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牦牛,半血野牦牛年产毛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6头各龄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年产毛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家牦牛1岁0.98±0.29kg/头,2岁1.12±0.22kg/头,3一5岁1.18±0.38kg/头,6岁以上0.88±0.27kg/头;半血野牦牛相应为0.90±0.20kg/头,1.05±0.27kg/头,0.68±0.28kg/头,0.90±0.38kg/头;3一5岁家牦牛组的年产毛量极显著高于6岁以上年龄组(P<0.01),同1岁、2岁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2岁与6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半血野牦牛各年龄组的年产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1岁家牦牛公母间,2岁半血野牦牛公母间,年产毛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野牦牛驯养管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牦牛(Bos mutus)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珍稀野生物种,至今生活在青藏高原沿唐古拉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祁连山等地多狂风暴雪、气候劣寒、海拔5000-6000公尺以上空气稀薄的高山寒漠地区。野牦牛优势种质的利用,为复壮家牦牛提高家牦牛生产性能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述牦牛抗逆育种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对野牦牛的强抗逆性进行介绍,经过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特殊的闭锁繁育,野牦牛在体格大小、生长速度、生活力等方面远优于家牦牛,对青藏高原的各种自然条件具有极强的抗逆性,是改良、复壮家养牦牛的天然优良基因库,导入野牦牛血液,通过抗逆育种,对提高家牦牛的生活力和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牦牛(Bos grunniens)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的珍稀畜种,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具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的美誉[1-2];但由于生产方式不合理、饲养条件落后以及严重的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导致家牦牛普遍出现自然退化现象。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野牦牛这一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半血野牦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半血野牦牛血清淀粉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半血野牦牛有AMY1、AMY2、AMY3三种不同工酶;(2)AMY1同工酶受AMY1^B,AMY1^Y,AMY1^C三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从而构成AMY1BB,AMY1BY,AMY1BC,AMY1YY,AMY1YC和AMY1CC六种基因型;(3)半血野牦牛AMY1位点,以AMY1^B和AMY1^Y为优势等位基因;(4  相似文献   

6.
牦牛凭借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征,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针对牦牛乳的优越品质及其开发潜力,提出了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在技术方面,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来提高牦牛的泌乳性能;在建立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方面,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的四季转场的习性,二是为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三是建棚圈,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893 bp,与普通牛源序列的同源性为87.4%,其中有17个碱基的缺失;在牛亚科内,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美洲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最小,为6.2%~6.8%,而与牛属中普通牛、瘤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较大,为10.0%~11.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野牦牛首先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古生物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支持将牦牛、野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即牦牛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对野牦牛和家牦牛的血清α-淀粉酶(Am)进行分离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野、家牦牛α-Am同工梅分别可分离出7条和8条电泳区带。与家牦牛相比,野牦牛α-Am同工酶的作用pH区限更宽而热稳定性较低。家牦牛Am-3的活性和相对不百分含量比野牦牛高且稳定。野、家牦牛α-Am同工酶的差异本质上是因其所处生态条件之不同而在淀粉代谢类型上新的表现出来的种属特异性,对家牦牛的品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利用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于2012年11月对天峻县龙门乡18月龄野血牦牛、高原型牦牛进行了屠宰试验比较。结果 1/2野血牦牛屠宰前体重比同等饲管条件下家牦牛重18.84kg,胴体重前者较后者重17.51kg,龙门乡1/2野血牦牛的体重和胴体重均大于龙门乡高原型牦牛、大通牦牛、青藏高原型牦牛、羌塘型牦牛,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表明野牦牛是复壮家牦牛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0.
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不同的草地类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生态型,并针对牦牛乳的品质和开发潜力,提出了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提高牦牛的产乳性能,特别是采用野牦牛冻精改良母牦牛生产性能的途径.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建立,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季节转场的习性;二是为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料;三是建棚圈、实现冷季家畜的舍饲和持续增膘;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使这一系统更富有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大通家牦牛和含野血牦牛红细胞钾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109头大通家牦牛,110头1/4野血牦牛和93头1/2野血牦牛的红细胞四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通家牦牛,1/4和1/2野血牺牦牛都有HK和LK两种表型,以HK型为优势表型;(2)3个牦牛群体K和K基因频率分别为0.0518,0.0513,0.0553和0.9482,0.9487,0.9447;(3)3个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0050,表明导入野牦牛血对大通牦牛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青藏高原全能畜种,肉是牦牛主要产品.测定分析出生~48月龄牦牛的生长发育,6月龄、24月龄、48月龄屠宰试验、进行牦牛肉与其他畜种肉的品质对比.通过利用肉用品种杂交改良牦牛,导入野牦牛血液改良牦牛,改变传统牦牛生产体系等途径,提高牦牛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科学利用野牦牛资源,通过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遗传基因,培育出了“青海大通牦牛”这一牦牛新品种,为我国牦牛杂交育种和改良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牦牛睾丸附睾LDH同工酶表达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比色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6、12、18、24月龄半血野牦牛,横交半血野牦牛和家牦牛睾丸、附睾组织LDH同工酶活性及谱带表达进行测析。结果表明,睾丸、附睾LDH在相同月龄其表达模式不同,6月龄睾丸LDH有四条酶谱,活性百分率依次(LDH1〉LDH3〉LDH2〉LDH4)附睾只有三条酶谱(LDH1〉LDH2〉LDH3);到12、18月龄时,睾丸LDH有五条酶谱(LDH1〉LDH3〉LDH4  相似文献   

15.
谈我国的珍稀家畜品种——白牦牛杨智(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北京100026)牦牛是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高寒地区的高山草原上的一种稀有的牛种,也是高寒环境中生存的一个宝贵特殊品种。青藏高原、甘肃省的天祝地区、四川省的凉山、甘孜、阿坝地区、云南省的迪...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大通牛场培育的野牦牛为父本,甘肃省肃南县天然放牧饲养的肃南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肃南牦牛导入野牦牛杂交改良,其后代体重、体格和产肉性能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  相似文献   

17.
牦牛是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有的家畜.长期以来托牛业管理方式粗放,生产性能低下.大通种牛场进行导入野牦牛基因改良家托牛的育种研究,培育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牦牛新品种"大通托牛",并实施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对托牛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野牦牛(Bos mutus)是世界屋脊的特有景观物种,国家的一类野生保护资源,对青藏高原严寒多变的恶劣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青海省大通种牛场1983—1986年汇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所开展对野牦牛进行有计划的人工驯养、采精、精液冷冻工作,利用其精液对家牦牛进行人工授精改良复壮,在国内外首次获得成功。经过科研工作者近20年的努力,在野牦牛驯化期间的管理、饲养、防疫、保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资料、也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原型和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环湖型牦牛、高原型牦牛、半血野牦牛肉质中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残留和药物残留含量.结果表明,胱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高原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牦牛(包括高原、环湖型)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组氨酸含量在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之间差异显著,但两类型与半血野牦牛差异均不显著.高原型与环湖型牦牛镁差异显著,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高原型牦牛铜、锌、铁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差异显著,牦牛锌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牦牛铁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钠含量与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高原型牦牛硫含量与环湖型牦牛、半血野牦牛有显著差异;牦牛与半血野牦牛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环境污染产品标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未引起家牦牛后代肉质成分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生产的牦牛肉具有无污染、氨基酸丰富、矿物质齐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