程度无明显差别;采用营林改造技术林分生态系统恢复快,效果明显,中度受害的林分平茬更新当年即可丛生枝条,2 a即可成林,是控制沙棘木蠹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沙棘木蠹蛾主要为害沙棘,亦加害榆,山杏,沙枣等,该虫在我区凉成4年-代跨5年,以幼虫越冬,老熟幼虫于6月初入土蛹,成虫于6月末始见羽化,7月达羽化盛期。此虫产卵量少者27粒,多者625粒,7月初始见初孵幼虫,幼虫有13个龄期。  相似文献   

7.
沙棘木蠹蛾幼虫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干基喷雾、浇根、排粪孔注药、熏蒸等化学防治方法防治其幼虫,进行了大量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些防治方法中,只有磷化铝熏蒸可称得上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夏季日均温在21-25℃时,以每株树1丸(3.2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防治效果可达82.61%,防治成本为191.4元/hm^2。  相似文献   

8.
梁树军 《沙棘》2005,18(3):21-22
沙棘木蠹蛾对沙棘危害十分严重,应用20%中西杀菊酯500倍液,50%对硫磷1000倍液,3%钾拌磷粉剂,采取灌根或树干基部埋粉剂的方法防治其幼虫,30天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沙棘木蠹蛾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木蠹蛾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成灾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从沙棘木蠹蛾的成灾原因、生物生态学特性、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引诱剂,以及天敌种类和自然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右玉沙棘木蠹蛾成虫种群动态变化现状,利用沙棘木蠹蛾性诱剂在林间开展监测试验,并与2006年至2009年间的监测数据相比。结果表明,2006年至2009年沙棘木蠹蛾发生程度大幅度上升,而到2019年沙棘木蠹蛾的发生程度明显降低。沙棘木蠹蛾性诱剂在林间的监测和诱集效果明显,优势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 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 cm左右,蛹期31 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 d,雌虫寿命3~8 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2.
虫生真菌在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上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流行情况,对内蒙古准格尔旗某沙棘林中的虫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到11个虫生真菌标本。经实验室显微观察鉴定,其中1个为雷州被毛孢Hirsutella leizhouensis侵染,1个为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侵染,9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分离纯化得到7株球孢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13.
当前沙棘木蠹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木蠹蛾的大面积暴发,使得其控制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多种控制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沙棘木蠹蛾的进一步发生和危害。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问题。为此,本文对沙棘木蠹蛾的研究现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更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集度指标判断分析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为: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以平行线、对角线、五点式、Z字型4种取样方法调查,分别计算m(平均数)、s(标准差)、CV值,并与对照地进行比较,确认为对角线和五点式的取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山西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为目的,通过室内外观察沙棘木蠹蛾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发现该虫在山西4年1代,老熟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成虫羽化从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8月下旬进入末期.雌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且多次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6粒.利用该虫生物学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并为沙棘木蠹蛾的有效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树干涂毒环防治下树转移沙棘木蠹蛾幼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研究沙棘木蠹蛾当年生幼虫的下树转移危害习性,利用该习性采取在树干上涂毒环、绑毒绳的方法控制该虫。观察发现,2005年9月1日到18日,幼虫绝大多数是在09:00-16:00间下树转移,极少数是在20:00-08:00下树;2005年9月18日以后未曾在早上和夜晚观察到下树幼虫,幼虫都是在10:00-16:00间下树。幼虫从排粪处爬出,顺着树干向下爬,到地面时继续沿着树干钻入土层,最后找到适宜的场所,停留在树根部的树皮裂缝处。用中西杀灭菊酯与金天敌长效缓释剂按1:9的比例混合配成毒剂涂干,环宽5cm,施药第5天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防治效果为100%,第30天防治效果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陕西木蠹蛾分布及沙蒿木蠹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陕西省5属11种木蠹蛾的分布及分种检索表,并对沙蒿木蠹蛾的形态、生活习性及防治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8.
钻具木蠹蛾在内蒙古危害山杨十分严重。过去国内未见报道。从1981—1984年,对其生物学和防治进行了研究。证明该虫在赤峰地区两年发生1代。幼虫经两次越冬,于5、6月份化蛹、羽化成虫。防治试验,用60%敌马合剂乳剂1000倍液,喷树干杀卵率为100%,杀初孵幼虫死亡率为86.9%;对已蛀入树干的幼虫,向虫孔注射上述农药30倍液,死亡率为70%以上。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沙棘木蠹蛾白僵菌扩繁及接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野外采集的沙棘木蠹蛾白僵菌进行室内提纯扩繁,扩繁出的菌粉含孢量1.6×106亿孢子/g。用扩繁的白僵菌进行了沙棘木蠹蛾幼虫室内接种试验和野外感染试验,室内接种致死率高达100%,野外接种致死率达11.5%~50%。  相似文献   

20.
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棘钻蛀性害虫沙棘绕实蝇、沙棘象鼻虫、红缘天牛、木蠹蛾类,采用地面喷粉、林冠喷雾、干部注药的化学防治措施与选择混交类型、平茬复壮、绝花绝果、保护天敌等营林、生态、生物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沙棘钻蛀性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