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7月份、10月份和2008年5月份,对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及其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时间分布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空间分布表现为春季以3#采样点最高,10#采样点最低;夏季最高为5#采样点,最低为8#采样点;秋季最高为3#采样点,最低为11#采样点。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浊度。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浮游藻类生物调查,共鉴定出7门72属(种),浮游藻类的密度范围在67.2×104~161.9×104cell·L-1;各典型断面间浮游藻类组成以硅藻和隐藻占优势,藻类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藻类Margalef指数及Shannon-Wienner指数范围分别为3.64~4.03和3.03~3.24,水体水质状况良好。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显示,典型断面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DO和TN是影响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巢湖藻类组成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2009年5月对巢湖藻类组成及水质的季节变化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鉴定的藻类共6门31属48种,其中绿藻比例最高,占47.9%.藻类优势种群为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tosa),出现频度为90.9%.3个采样点藻类群落组成没有明显差异,藻类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值)和藻细胞密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0~1.84和(12.65~825.00)×106 cell·L-1,且冬季值较低.同时,叶绿素(1.30~41.10μg·L-1)和总磷(0.06~0.48 mg·L-1)含量分别在秋季和夏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藻类种群分布受水环境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TP是影响巢湖藻类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与栖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决定着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利用栖息地环境来推测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当前渔业资源学的研究前沿。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法,根据1995—2004年我国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温度、盐度和海平面高度),分析各海洋环境因子与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时空分布的关系,推测不同月份柔鱼资源丰度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6月在175°E、40°N,175°W、41°N以及178°W、43°N附近海域资源丰度相对较高,而在165°E以西传统作业渔场(40°N~45°N,145°E~165°E)资源丰度极低;7月在153°E~173°E、43°N~45°N海域资源丰度水平相对较高;8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0°E~157°E、40°N~45°N;9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2°E、40°N~45°N和158°E~165°E、41°N~45°N;10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4°E~158°E、41°N~44°N;11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5°E、39°N~42°N海域。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决定着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利用栖息地环境来推测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当前渔业资源学的研究前沿.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法,根据1995-2004年我国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温度、盐度和海平面高度),分析各海洋环境因子与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时空分布的关系,推测不同月份柔鱼资源丰度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6月在175°E、40°N,175°W、41°N以及178°W、43°N附近海域资源丰度相对较高,而在165°E以西传统作业渔场(40°N~45°N,145°E~165°E)资源丰度极低;7月在153°E~173°E、43°N~45°N海域资源丰度水平相对较高;8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0°E~157°E、40°N~45°N;9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2°E、40°N~45°N和158°E~165°E、41°N~45°N;10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4°E~158°E、41°N~44°N;11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5°E、39°N~42°N海域.  相似文献   

6.
邱小琮  赵红雪  孙晓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66-20267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草沙水库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逐月对上海水源地——青草沙水库进行浮游藻类调査研究。2014年发现优势种25种,2015年只有12种,两年均出现的优势种为: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伪鱼腥藻属未定种(Pseudoanabaena sp.)、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 sp.)、镰形纤维藻奇异变种(Ankistrodesmus falcatus var.mirabilis)和平壁克里藻(Klebsormidium scopulinum)。2015年较2014年种类数大幅减少,其季节变化也不如2014年明显,但总体上属夏秋季优势种种类多,冬春季则相对较少。优势种类群呈现夏秋季蓝藻多,春夏季绿藻多的特点,黄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一般为冬春季优势种。冗余分析(RDA)显示,大多数优势种的密度主要与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有关。重要优势种不定微囊藻密度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黄丝藻属未定种(Tribonema sp.)和小环藻属未定种密度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河河口湿地植被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方法]结合黄河三角洲实际,根据2009~2010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样地调查和相关环境因子监测分析的数据,分析了温带地区河口湿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很少有地带性植被,植被种类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明显。植被结构来看,潮上带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远大于灌木和乔木,在潮间带,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为灌木层与草本层2层结构;多样性方面来看,潮上带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潮间带。主成分分析发现,所选出第一主成分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盐分信息,第二主成分能代表养分信息。回归分析表明,各样地中柽柳的重要值与全盐和电导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全盐和电导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多样性指数则随着全盐和电导率的升高而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植被生态保护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海月水母在天津海域的分布特征,于2021年1—12月进行了海月水母蝶状体和成体的调查。结果表明:蝶状体自3月份开始在以中心渔港为主的天津市近岸有礁石和人工岸线海域出现,4月份数量达到最高。成体数量和伞径从5月份开始增加,到8月份达到峰值,随后下降,10月份天津近岸海域海月水母基本消失。蝶状体与海水温度和盐度显著相关,而成体与海水温度、叶绿素a极显著相关。综上,天津海域海月水母为本地型,其生长规律与渤海其他海域基本类似,为避免海月水母的影响,建议海蜇在5月初远离岸线海域进行增殖。  相似文献   

