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了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果实的软化与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增强有关,果实成熟过程中PE、PG等细胞壁酶活性升高,使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降解,细胞壁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果实硬度下降,果实变软。酶活性的升高受基因的调控,采后生物技术的研究为抑制果实成熟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峰 《北方园艺》2015,(2):175-178
果实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可为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文章首先介绍了果实的命名、演化和多样性,并对果实形成过程中的雌蕊发育、受精过程、果实发育、果实成熟后干果的裂开和肉果的颜色等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纸质果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沈玉英  李斌  贾惠娟 《果树学报》2006,23(2):182-185
为探索提高桃果实品质的适宜果袋,以6年生湖景蜜露桃为试材,选用橘红色袋、黄色袋、白色袋和报纸袋等4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纸质果袋对成熟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了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色差等物理性状和果实糖、有机酸、花青苷、香气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白色袋能提高糖和香气物质含量的积累,增加果实风味,但果实外观暗红并涉及果肉;报纸袋果实外观粗糙,不清洁,且香气和酸含量低;黄色袋果实综合品质性状优于报纸袋和白色袋;橘红色袋能改变果实果皮底色,加快花青苷降解,使果实外观光亮(L值大),高雅美观,糖、酸及香气物质等品质指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地方核桃为试材,拍照记录果实外观形态变化,并对不同发育时期果实质量、果实纵横径、坚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油脂含量和成熟种仁中脂肪酸组分等进行测定,以期明确青海高原核桃果实油脂和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核桃果实生长发育,果实质量、果实纵横径、坚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油脂含量等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在成熟后期略有下降,并依据指标建立了核桃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7月中旬油脂开始积累,并逐渐增加,至果实成熟时种仁中的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值69.4%,种仁中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91.7%。9月中旬核桃果实充分成熟,且油脂含量最高,是最佳采收时期。可根据核桃果实形态、果实生长曲线和数学模型来判断果实发育时期,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核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相似文献   

8.
桃果实以皮薄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桃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且成熟期集中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后迅速软化,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不耐贮藏及货架期短,是制约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前人研究发现桃果实具有不同的肉质类型,这其中也包含较耐贮运的肉质,为了解桃果实肉质的研究概况,笔者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桃果实肉质类型的分类及遗传定位、桃果实不同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指出目前桃果实肉质的研究局限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和相关物质的变化、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这些酶的基因克隆,认为未来激素调控桃果实成熟软化的转录调控机制,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的研究将是桃果实肉质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春雪’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草种及生草方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条件下‘春雪’桃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等显著高于清耕(对照),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皮斜率脆性、果肉平均硬度等显著低于清耕(对照),说明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有效促进了果实成熟,显著改变了果实的食用性和贮运性等质地品质;就不同草种而言,黑麦草对‘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果实成熟度及果实的食用性和贮运性等的影响最显著,紫花苜蓿次之;就生草方式而言,全园自然生草对‘春雪’桃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显著优于行间自然生草,但对果实成熟度、食用性及贮运性等质地品质的影响与行间自然生草差异不大。综上,‘春雪’桃园生草栽培推荐种植黑麦草并实行全园生草。  相似文献   

10.
以大团蜜露水蜜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采后货架期间的呼吸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肉色差L*值、丙二醛含量,以及果实内SOD、POD、CAT、PG、CX等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货架期间,九成熟果实呼吸强度高,果实内含物质消耗的多,货架品质差;七成熟果实能保持较高的硬度,但呼吸速率较八成熟果实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低,风味不足;八成熟果实采收后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和降低呼吸高峰值,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维持较高的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较低,生理活性强,有较长的果实货架生理周期,因此,八成熟可作为大团蜜露水蜜桃的货架、保鲜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国内外水果果实套袋栽培概况;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果实着色、果面光洁度、果实大小、病虫危害、农药残留、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三亚等热带地区种植的优良苦瓜品种,引进8个不同的苦瓜品种进行出苗率、田间生长、始花期、果实性状、果实品质及小区产量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翠秀、F2259 2个品种出苗率高,前期长势强,产量高,果实大小适中,品质好,果实颜色及条瘤等外观符合当地种植习惯,推荐在三亚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软化是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重要特征,包括一系列复杂有序的生理变化。该研究介绍了影响果实软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果实品质、细胞壁组成成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乙烯浓度等变化,并总结抑制果实采后软化的物理、化学技术和方法,以期为掌握果实软化生理机制、调控果实软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国,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果实中有机酸是决定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酸在果实自身代谢中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合成酚类、氨基酸、酯类和芳香物质的代谢过程。综述了果实有机酸的合成、降解、液泡贮藏等代谢过程的生理生化机制,包括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有机酸代谢酶、液泡膜质子泵与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关系,果实有机酸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环境因素与栽培措施对果实有机酸的影响与调控;并提出了今后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果树所试验园现有苹果杂种树为试材,探讨了苹果粗皮病的发生对叶片和果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苹果粗皮病发生程度与叶片纵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叶片长度显著变小,与叶片横径、叶面积、叶形指数、叶柄长和粗负相关,与叶片厚度和叶柄粗度正相关;苹果粗皮病感染程度与B、Ca、Mg、Mn、K等5种矿质元素有负相关趋势,而与N、P、Zn、Fe等4种矿质元素存在正相关趋势;未结果树粗皮病的发生程度显著高于结果树;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程度与实生树果实的经济性状,除与果形指数间显著负相关外,与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实固形物、果实可溶性糖、果实可滴定酸、果实糖酸比、果实Vc等性状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份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18份菠萝种质的果实外观性状,为菠萝优异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提供科学借鉴,为利用果实外观性状鉴别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菠萝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眼深度、小果宽、小果高、果心直径、小果数、果形指数等9个菠萝果实外观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在种质间存...  相似文献   

18.
苹果果实只有靠太阳光的直射才能着色,果实着生部位不同(阳面、阴面、内膛等),造成果实与果实之间和果实自身不同部位之间的着色不均匀。而果实颜色是否均匀,是评价苹果商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就需要在苹果生产后期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促使苹果尽量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淳安县主栽白沙枇杷品种"软条白沙"和"宁海白"为试材,调查白沙枇杷田间皱果因素,并试验套袋、覆盖遮阳网遮阳布、树冠喷水、树盘覆盖反光膜等措施的皱果预防效果.结果表明,白沙枇杷皱果与品种、果实位置、果园土壤肥力水平、果实负载量、果实成熟度等因素有关."宁海白"果实抗皱性强于"软条白沙";树冠南面的果实比东、西、北...  相似文献   

20.
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主要相关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成熟软化的外在表现是硬度下降、质地变软,硬度和质地是果实成熟标准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影响到果实采前采后处理方法、货价期的长短及其风味、口感等.因此,了解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主要相关酶的作用机理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可以提供通过基因改良和作物育种控制果实软化的方法.现对果实成熟软化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葡聚糖内切酶(EGase)(CMCase)和木葡聚糖内切转糖基酶(XET)等的几种主要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