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化插秧、抛秧配套技术(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机插:机插开始时要及时调整插秧苗数、插植深度以及行距,并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在插秧中进行灵活调整,使机插后每丛苗数大小一致,深浅一致。 (4)人员组织分工:一人开机操作,二人机上扶秧,一人递秧,三人起秧,运秧补苗人数以运距远近酌定(一般4~5人),运秧时做到稀苗不上机(留作补苗),秧苗提前到田头,苗足机不停,机停时即清理秧针,确保插秧均匀,插后补苗,插一片成一片。 (三)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插秧3天后施化学除草剂,每亩用“丁草胺”0.15公斤+磺胺密隆20克+沙土两脸盆拌匀散施,施药前田中…  相似文献   

2.
解决秧船壅土,水浪冲倒秧苗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上分析采用船式机械泥水膜润滑形成原理,解决整体承压式秧船两侧壅土、船头水浪冲倒已插秧苗和机插工况完全不符合农艺要求的难题。经多次分析、试验、改进,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新秧船在旋耕平田,沉淀10h后机插,机插壅土量不影响靠行,水浪推倒的秧苗仅占3%,公顷油耗大幅度下降,机插工况符合农艺要求,达到省时、省水、省电、省肥、省油和秧苗提早返青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秧苗培育及标准 机插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秧苗是否台乎机械插秧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插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机插的成败。培育好秧苗是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关键问题,必须要求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培育出合格适用的秧苗。具体要求: 1.秧片规格视插秧机秧箱宽度而定,常用规格为:长50cm,宽27.5cm。整个秧片要求秧根相互交叉盘结、不松散,呈絮状,土层湿度适宜、一致;秧苗均匀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机插育秧,难避免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的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了农户补秧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打击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沅陵县农机部门在机插秧技术推广方面,成功突破了机插秧在山区大田育秧的瓶颈:秧苗的素质、密度和泥层的厚度都能达到机插要求。通过经验总结发现,育秧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选择好秧田,其中包括:秧田准备时间、地理环境选择、秧田泥质要求和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采用专用基质育秧是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培育出适合机插的秧苗是水稻机插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困难、工序复杂、秧苗素质不稳、无法实现规模化育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稻育秧专用基质主要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为原料,根据机插对水稻秧苗的要求以及水  相似文献   

6.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cm,宽28cm,厚2cm。其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28cm,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cm同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  相似文献   

7.
水稻编织布秧机插技术是在引进的日本盘秧机插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进创新而研究成功的。它具有适应性广,成本低,投资省,功效高,技术简单可靠,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的优点。近年来在我省长乐等地许多种粮专业大户中大面积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单位在引进该技术的过程中。初期往往出现大量漏苗现象,影响了该技术的使用效果。造成机插漏苗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农艺方面的,也有农机方面的。现根据我们近年来的实际经验将机插漏苗的最常见原因和解决办法分述如下:一、农艺方面1.秧苗规格不合要求:正确的秧片规格要求是,…  相似文献   

8.
在南方水稻地区,随着机耕、机收和机械植保技术的全面推广,机插环节的插秧机成了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热点。目前插秧机械已经较为成熟,各地正进入示范推广阶段。然而,你了解插秧机吗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液压仿形系统、插秧系统等组成。结构并不复杂,运转似乎也很简单,仅是将秧块及时下移,利用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移插到田地里。但是机具技术要求却是很高的,如不能漏株、插秧深度要一致、取秧量要均等、秧苗间距要均衡等,所以才有南方地区几十年机插推广不成功的历史。插身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身速度…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北仑区农机总站于2006年4月到12月在北仑区小港街道新民村安定农业合作社进行了单季稻手、机插对比试验,考查了软盘育秧与常规育秧秧苗素质,测试了规格化秧苗手、机插及常规秧手插质量,分析了在这三类插秧方式下水稻的生长特点及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机插稻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插秧机是把规格化的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机具。保证和提高机插质量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水稻插秧机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必须达到作业质量指标:漏插率不大于5%,伤秧率不大于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不小于85%;移栽作业的秧苗密度合理适宜,秧苗翻倒少,漂秧少,秧苗稳、直;株  相似文献   

