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忠兵 《江苏蚕业》2007,29(3):27-28
<正>桑疫病为桑树一种细菌性病害,常见有缩叶型和黑枯型两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如皋市发生以来,近几年呈逐步蔓延之势,已跃升为如皋市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园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田块甚至无法再进行生产。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区域呈东重西轻、北重南轻走势,发生季节呈春轻秋重的状况,虽然各季缩叶型和黑枯型都有发生,但春天多以缩叶型为主,秋以黑枯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土名烂头病,常见有黑枯型和缩叶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春秋两季遇长时间阴雨和高温就会大面积发病。一般春季多发缩叶型桑疫病,夏秋季多发黑枯型桑疫病。自2002年以来,桑疫病在全区重点蚕区均有发生,以黑枯型桑疫病为主,并呈逐年蔓延上升之势,已成为我区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叶大量减产,严重的整株枝条枯死,对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桑树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细菌性疫病即桑疫病有缩叶、黑枯两种病型,是桑树的主要病害。缩叶型:发生在桑树的枝叶上。病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时,常引起点发性圆型病斑,病斑中央裂开,呈穿孔状;病菌从叶柄叶脉的维管束侵入时,引起叶脉变褐,叶子向背面卷曲皱缩呈缩叶状,严重时病叶脱落。病菌侵染到新梢时往  相似文献   

4.
桑疫病俗称烂头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本病主要为害桑树的新梢及嫩叶,使嫩梢和嫩叶变黑腐烂,枝条细短,叶片较小,叶片出现褐斑。腐烂或卷缩,易脱落,顶芽枯萎,严重影响桑树的生长,使桑叶的产量与质量下降。根据发病的症状不同,该病分为缩叶型和黑枯型二种。缩叶型多发生在春季,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易脱落,新梢出现黑色龟裂状梭形大  相似文献   

5.
桑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是目前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黑枯型,在射阳县已困惑数年之久,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射阳县从2006年春季开始,进行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防治药品的筛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病在射阳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班峰 《蚕桑通报》1999,30(4):56-56,
桑疫病又称烂头病,桑细菌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杭嘉湖蚕区均有发生,环太湖一带桑园;由于地势低洼,招风多湿,易发本病。本病为害桑树的新梢及嫩叶,使叶片出现褐斑,腐烂或卷缩,顶芽枯萎,新梢变黑,枝条细短,叶片较小,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发病症状不同,桑疫病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2种。黑枯型表现为明显的新梢变黑,烂头症状,病株有棕褐色点线状病斑,春夏均有发病,秋期7,8月份尤为严重。缩叶型,多在春期发生,叶片向后卷缩,后期穿孔,枝条多为裂口状病斑。本所桑园地处施家桥三工区,濒临公路,背靠荒山…  相似文献   

7.
桑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故又称细菌病,是桑树中的一种传染性的病害,该病分为桑缩叶型细菌病和桑黑枯型细菌病。桑疫病近几年在盐城市亭湖区有抬头的趋势,特别在青墩镇和永丰镇受灾比较严重,蚕种的饲养量有一定的下降,给蚕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蚕桑通报》2007,38(4)
桑树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1(19)40%毒死蜱EC对桑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1(22)缩叶型桑疫病流行情况调查.............................................1(31)睢宁县桑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1(36)夏季截除主干改造老桑园技术与效果..............................1(54)淳安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59)冬闲桑园套种豌豆效益高.................................................1(61)桑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桑疫病已成为我市主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较重,对我市蚕桑生产造成较严重影响。桑疫病主要有桑缩叶型细菌病和黑枯型细菌病。经专家鉴定,近年在我市发生的主要为缩叶型细菌病。该病为害枝条和叶片,被感染的叶片初期出现油渍状病斑和褐色病斑,后期穿孔;叶脉受害后,叶片向  相似文献   

10.
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毛建萍  谭书生 《蚕业科学》1999,25(4):203-207
近年来发现桑细菌性疫病除黑枯型、缩叶型外 ,还有一种新的症状类型———断柄型。本文对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血清学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与以前发现的黑枯型菌、缩叶型菌作了比较试验。断柄型菌属桑疫病菌 (Pseudomonussyringaepv.mori)的同类菌 ;大多数菌株的血清学类型为Ⅴ型 ;最适生长温度 2 8~ 30℃。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在自然情况下于 4月上旬到 5月上旬发病 ,4月中下旬发生最多 ,表现为嫩叶叶柄的中间某点呈缢缩发黑 ,随后桑叶枯萎下垂并在叶柄缢缩处断裂脱落  相似文献   

