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细胞蛋白开发及其在蛋鸡营养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原理及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资源与微生物种类的研究 ,探讨了单细胞蛋白生产的一般工艺 ,以其在蛋鸡营养中的应用 ,提出了单细胞蛋白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文章概述了单细胞蛋白的基本特性、生产原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单细胞蛋白的营养成分和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原料,介绍了单细胞蛋白生产的一般工艺,探讨了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安全性评价、营养性评价和应用效果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展望了单细胞蛋白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亦称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指细菌、真菌和微藻在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基质,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或丝状微生物的个体而获得的菌体蛋白。利用非食用资源和废弃资源(如  相似文献   

3.
单细胞蛋白(SCP)作为蛋白质的替代品,是高附加值的生物产品。使用温室气体和废弃生物质等不同的有机氮源,并利用环境中的无机氮源生产单细胞蛋白,进而转化为动物饲料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对单细胞蛋白生产菌种及产量提高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原料和单细胞蛋白应用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单细胞蛋白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饲料单细胞蛋白发展迟缓的原因及研究进展。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来源有限。以农作物秸秆等纤维材料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这一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相似文献   

5.
张雅斌 《饲料研究》1991,(7):11-12,20
饲料酵母是单细胞蛋白的一种,其蛋白含量一般在50%以上.由于动、植物蛋白质资源有限,而生产单细胞蛋白本身又具有不占用土地、生长周期短等很多优势,近十年来,许多国家都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单细胞蛋白资源.目前,全世界单细胞蛋白的年产量约在300万吨以上,我国的产量为2万吨左右.在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和生产中,饲料酵母的研究、生产、应用都较普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酵母除蛋白质含量较高外,各种氨基酸也齐全,维生素种类很多,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及铜、铁、锌、锰、镁等微量元素,并  相似文献   

6.
草炭在我国分布广泛,类型很多,藏量丰富,占世界第四位,开发及综合利用草炭资源,生产单细胞蛋白是一项有意义的科研项目。近来日本很多公司利用草炭为原料生产担子菌,然后利用废渣作饲料,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苏联则利用草炭水解液来培养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目前,已有年产4000T的草炭蛋白工厂,每吨含80%草炭原料,可生产单细胞蛋白91.8kg,收率为11.5%。全世界草炭资源若全部利用起来,每年可生产30×10~9T 单细胞蛋白。采用固体发酵方法,利用纤维素类物质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很多,例如用甘蔗渣生产蛋白,以及利用稻壳酸水解液生产发酵  相似文献   

7.
单细蛋白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细胞蛋白含蛋白40%~80%,是饲料生产的上好蛋白原料,且生产资源丰富.开发生产和应用单细胞蛋白,可以缓解粮食不足问题,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是人类摆脱大自然的束缚、实现农业工业化的一条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质饲料的紧缺,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蛋白质饲料来源。70年代以来,世界上广泛开展了单细胞蛋白生产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利用多种非食用资源和废弃资源作原料,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单细胞蛋白已成为解决蛋白质资源紧缺的一条重要途径。1生产单细胞蛋白的优越性单细胞蛋白是指在大规模培养系统中生长的包括水藻、放线菌、细菌、酵母、高等真菌等微生物的干细胞,它可用来作人类食品或用作动物的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可达40%一80%,与肉…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蛋白在饲料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细胞蛋白饲料是一种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经菌体的大量生长繁殖以生产单细胞蛋白并用于饲料工业上,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如;豆粕、鱼粉等)。本文从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其应用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单细胞蛋白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细胞蛋白含蛋白40%-80%,是饲料生产的上好蛋白原料,且生产资源丰富,开发生产和应用单细胞蛋白,可以缓解粮食不足问题,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是人类摆脱大自然的束缚,实现农业工业化的一条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