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要病害的无公害防治 1.1 桃细菌性穿孔病 1)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在落叶、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由叶片和枝条皮孔或芽痕入侵.西安地区一般5月发生,若春季温暖并潮湿,4月下旬即可发病.若春季较冷且干旱,发病较轻.多雨、通风透光不良、树势弱、偏施氮肥的桃园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精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深埋.萌芽前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发病前喷200倍石灰倍量式硫酸锌石灰液、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代森锰锌1 000倍液等预防侵染.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规律病原菌的寄生性较弱,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侵染和繁殖一般发生在生长活力低或近死亡的组织上。1年中有春季、秋季两个发病高峰,春季是病菌侵染和病斑扩展最快的时期,秋季次之。2发病原因2.1树势弱苹果树枝条带腐烂病菌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一年有2个发病高峰期。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份。主要  相似文献   

4.
<正>1症状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主干和主、侧枝,偶尔也危害果实。危害初期病部隆起、水渍状、红褐色,指压病斑下陷,并流出具浓郁酒糟味的汁液(与苹果腐烂病相比,梨树腐烂皮层的酒糟味很轻或没有)。后期病皮易剥离,表面布满黑色小粒点。冬季病皮翘起,严重者造成枝条或全树死亡。2发病规律一年中有春季和秋季2个发病高峰,以春季较重。梨树结果超量,树势衰弱,水肥不足的易发病;修剪过重,伤口过多病菌易侵入发病较重。遭受冻害后树体衰弱,易引发各种病虫害,冻伤斑往往变为腐烂病斑,造成腐烂病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5.
1.1腐烂病 幼树上发生的腐烂病多为枝枯型。春季发病的小枝病疤既不隆起,也不呈湿腐状,菌丝迅速蔓延绕枝一周后,致使病部以上很快失水干枯死亡。夏季发病,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红褐或暗红褐色,病皮质地糟烂,扩展很快,环缢枝条后,枝条病部以上干枯死亡,后期在病皮上长出小黑点,天气潮湿时,从中涌出白色粉末状孢子堆。  相似文献   

6.
1为害症状芦笋紫斑病又称黑斑病,多在芦笋生长后期发病,主要危害茂盛的枝条,枝条染病先生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近椭圆形或钝纺锤形病斑,病斑四周呈紫褐色,中央浅褐色至灰褐色,发病后小枝从病部以上干枯。2病因分析芦笋紫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黄花菜匍柄霉,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或残枝上越冬,翌年春季萌发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芦笋栽培管理过程中氮肥施入过多、有机肥施入偏少、植株茂密、植株徒长或通风不良等易发病,夏秋季植株生长后期雨水过多发病重。3无公害防治方法1)秋末冬初清除病株…  相似文献   

