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利用合理分配现有水资源。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重要课题。而水稻节水种植应放在首位。在现实水稻生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用水不科学,使大量的水资源损失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水稻采用旱种旱管和水稻旱种水管栽培技术,是解决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矛盾日趋突出,实现高效节水种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旱优3号是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7年在广西柳州市进行节水栽培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并具有强抗旱、抗寒、抗倒伏性及较强的抗病性等特性,在柳州市可作早、中、晚稻种植。因此,结合旱优3号的特性与柳州市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认为旱优3号在柳州市水稻旱区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对稳定该市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解决在缺水情况下,如何利用水资源发展水稻生产,我们利用三年的时间,开展了水稻旱种的技术研究,总结了水稻旱种节水栽培方法,从节水灌溉、旱种保苗等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旱种保苗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食品结构的变化,山区、半山区人民迫切要求吃大米.但是,这些地方水利条件较差,水稻旱种能否成为节水种稻新技术?利用地膜覆盖旱种水稻能否获得增产?1982年作者开始进行杂交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育苗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得出:地膜覆盖育苗可以改变杂交水稻旱种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获得早熟增产效果.杂交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育苗是增温、保水、早熟、增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技术迅速在节水省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推广价值。在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发现,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能够达到插秧技术产量。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用水,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用水量提高社会效益。本文针对目前水稻移栽栽培技术与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希望能够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技术迅速在节水省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推广价值。在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发现,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能够达到插秧技术产量。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用水,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用水量提高社会效益。本文针对目前水稻移栽栽培技术与水稻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希望能够对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直播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我国水稻以育秧移栽淹水种植为主,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水稻旱直播迅速发展起来。为促进我国水稻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述了水稻旱直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水、节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同时也阐述了水稻旱直播关键技术,分析了水稻旱直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为今后水稻旱直播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水稻抗旱品种、进行水稻节水栽培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栽培稻抗旱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栽培稻抗旱品种的育成、节水栽培技术的形成,抗干旱机理的深入研究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支持,稻谷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文章通过对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研究方面包括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育种、节水栽培、抗旱机理、抗旱生理生化、抗旱性遗传和抗旱分子生物学等进行概括,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今后,应加强栽培稻旱播旱管、水播旱管研究,提高节水栽培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与抗旱有关的外源基因的研究,用以改良抗旱性,提高栽培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资源短缺是限制传统水稻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保证水稻产量稳产优产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率对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旱直播作为一种精简化的种植模式,与常规的移栽稻相比,可以省时、省力和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干湿交替灌溉是指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以保持一定水层和自然落干相互交替为特征,是有效减少灌溉水用量的一种节水栽培技术,对维持粮食生产和节约农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旱直播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分利用率、农艺性状、抗氧化酶与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种植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旱直播与干湿交替灌溉相结合,以吉玉粳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和2022年进行盆栽试验,在旱直播下设置3个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常规水分管理(D1)、干湿交替灌溉(D2,土壤水势为0 kPa复水)、干湿交替灌溉(D3,土壤水势为-15 kPa时复水)。【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干湿交替灌溉可以增加有效分蘖的产生,增加水稻灌浆前叶片的生理活性,提高了茎鞘中非结...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匮乏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方方面面着手,节水是各行各业工作之重。就农业而言,节水种植更是专家、学者、农业工作者潜心考虑的问题。节水栽培,是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实施并且积极开发更好的节水栽培方式。现就节水种稻的主要形式作以阐述:一、直接旱种不用育苗从而节水,这在特别干旱的地区效果明显。水稻苗期旱长,不灌水,后期水管辽宁七、八、九月为降水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传统水作及覆膜旱作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覆膜旱作与传统水作条件下,与普通尿素PU100%(N180kg·hm-2)处理相比,施用等氮量硫磺加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 100%产量分别为7781和7775kg·hm-2,显著提高5.7%和9.7%;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7.2%和35.5%,显著提高110.3%和78.4%;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性提高.(2)与传统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条件下,除PU 100%处理外,其他各对应施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覆草旱作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覆草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特征.[方法]在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原种场的双季稻田,设置常规水作、裸地旱作、覆草旱作、免耕裸地旱作和免耕覆草旱作5个处理.于第5年晚稻收获期,采集以上处理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即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其产量。 在这一过程中,对粮食品质影响比较大的元素,是种植栽培技术。对此,种植人员要注意栽培技 术的革新,以提高粮食产量。本文将以水稻栽培技术为核心,探讨一下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 给出对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的现状、已具备的条件 ,提出了加入WTO以后 ,发展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为安徽省优质稻米的发展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grain and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countering the beginning tendency to neglect rice production because of rice grain structural surplus and low market price after China‘ s agriculture entering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ice industrial economy, explains its attribute, connotation, key factors, etc., forms the basic idea of developing the ric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suggests some strategic measures such as regionalized layout of rice production, etc. to develop the rice industri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水稻种植区域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化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在分析了湖南水稻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水稻种植区域化布局的构想及其基本原则,认为水稻种植的区域化布局是促进湖南省水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湖南的地域特点和水稻生产特点,将湖南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湘北平湖区,湘南丘岗区,湘中、湘东高产区和湘西山区,分别讨论了各区实现区域化布局的具体战略,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化布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5%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现状,分析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旱作水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旱作水稻的发展概况、主要生理特性、抗旱机理、存在问题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认为旱作水稻具有节约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水稻生态环境和生物学效应、省工省力、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等优势,是发展节水农业及可持续水稻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育苗移栽水稻在不同旱种方式下米质形成的特点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试验以镇稻88(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进行无覆盖旱种(裸种,BN)、地膜覆盖旱种(PM)和麦秸秆覆盖旱种(SM)处理,以常规水种(TF)为对照。【结果】与TF相比,BN和PM显著降低了产量,SM的产量与TF无显著差异。SM显著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显著增加了胶稠度、碱消值和崩解值。BN和PM对上述稻米品质的影响与SM的相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表现一致。结实期籽粒吲哚-3-乙酸(IAA)、赤霉酸(GA1+GA4)、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浓度在灌浆早期处理间差异很小,在灌浆中、后期则表现为SM>TF>PM>BN,乙烯释放速率则表现为BN>PM>TF>SM。籽粒脱落酸(ABA)浓度在SM、PM和TF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处理中,BN籽粒ABA浓度在灌浆前期最低,灌浆中后期则最高。灌浆中后期籽粒IAA和GA1+GA4、灌浆前中期籽粒ABA及灌浆各期籽粒Z+ZR浓度与粒重、出糙率、精米率和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1*~0.96**),与消减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6*~-0.91**)。灌浆后期籽粒IAA和Z+ZR浓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3*~-0.85**)。灌浆各期籽粒乙烯释放速率与粒重、出糙率、精米率、碱消值和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1*~-0.91**),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3*~0.93**)。【结论】覆草旱种可以改善稻米品质,裸地旱种和覆膜旱种则使品质变差;促进型激素浓度的降低和乙烯产生的增加是裸地旱种和覆膜旱种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旱稻发展趋势及丹粳系列旱稻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型稻作研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旱稻作为一种新兴起种植模式,是节水型高效旱作农业。本文简述了发展旱稻意义,国内外旱稻育种研究的回顾、发展现状与趋势,着重介绍了丹东农科院近几年旱稻选育进展及近期育成的旱稻品种的生育特点和应用状况,并进一步阐述了旱稻选育的关键技术、旱稻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