11.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2.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秧的秧苗质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插秧机推广的成败.机插秧壮秧(质量)指标:秧龄15~20天,株高12~17cm,叶龄3.5~4叶,苗基部茎宽> 2mm,单株白根量10条,苗齐苗均;根系盘结、提起不散,才不会造成机插卡滞、断秧或漏插. 在大面积推广时,有些农户育秧时总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等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农户补秧难度,降低工作效率,从而打击了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插旱土育秧技术,是指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或晒谷场等旱地场所育秧的技术.实践证明,水稻机插旱土育秧技术具有节省秧田、节省时间、管理方便,能以水调节秧苗生长,抗春寒能力强和起秧容易运秧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们从韩国引进1套工厂化育秧播种流水线设备和2台东洋P600乘坐式插秧机。在早稻机插作业过程中,发现插秧机出现取秧量不匀的现象,影响了机插质量。综合在作业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应从下面4个方面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取秧不匀的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1.检查秧苗质量 检查秧盘上的秧苗质量,是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合格的工厂秧(田间盘育秧)进行机插时,如何做到匀插不漏,介绍几条措施。 1.采用干、浅、少整地和浅灌水插秧技术 2ZT—7358(7428)机动插秧机在机插作业中,因本身重量使拖板两侧壅泥,靠行时往往淹埋已插好的秧苗,因此,本田整地不宜耙得过糊。同时,机插苗矮小,本田整地如不平,势必造成栽后高处“冻煞”(早稻)、“晒煞”(晚稻),而  相似文献   

17.
<正>麻育秧膜,简单可行水稻种植机械化关键在机插秧,机插秧要成功,育秧是重要环节,而在传统的育秧环节中,一直存在着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运秧不便、漏插率高等问题。有时,由于育秧盘不给力,散秧多,只能临时又改用人工插秧,这也成为制约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民们自创了一些土办法。一是在育秧盘里加大播种密度,增强盘根,但效果不佳,影响了秧苗的个体发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秧返青慢,返青期一般要比人工手插秧和抛秧慢3~5天,有的甚至慢5~7天。机插秧为什么返青期慢呢?这是因为机插水稻适宜移栽的秧龄为15~20天。此时,叶龄基本处于4叶期,刚刚进入自养阶段,根源基发育数目相对较少,加上播种密度高,根系盘结紧,机插时被拉伤的根系需要几天时间生长恢复。实践中还发现,水稻秧苗在运送过程中被伤害也很普遍甚至很严重,而且最容易被农民忽视。主要原因是,秧苗从秧田苗床铺放到插秧机秧箱上这一运送过程中,秧块卷成筒且多层叠压在一起,肩挑或用板车等运送到大田间,再打开秧筒,一块一块地摆到插秧机秧箱上。由于嫩绿的秧苗脆弱,容易折伤或折断。运送距离越长,叠压时间越久,秧苗伤害越严重。机插后秧苗要经过几天时间才能愈合生长,导致秧苗返青慢,严重的会造成死苗缺蔸。有些人没有明白和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反而责怪于插秧机。针对造成机插秧返青慢的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机插秧的返青期,是指秧苗从秧床机插至大田后到正常生长的时期,一般返青期在2~7天.影响机插秧返青期的因素较多,除机插过程中插植部件存在伤根的客观现象外,秧苗素质、水、肥、天气均是影响返青期的关键因素.机插秧苗健壮根系发达、大田养份水份充足、气候适宜,机插秧返青就快,甚至不体现返青期 ;如果秧苗个体瘦弱,水、肥不当,连续阴雨、气温低,返青就慢.返青期过长,影响水稻的成熟期,甚至影响产量.如何缩短机捕秧的返青期,成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同规格大钵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钵苗机插有利于机插高产,以甬优538和中早39为材料,分别设计不同钵深(4mm、8mm、12mm、16mm)处理的钵形毯状秧盘,研究不同钵深大钵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钵碗深度可降低钵外根重和钵外根比,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很好的被保护在钵内,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提高产量,其中甬优538和中早39的16mm钵深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95t/hm~2和7.53t/hm~2,比4mm处理高出17.26%和10.74%;但钵深过大则会取秧困难,成毯质量变差,不利于机插。钵碗深度为8mm或12mm能够保证秧盘取秧顺利且秧苗成毯质量高,进而保证大钵苗机械插秧质量,同时有利于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