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茧检定与我国蚕茧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茧交易以茧检定成绩计价促进了蚕茧质量稳步提高,我国执行的两个试缫检测标准是参照了日本茧检定定级办法制定的.然而,我国鲜茧及干茧两个试缫标准在制定和执行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由于我国与日本的售茧批量差异较大,鲜茧的试缫标准又单纯强调标准只评级,造成级价分离,鲜茧试缫检验办法不能实施,形同虚设;二是干茧试缫标准评定茧级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蚕茧使用价值;三是鲜茧评级计价办法和标准以影响出率大小的茧层量(干壳量)、茧层率为分级主要项目,与试缫分级的解舒丝长相差甚远,出现蚕茧这一种产品(商品)就有多个不统一的标准,且检测方法繁杂.  相似文献   

3.
雄蚕茧丝具有缫折低、洁净好、纤度均匀等优点,所缫的高档生丝倍受用户青睐。本研究针对雄蚕茧蛹体小、茧层较厚且纤度相对较细均匀的特点,探讨了雄蚕茧的烘茧工艺。结果表明,烘茧温度、鲜茧堆放时间、铺茧量、半干茧干燥程度等与烘茧质量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头冲烘茧温度以105℃、鲜茧堆放时间不超过12 h、鲜茧铺茧量以4.5 kg/0.76 m^2、半干成数6.5成为更适当的烘茧要求。  相似文献   

4.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5.
家蚕有色茧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智文  刘冠峰 《蚕业科学》1995,21(3):200-201
家蚕有色茧利用的探讨胡智文,刘冠峰(浙江丝绸工学院)为了利用家蚕有色茧开发天然色彩的生丝,对黄色生丝(黄茧所缫的生丝)进行了研究。现简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黄色蚕茧及其所缫生丝。1.2调查项目调查茧层不同部位丝胶含量。测定茧层不同部位的黄...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鲜茧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几经变革。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手估目测”法,此法以烘折、缫折为标准确定中心茧价,按估计的烘折和缫折来决定茧价。1958年起全面实行以茧层率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补正的评茧办法。1973年至今,则一直沿用以干壳量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补正的评茧办法。无论是“手估目测”,还是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定基本价,都是以估测单位鲜茧能有多少茧层量或产多少生丝为依据的,而不能真正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为此,近几年,江、浙两省在部分市、县试行了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所谓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将饲育管理技术水平和茧质水平相近的蚕农所生产的蚕茧,通过初步评分的办法集中  相似文献   

7.
蚕茧价格评定的准确与否,对于国家和蚕农的利益都有直接关系,对蚕丝事业的发展,养蚕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农副产品价格合理与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蚕茧价格是以烘折和缫折来分等论价的。在实际评茧时又以评茧标准也就是茧层率、上车成数、解舒三项来体现缫折的大小,而进行分等论价。因此,在验货员评定茧级时,必须正确的判别茧层率、上车成数、解舒三项的高低和优劣,才能正确的贯彻“优质  相似文献   

8.
樊民军  郑琳 《蚕学通讯》2003,23(2):35-39
蚕茧质量问题不仅是近年来重庆茧丝绸行业同仁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是困扰和制约重庆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加入WTO后 ,既给茧丝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使茧丝绸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重庆茧丝绸业能否在国内、国际丝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其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制胜的关键。为此 ,笔者想通过对重庆蚕茧质量的粗略分析 ,谈谈提高重庆蚕茧质量的主要对策。表 1 重庆市 1992年各地区桑蚕干茧试缫质量情况地 区 上车率(% )上茧率(% )适干率(% )茧层率(% )茧丝长(m)解舒率(% )光 折(kg) 备 注涪 陵 85 .84 8.0 971…  相似文献   

9.
PJ 型电脑评茧仪测量的茧重量、干壳量、茧层含水率及茧层率与A&D电子秤(日本产)调查值相比,误差分别为0.01g~0.15g、0.00g~0.18g、0.01%~0.29%和 0.00%~0.26%之间,两者无显著差异。通过比较认为,PJ 型电脑评茧仪误差较小,稳定性好,能在 5 秒左右快速、准确地同时进行干壳量、茧层含水率和茧层率三项指标的测量,是快速、准确、易操作的评茧仪器之 一 。  相似文献   