7.
桃树根腐病也叫烂根病 ,在桃产区发生较为普遍。每年春季 4~ 7月份发病较重 ,造成部分枝条或大枝 ,甚至整株在几天内突然枯萎而死。1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桃树根部。发病初期 ,一些小的吸收根萎缩、腐烂 ,此时 ,地上部部分枝条叶片枯萎、脱落 ,形成光腿 ;发病后期 ,主根、侧根皮层腐烂 ,呈深黄褐色 ,易剥落 ,地上部枝条则全部死亡。2 发病原因 引起桃树根腐病的原因有多种 :1)基砧不抗病。 2 )土壤质地粘重 ,透气性差 ,产生的有毒气体集中根部 ,造成根系中毒致病。 3)偏施化肥 ,引起土壤缺钾 ,导致根系生长不良。3 防治方法  1)选…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被害枝干上越冬(可存活4~5年),4~8月间产生大量孢子靠风雨传播,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侵染最多。侵染枝条的病菌,一般从8月份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翌年病斑继续扩大。树冠外围的果实及光照好的山坡地,发病早;树冠内膛果,光照不好的果园,果实发病相对较晚。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我国北方主要苹果产区河南、陕西和山西3个省10个乡镇57个不同树龄和发病情况的1年生无症状枝条苹果树腐烂病的带菌率,分析其与苹果园病害程度及树龄的关系,以期为制定精准高效的苹果树腐烂病早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重度发病苹果园的1年生枝条带菌率明显高于轻度发病或未发病果园,检测范围内63.64%的地区带菌率随树龄增加而上升,且不同树龄和不同发病程度的苹果园均出现个别果园带菌率高的现象。总之,我国北方主要苹果产区1年生枝条普遍带菌,且枝条带菌率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但与树龄相关性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苹果腐烂病和干腐病区分苹果腐烂病与干腐病在枝干上发生的症状很相似,怎样区分这两种病害呢?1.为害部位:苹果腐烂病一般为害主干、主枝、果台及干桩等部位,干腐病主要为害主干、根颈等,初龄枝条很少发生。2.发病时期:苹果腐烂病一般在春季3、4月份,秋季9、...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呈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呈暗紫或黑色,病斑略凹陷,病菌扩展只在表层,随着果实膨大果实龟裂,严重影响果实质量。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3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春季随气温逐步上升,病菌通过风雨传播。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达40~70d。在果实上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会加重该病的危害。4防治方法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发病之前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山楂树管理关系到全年的产量及质量,需要同时加强地上及地下管理,主要管理工作如下。(1)清理果园。捡拾枝条运出果园,收集落果落叶并深埋。(2)防治树干病虫害。主要是腐烂病和干腐病。开春后仔细查找病斑,病斑超过枝条圆周一半以上时疏除该病枝,病斑较小刮除病组织至健康部位处,病皮刮干净,地下铺塑料布收集并销毁,病斑处涂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病是猕猴桃上一种毁灭性病害,2009、2010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造成的损失达总产量的30%~50%。1症状主要危害猕猴桃树干、枝条和叶片。枝条发病多从幼芽、皮孔、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感病部位初呈水浸状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腐烂病(Valsamali Miyabeet Yamada)是我国北方果区危害最严重的苹果病害,而且越靠北部寒冷地区发病越严重,尤其冀北燕山地区发病更为严重。该病危害苹果树干和枝条,盛果期大树及大小年结果树发病严重。近些年小树发病甚至苗木发病也很严重。农民对该病手足无措,许多果园就是因发生此病而毁灭。1症状苹果腐烂病在不同部位发病有不同的症状。在大枝干上表现为溃疡型,在小枝上表现为枝枯型。1.1溃疡型冬、春季树皮开始发病后,外表呈现长  相似文献   

15.
1柿树炭疽病的发病特点一是主要危害果实和枝干,病原菌产生的孢子能随降雨和气流传播到很远处。二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条的病斑内越冬,也有在病果和枝条上面的叶痕和芽片上越冬的。三是炭疽病菌发病和传播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低于9℃和高于35℃都不适于菌丝生长发育。在本地5月份随降雨就可萌发侵染,发病在6—7月,8月后降雨偏多,条件适宜时常交错侵染成灾。  相似文献   

16.
梨黑星病是梨的一种最重要的病害。除危害梢、叶外,还加害果实和嫩芽。常引起落叶,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梨黑星病的病原菌,以菌丝在发病的枝梢芽内和枝条上越冬。梨芽萌动时,病菌开始活动.到芽鳞开绽时,就会在嫩芽或花朵上危害。黑星病在春季发病的早晚和程度,与冬、春的雨雪多少有密切关系。一般冬、春雨雪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就会早而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特点与原因 1.1 病症 樱桃树苗期疫病主要危害樱桃树幼苗的当年生枝条和叶片。叶片染病时,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近圆形斑,并呈萎蔫状。枝条染病时,病斑初为不明显的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18.
正核桃腐烂病又称核桃烂皮病、核桃黑水病,在陕西山阳核桃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受害株率20%~30%,个别园地高达50%。1病害症状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核桃树枝干树皮,受害表现因树龄和感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在同一株树上的发病部位以枝干阳面、树干分杈处、剪锯口和其他伤口处较多;在同一果园中,挂果树比不挂果树发病多,弱树比旺树发病多,早实品种比晚实品种发病重。1)枝条上的腐烂病主要发生在营养枝、徒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秦州区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不采取有力预防防治措施,将直接影响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应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危害及症状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尤其进入结果盛期后容易发病。发病部位主要在主干或大枝上,尤其主干分叉处最容易发生。分枝枯和溃疡两种类型。枝枯型腐烂病多发生在衰弱的枝条、主干等部位。环绕枝干,枝条逐渐枯死;溃疡型腐烂病发病初期是  相似文献   

20.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和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1年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