11.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薛松 《中国蚕业》2006,27(4):33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烂头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主要表现为2种症状:一是黑枯型,病斑初期呈现出油渍状半透明斑,逐渐转为黄色、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肉退绿,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则表现出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的伤口侵入,叶片则表现出多角型褐斑,叶片变黄而脱落;从嫩梢侵入嫩梢和嫩叶则变黑腐烂表现为烂头症状。二是缩叶型,感病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穿孔,叶缘边褐色而腐烂,叶脉受害。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容易脱落。这种病害传染迅速且不易控制和根治,严重影响了桑树全年的产叶数量和质量。1原因分析1.1品种差异桑树…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桑树病虫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东 《江苏蚕业》2005,27(1):24-25
<正>1桑树病虫发生现状江苏省近几年桑树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桑树病虫发生,特别是各蚕种生产单位所辖桑园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桑园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省调研及各地蚕业工作者的反映来看,主要发生危害的桑树害虫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象虫、桑蓟马、桑叶螨、桑毛虫、艾枝尺蠖、天牛、桑卷叶蛾、蜗牛等,桑树病害有:桑疫病、桑膏药病、桑枝菌核病、桑拟干枯病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危害成灾的桑瘿蚊得到有效控制,曾经为害猖獗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已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桑黑枯型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桑黑枯型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blight(black wilt type)]在江苏省盐城市蚕区的暴发危害,研究了对该病综合防治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治技术。通过单因子试验发现,夏伐迟早、施肥方式、稀释药剂的水质、施药前是否摘除有病芽叶等措施均显著影响对桑黑枯型疫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施药器械、施药方法对综合防治的效果影响不明显。在发病初期摘除有病芽叶后,喷施100 mg/kg盐酸环丙沙星或100 mg/kg盐酸恩诺沙星,配合其它农业措施,在盐城市3个蚕桑重点乡镇的4个中试点,均有效地控制了桑黑枯型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关键词桑树;黑枯型疫病;综合防治;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桑树细菌性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已调查的 16个市 (县 )均有桑树细菌性疫病发生 ,病害主要有黑枯、枝裂、缩叶和叶斑 4种症状。每年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表现症状 ,7~ 8月份为发病盛期 ,发病率一般为 5 %~ 10 % ,重者可达 4 0 %以上。对病害症状、培养性状、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 ,山东省的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绝大多数属丁香假单胞杆菌桑树致病变种 (Pseudomonassyringaepv .mori)生物型Ⅴ。疫病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自然表土、灭菌土壤、自然土层 10cm深处以及桑树上越冬 ,存活到翌年 5~ 6月份。室内药效测定表明 ,70 %百菌清、卡那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对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治试验以 30 %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的效果最好 ,达85 0 % ,其次为农用链霉素 ,防治效果达 4 5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春天桑树发芽后开始发病,夏秋期高温季节发病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近年来该病在长江流域蚕区屡有发生,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  相似文献   

16.
桑疫病是蒙自市冷泉镇春季主要桑树病害,影响春蚕的饲养量和春蚕收蚁时间。本文对不同海拔不同地块桑园的桑疫病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桑园桑疫病细菌的存在是桑疫病发生的前提条件,低温、冰雹、北风是桑疫病发生的诱因。桑疫病的危害程度与桑园的海拔高度、桑树品种、地形、管理水平以及提前预防、灾后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7.
《江苏蚕业》2013,(3):40-42
桑树病虫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但受气象环境的影响,每年的发生又具有其特点。如皋市2012年桑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期偏早,其中桑螟偏重发生,桑尺蠖重发生,桑疫病偏重发生,桑象虫中等偏重发生,斜纹夜蛾轻发生,桑蓟马中等偏重发生,红蜘蛛中等发生。通过防治技术措施和防治组织措施,有效控制桑病虫的危害,夯实蚕桑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苏蚕业》2017,(2):8-9
以黑枯型桑疫病为主的桑树病害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文章就桑疫病在海安县南莫镇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桑树萎缩病分桑花叶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和桑黄化型萎缩病,症状分别为:①花叶型:叶片皱缩并向上卷缩,叶间有浅绿色斑块,叶背的叶脉上有瘤状突起。②萎缩型:叶片变小、变黄,有时半张叶片变圆,细叶脉常全变褐色,无瘤状突起。③黄化型:叶片显著变黄,叶尖向下卷,叶背的叶脉无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20.
邳州市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汉 《蚕桑通报》2010,41(1):30-31
<正>邳州市桑树虫害主要为桑象虫、桑橙瘿蚊以及各种鳞翅目害虫,病害主要为桑疫病、拟干枯病和黄化型萎缩病等。1桑树虫害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