10.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3,23(2):31-34
蚕茧质量主要指与蚕茧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状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或参数 ,通常以粒茧丝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车茧率、上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缫折及出丝率等来表示 ,其中粒茧丝长 ,上茧率、解舒率和出丝率尤为重要 ,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丝的品质及加工成本。据调查 ,上茧率为 80 %的原料茧与同一庄口上茧率 90 %的原料茧相比 ,每缫 1t丝的加工费要增加 2 5%左右 ,而吨丝售价却比后者低 50 0 0余元。解舒率低的原料茧在缫丝时落绪多 ,长吐率高 ,缫折大 ,台时产量低 ,加工成本高。如果解舒率为 6 0 %的原料茧每吨丝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11.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1994~1996年各季茧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近两年大多数地区原料茧与以往比较的结果是:春茧丝长短、缫折大、解舒率低、茧丝纤度小;夏秋茧茧质差异大、解舒率低、缫折大,各季茧净度成绩基本在95分以下.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多家丝厂考查的结果,分析了茧质指标对制丝工艺过程及生丝产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现行缫丝厂缫丝技术、管理能力的工艺对策,对提高生丝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蚕是一种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昆虫 ,家蚕彩色茧的开发与产业化利用 ,有望为丝绸业带来新的绿色活力.本实验采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 ,研究了添食色素对结茧率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添食红色素对结茧率和茧质无显著影响 ,添食橙色2号色素其茧质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桑蚕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育种工作中,需要对作为育种目标的许多数量性状进行选择,由于性状间相关关系的存在,对某项或某些数量性状选择时,往往会导致其它数量性状的相应变化。因此了解和掌握桑蚕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提高育种工作的选择效果是极为重要的。沈敦辉早在1928年就研究了茧丝长、茧丝量、茧丝纤度间的相关关系;以后孙本忠等(1936)调查了5龄起蚕体重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间,茧层量与茧层率、茧丝量、茧丝长间,缫折与茧层量、茧丝量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市场销售的其中7种不同牌子的蚕用营养饲料,4龄饷食后第二天起连续添食,发现:试验B的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略低于对照,其他试验区蚕的发育经过、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上车茧率、一茧丝长和干茧出丝率与对照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的蚕用营养饲料对家蚕没有增产和增丝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理化性能,采用六个庄口的蚕茧分别缫制的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进行生丝样品的器械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不同庄口的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其清洁、洁净、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切断、丝胶溶失率等性能无明显差异,而干茧生丝的抱合性能优于鲜茧生丝.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热学性能和丝蛋白结构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干茧贮藏的温湿度和贮藏时间对茧丝品质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通过设置不同的贮藏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开展对桑蚕干茧的质量、解舒率和缫折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干茧贮藏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均对桑蚕干茧的质量、解舒率和缫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当相对湿度在70%~75%时,随贮藏时间的不同,蚕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直接导致茧丝品质严重下降;贮藏温度对茧丝品质的影响仅次于相对湿度,在10~25℃的较低贮藏温度条件下贮藏,贮藏温度对蚕茧质量、解舒率和缫折的影响较小,而在25℃以上贮藏时,对解舒率的影响较大,解舒率随贮藏的时间不同,降低1~3个百分点;贮藏时间随相对湿度不同,主要表现为对蚕茧质量的影响,其中以60%~65%的相对湿度影响最小,相对湿度在55%~60%时,蚕茧质量变小,而相对湿度在65%~70%时,蚕茧质量变大。综上,桑蚕干茧的贮藏条件以贮藏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0%为适宜,有利于在长时间的贮藏中保障蚕茧的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封纪述 《四川蚕业》2003,31(3):34-36
蚕丝业的生产过程中 ,必须把鲜蚕茧烘干。就在这一过程中 ,丝胶蛋白发生变性 ,溶解性变差 ,使茧丝的解舒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烘得好的蚕茧 ,缫丝厂的缫折可以做到 3 0 0千克以下 ;反之 ,则缫折大增 ,甚至高达 450千克以上。缫丝厂就无钱可赚 ,必然倒闭关门。今天这一问题已显得十分突出 ,引起了业内人士重视。有人选购先进的干燥设备 ,有的加强烘茧技术培训 ,还有人专门到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去采购干茧 ,为的是得到解舒好的干茧。在这方面我提出一些意见 ,希望有助于我国蚕丝业的发展。1 蚕茧干燥的特殊性1 1 蚕茧不同于其他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桑褐斑病被害叶桑叶质量的变化,分别就该病叶片对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是全龄使用桑褐斑病被害叶(病情指数34.67%)相比全龄使用正常叶其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下降4.88、6.95、35.04、42.58、16.93个百分点,而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却分别降低16.55、12.07和8.08个百分点.应重视和加强桑褐斑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不同样本容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平均数变化和标准偏差的变化,探讨了家蚕蛾区茧质调查最合适的样本大小。样本容量在20以上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均相对变化较小;样本容量在35以上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平均数均表现稳定性好和标准偏差小。雄性样本容量在相对较小(n≥10)的时候标准偏差就逐步趋于平缓。这可能与雄蛹的体重比雌蛹轻得多的原因有一定关系;因此,在蛾区成绩调查时样本容量应至少在20以上,蛾区的平均数才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容量在35或35以上的平均数才能较好地代表蛾区或饲育区的总体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