10.
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茎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也是我国大陆鱿钓渔业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根据中国大陆鱿钓船2003-2004年、2006-2012年9年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资源丰度进行CPUE标准化,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际变化。经显著性检验,得到最终选择加入模型的自变量有年、月、纬度、经度、叶绿素浓度、年与经度交互项、年与纬度交互项、月与经度交互项、月与纬度交互项共9个自变量。GAM结果表明,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高达42.3%。标准化后CPUE与名义CPUE变化趋势相同,年平均值略低于名义CPUE,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较大,资源丰度最高的年份为2004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7.94 t/d;资源丰度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3.28 t/d。  相似文献   

11.
长湖海子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7月对长湖海子湖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主要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1种(含变种和变型),以绿藻最多(45.10%),其次为蓝藻(29.41%)和硅藻(13.73%),裸藻、甲藻和隐藻所占比例均低于2%。共鉴定出8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其中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优势度最高。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39.01×105~575.20×105 cells/L,平均值为385.86×105 cells/L。根据海子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水平、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价,海子湖水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各站点与TN、NH3-N、DO及TP关系较紧密,主要浮游植物中多数蓝藻与TN呈明显正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点与海子湖狭长形地形、进水口产生的水动力学特征以及沿岸较多人为因素干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峡水库调度下鄱阳湖的水环境容量变化特征。[方法]以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为鄱阳湖污染物主要控制性指标,采用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水环境数学模型,分析三峡水库调度下鄱阳湖的水环境容量变化特征。[结果]三峡工程运行后,水库增泄流量时,鄱阳湖在汛期高水位的持续时间延长;而水库蓄水减泄时,湖内退水加快,水位下降明显,因此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情势影响显著。2009年三峡水库蓄水时,鄱阳湖10月份的COD、TN、TP水环境容量较运行前分别下降了14.0%、15.4%、15.4%;而水库防洪泄水时,鄱阳湖8月份的COD、TN、TP水环境容量较运行前分别增加了3.64%、4.88%、4.88%。[结论]该研究为湖泊水体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目标,从农业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湿地整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并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实现的途径。强调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具有不同的侧重,鄱阳湖区土地整理除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抗灾、脱贫、改貌、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湖区在长江流域和山江湖区中的战略地位、湖区资源特点与优势、湖区环境问题与生态挑战、湖区土地利用与水体变化关系及综合开发潜力等湖区背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湖区兴起的6种主要典型模式:1.官田湖及药湖开发模式挖塘抬田(地);2.蚌湖开发模式低坝网拦养鱼;3.赤湖与珠湖开发模式网拦与网箱养鱼;4.落脚湖开发模式养鹅牧牛(羊);5.南新与观音塘开发模式稻鱼(虾、蟹)林;6.五桥、积龙模式猪沼果(棉、菜)。为加速湖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湖区跨世纪的战略发展思路和根据不同的土地、水面与草洲资源,分类推广相适应的典型模式,并对湖区在典型模式推动下的湖区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鄱阳湖区11个县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鄱阳湖区各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潘兴侠  何宜庆  朱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76-20078,20151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的环境负载率较低,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根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立足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乌梁素海浮游植物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8、10月及2005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乌梁素海共有浮游植物7门58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共有22属;硅藻门次之,为14属;蓝藻门也较多,达到了13属;裸藻门、隐藻门及金藻门数量很少,分别为4属、2属和2属;甲藻门最少,仅有1属。全年以绿藻、蓝藻及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全年平均密度为33.01×106ind.L-1,平均生物量为26.33 mg.L-1。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藻类密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春夏高,秋冬低。另外,根据PCQ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知,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4、8、10月及2005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乌梁素海共有浮游植物7门58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共有22属;硅藻门次之,为14属;蓝藻门也较多,达到了13属;裸藻门、隐藻门及金藻门数量很少,分别为4属、2属和2属;甲藻门最少,仅有1属.全年以绿藻、蓝藻及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全年平均密度为33.01×106 ind·L-1,平均生物量为26.33 mg·L-1.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藻类密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春夏高,秋冬低.另外,根据PCQ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知,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体的质量状况。[方法]于2014年对鄱阳湖区域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季节性调查。根据湖区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从鄱阳湖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共5个门36个属62个种。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硅藻门。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看,鄱阳湖水体已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结论]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的水体质量评价及后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