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采用RAPD技术对草金(Grassgoldfish)、红龙睛(Red dragoneye goldfish)、鹤顶红(Red-head wen goldfish)、水泡(Blisters-eye goldfish)、黑寿(White-head oval goldfish)等5个金鱼代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用14个引物在5个金鱼群体中共检测出11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7个。金鱼群体总的DNA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3.3%。结果表明,5种金鱼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均在0.8759 ̄0.818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群体间遗传相似性度最小的为草金和黑寿(0.8759),其遗传距离最大(0.1241),说明这2种群体亲缘关系最远;鹤顶红与黑寿的遗传相似性度最大(0.9182),其遗传距离最小(0.0818),可推断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UPGMA法和NJ法的聚类分析显示,草金和红龙睛,鹤顶红和黑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与传统金鱼品种演化关系的观点一致。研究金鱼遗传多样性对保护金鱼的种质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太子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多态性(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0个太子参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和16条RAPD引物在10个太子参种质中分别获得101、89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NPL)分别为58、63个,多态性位点频率(PPL)分别为57.37%、70.32%。基于ISSR标记的太子参种质间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态性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573 7、1.344 3、0.353 2、0.529 7。基于RAPD标记的太子参种质间的Na、Ne、H和I的平均值分别为1.703 2、1.418 1、0.354 9、0.532 1。综合2种标记的GS为0.668~0.911。综合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表明,当GS为0.780时,10个太子参种质可聚为4组,聚类分析结果与太子参种质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三大产区莼菜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浙江杭州西湖、湖北利川、重庆石柱三大主产区的12份莼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5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扩增共获得6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条,占35.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1.3条带.用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莼菜在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752,Shannons信息指数Hs为0.2777;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t为0.1287,Shannons信息指数Hs为0.1896.说明莼菜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73.43%),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3816.应用Nei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重庆产区3份莼菜材料首先与湖北产区的4份材料聚在一起,然后再与浙江产区的莼菜相聚.表明重庆产区莼菜和湖北产区莼菜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4.
用RAPD技术对礁膜、袋礁膜和宽礁膜进行了DNA多样性分析,这3种礁膜的基因组DNA分子量均约23Kb。在使用的88个随机引物中,有43个引物在所有样品中都能重复性较好地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多态引物比例为48.86%,袋礁膜、宽礁膜和礁膜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5.93%、65.28%和53.14%。礁膜与宽礁膜、宽礁膜与袋礁膜以及礁膜与袋礁膜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118,0.4148,0.4375。通过对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采自3个不同海区的样本为同一礁膜属的3个种,与传统分类鉴定结果相吻合。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间分子系统树一致,结果是宽礁膜和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宽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这与宽礁膜与礁膜共有形态特征较多,袋礁膜与宽礁膜、礁膜共有形态特征少相验证。  相似文献   

5.
用RAPD技术对礁膜、袋礁膜和宽礁膜进行了DNA多样性分析,这3种礁膜的基因组DNA分子量均约23Kb。在使用的88个随机引物中,有43个引物在所有样品中都能重复性较好地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多态引物比例为48.86%,袋礁膜、宽礁膜和礁膜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5.93%、65.28%和53.14%。礁膜与宽礁膜、宽礁膜与袋礁膜以及礁膜与袋礁膜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118,0.4148,0.4375。通过对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采自3个不同海区的样本为同一礁膜属的3个种,与传统分类鉴定结果相吻合。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间分子系统树一致,结果是宽礁膜和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宽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这与宽礁膜与礁膜共有形态特征较多,袋礁膜与宽礁膜、礁膜共有形态特征少相验证。  相似文献   

6.
宁夏主要春小麦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RAPD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年代至今宁夏灌区种植的春小麦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共13份材料以及对照品种中国春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在42个随机引物中只有7个引物(占16.22%)可扩增出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的RAPD产物。依据这7个引物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出14个春小麦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具有相同或相关亲本的品种,聚在同一组且距离较近,RAPD标记的聚类结果与春小麦的书籍谱系基本一致,证明RAPD标记在小麦组群划分上是可行的。聚类结果同样表明,宁春系列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这也是近20年来宁夏小麦育种始终处于“徘徊”状态和“爬坡”阶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芸薹种蔬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芸薹种蔬菜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初步分析,并就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个亚种或变种的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七叶树属种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标记对七叶树属7个种1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七叶树DNA提取以刚萌发的幼叶为佳,随着叶的生长,多糖干扰增加,成熟叶不适合基因组DNA提取。七叶树属种和种群之间基因多样性差异很大。在国产七叶树中,以陕西勉县中华七叶树种群和湖南新宁天师栗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最高,达0.2613;甘肃康县中华七叶树种群和四川苍旺天师栗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最低,分别为0.1892和0.1960。研究发现,除红花七叶树外,北美产的其它七叶树的基因多样性远低于国产七叶树,其中以欧洲七叶树的基因多样性最小,仅为0.1241。由于种群偏小,加之长期地理隔离,七叶树属种和种群间遗传分化巨大,种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高达42.21%。聚类结果可将天师栗分为中南部种群和北部种群两组,其北部种群与中华七叶树和浙江七叶树遗传距离较近。北美七叶树中红花七叶树与天师栗的中南部种群亲缘关系较近,而欧洲七叶树、黄花七叶树和光叶七叶树相互之间以及与3种国产七叶树间的亲缘地理较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十大功劳属6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十大功劳属6个种植物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多态性条带规律,并用NTSYS-pc Version 2.11a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遗传相似系数,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生成聚类图.[结果]十大功劳属6个种的21条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6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4条,多态性比例为88.6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73~0.414;6个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0.7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53处,6个种可分为3个组,其中阔叶十大功劳M.bealei和小果十大功劳M.bodinieri Gagnep.为一组,靖西全缘叶十大功劳M.jingxiensis为一组,其他3个种为一组;在遗传相似系数0.59处,细叶十大功劳M.fortunei单独为一组,长柱十大功劳M.duclouxiana Gagnep.和靖西十大功劳M.subimbricataW.Y.Chun et F.Chun为一组.[结论]十大功劳属6个种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部分种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蓝果忍冬种间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7个随机引物,对蓝果忍冬(Lonicera L.subsect.Caeruleae L.)8个种的28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出283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出10.48个位点,其中存在多态位点217个,多态位点比率76.68%.说明蓝果亚组种间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RAPD研究结果可以将蓝果忍冬进行2个等级的划分.第一等级划分将8个种分成二倍体和四倍体2个类群:第一类群为二倍体的2个种L.edulis和L.boczkarnikowii,第二类群为四倍体的6个亚种L.subsp.kamtschatica,L.subsp.pallasii,L.subsp.emphyllocalyx,L.subsp.venulosa,L.subsp.altaicea和L.subsp.stenantha.第一等级的划分突出了蓝靛果忍冬二倍体和四倍体两大类群间的遗传差异,揭示了蓝果亚组的种间存在十分可观的遗传分化.第二等级划分将8个种类的28份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有4个类群为独立组,对应的种为L.kamtschatica,L.emphyllocatyx,L.turczaninowii,L.stenantha;2个类群为复合组,第1个复合组为L.pallasiii和L.altaica.第2个复合组为L.edulis和L.boczkarnikowii 2个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为其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样性DNA(RAPD)对23种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杏鲍菇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寻找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结果]筛选出的12个RAPD引物扩增出谱带121条,多态性谱带95条,多态率为78%,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利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该23份材料分为5大类,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性。[结论]RAPD技术用于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有效的,并且能检测到更高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秀珍菇的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11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3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1类包括土秀、灰平260、高平172、夏丰1号;第2类包括凤尾、秀珍菇、秀12、高678、秀18;第3类仅有3014;第4类仅有灰秀。[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北京地区秀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胡伟  张跃新  邓勋  宋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597-11600,11619
[目的]分析桑黄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ITS序列分析和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6株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6株桑黄菌株的ITSl_5.8s-ITS2序列长度在590~714bp,其中5.8S序列最为保守,均为160bp:ITSl长度为220~310bp,ITS2长度为210-245bp。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同属不同种的桑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对相同种的杨树桑黄一瓦尼木层孔菌进行RAPD分子标记,表明10株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遗传多态性丰富,10株杨树桑黄菌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东部山区,区域相对集中,RAPD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地域分布差异关系不明显,没有表现出地域性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论]试验研究了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并首次在桑黄菌物资源库内积累到杨黄分类学地位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信息,对掌握和积累区域桑黄菌物资源的基础信息,并对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菌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8个一串红品种(系)DNA的多态性,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的30个引物,扩增出162条DNA谱带中,11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占73.5%,通过聚类分析,获得品种(系)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的结果,按照株高可将供试的8个一串红品种(系)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芨芨草间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别对芨芨草进行7个居群间和2个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芨芨草在居群间遗传上的聚类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居群内的遗传分化与生境相关。[结论]PAPD技术可用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Study on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of A.splenden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xinjiang.[Method]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among seven populations and within two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by RAPD.[Result] Genetic clustering results presen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pulations of A.splendens are directly related with geographic positions,and within population are related with habitats.[Conclusion] RAPD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of A.splendens.  相似文献   

17.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芨芨草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及生境的关系,以期为芨芨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RAPD标记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的总DNA,从68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5条具有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引物用于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采用优化后的RAPD的PCR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利用MEGA4软件进行各品种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从25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45条DNA带,其中99条为多态性带。根据聚类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可分为2类:汉中冬韭、阜丰1号和豫韭2号为1类;其他4个为1类,其中怀化大蒜和南宁大蒜、连葱6号和杭州分葱各为1小类;7个品种的相似系数范围为80.2%~99.8%。该聚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的传统分类的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准确地进行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20个随机引物对圆鼻巨蜥36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对引物能扩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共扩增出2952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82个条带,其中47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为57.32%,36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9~0.3359,平均遗传距离为0.1359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819,Shannons多样性指数I=0.2630,表明圆鼻巨蜥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采用UPGMA法构建了36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发现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分化。  相似文献   

20.
黄文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6-12017
[目的]对40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方法]通过RAPD技术分析,利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11条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RAPD引物共扩增到71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8.8%。对标记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聚为一类。[结论]为大批量亚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